(獨家)Google獲鴻海大專案 助攻電動車、雲端AI轉型
IT業界傳出,Google取得鴻海集團大專案,估計超過新台幣30億元,合作方向涵蓋Google Cloud雲端應用、協助OEM客戶部署Android Auto系統、車載AI助理等多部門業務,各項專案合約正陸續商討中。
據了解,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與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曾在2023年實際會面。不過,當時交流是否牽涉更廣泛議題,暫時不得而知。
新合作專案的四大面向
消息指出,雙方新合作涵蓋四大面向:Google車載服務、Android Auto系統、車載AI助理、雲端應用。為了加強服務客製化,專案中也有台灣的系統整合業者、雲服務代理商將加入「服務鴻海」的行列。
據了解,Google與鴻海原本在硬體供應鏈就有不少合作,包括鴻海為Google代工Pixel手機、伺服器、交換器、儲存設備等。雙方此次新合作聚焦雲端、AI應用,據估超過30億元,因專案採購橫跨不同部門,各項合約商討期程不一。
其中,Android Auto部分有較多細節。鴻海規劃為OEM客戶部署Google旗下的Android Auto系統,自2025年下半起跑,目標是達到10家OEM以上。部署完成後,鴻海將協助OEM客戶向Google取得相關驗證執照。
Google Cloud應用則包括資料中心備份救援機制、企業專用搜尋、Google Workspace應用和資安方案等,雲端用量採購目標是5年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除此之外,30億元的其他細項分布,仍待後續釐清。
事實上,多數企業為了資料備援,傾向採用「混合雲」的架構,也就是不只用一家雲,或是採用雲端加地端的綜合做法。可合理推測的是,鴻海可能也有使用其他家雲端資源。
鴻海找上Google全球合作的兩大意義
消息人士透露,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與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曾在2023年實際碰面。不過,雙方會面是否涉及更廣泛議題討論,外界不得而知。
但是,可以合理推測的是,雙方合作不僅限於台灣,而是全球層次。
新合作的金額雖不是非常大,但具有兩大意義:一是鴻海運用Google最新雲端及AI技術,加速集團實現3+3轉型策略。
所謂的3+3策略指的是鴻海在「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AI、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的布局。
鴻海除了持續推進電動車發展,旗下研究院近期也發布繁體中文大型語言模型FoxBrain成果。
研究院資料顯示,FoxBrain以Meta Llama 70B模型為基礎,涵蓋數據分析、文書協作、數學、推理解題、代碼生成等功能。原為內部應用設計,後續將對外開源分享。未來會否藉Google AI升級,值得期待。
二是,Google Cloud在全球雲端市場排名第三,力抗市場先進者AWS和微軟(Microsoft)Azure,兩者在企業客戶擁有龐大優勢。
Google Cloud以往在台灣的客戶以金控、零售、新創業者為主。公開活動曾有台積電生態系代表站台,但平時揭露的高科技製造業客戶名單較少。此次斬獲鴻海訂單,可謂一大進展。
研調機構Synergy Research Group數字顯示,截至2024年第4季,AWS、微軟Azure、Google Cloud市佔分別是30%、21%、12%。AWS盤踞龍頭已久,微軟Azure與Google Cloud則是近期成長幅度較高。
經DIGITIMES詢問,Google總部發言體系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言。
責任編輯: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