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實體化革命來臨 宜鼎與夥伴攜手從儲存專家邁向智慧建築師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1
DTxBus
member

AI實體化革命來臨 宜鼎與夥伴攜手從儲存專家邁向智慧建築師

  • 李佳玲台北

宜鼎集團(Innodisk Group)於日前舉辦「AI Beyond the Edge邊緣跨域‧智慧革新產業論壇」,吸引超過600位產業菁英蒞臨,座無虛席。活動邀請到生態系重量級夥伴以及各應用場域專家,透過全球觀點結合在地化視野,深入探討產業AI化的關鍵實務。宜鼎國際
宜鼎集團(Innodisk Group)於日前舉辦「AI Beyond the Edge邊緣跨域‧智慧革新產業論壇」,吸引超過600位產業菁英蒞臨,座無虛席。活動邀請到生態系重量級夥伴以及各應用場域專家,透過全球觀點結合在地化視野,深入探討產業AI化的關鍵實務。宜鼎國際

生成式AI、LLM技術日益成熟,企業已從思考是否導入AI,轉向積極尋求軟硬體整合、效能優化與維運管理的全面升級。為協助產業各界掌握邊緣智慧商機,宜鼎集團(Innodisk Group)於日前舉辦「AI Beyond the Edge邊緣跨域‧智慧革新產業論壇」,邀請生態系重量級夥伴以及各應用場域專家,透過全球觀點結合在地化視野,深入探討產業AI化的關鍵實務。

宜鼎集團董事長簡川勝在開場致詞時指出,AI落地正分化為兩大方向,一是應用於製造、交通等領域的「產業型AI」(Industry AI),可將生產現場從自動化提升至智能化;二是由內部數據驅動的「企業型AI」(Enterprise AI),可透過生成式AI加速決策創新。

宜鼎集團董事長簡川勝。宜鼎國際

宜鼎集團董事長簡川勝。宜鼎國際

NVIDIA資深解決方案架構師洪鈺嘉。宜鼎國際

NVIDIA資深解決方案架構師洪鈺嘉。宜鼎國際

Qualcomm Senior Director of Engineering, Evgeni Gousev。宜鼎國際

Qualcomm Senior Director of Engineering, Evgeni Gousev。宜鼎國際

Intel 生態系統發展組織總經理杜唯扬。宜鼎國際

Intel 生態系統發展組織總經理杜唯扬。宜鼎國際

安提國際軟體處處長蘇威全。宜鼎國際

安提國際軟體處處長蘇威全。宜鼎國際

Axelera AI執行長Fabrizio Del Maffeo。宜鼎國際

Axelera AI執行長Fabrizio Del Maffeo。宜鼎國際

鼎新數智製造事業群副總裁黃昱凱。宜鼎國際

鼎新數智製造事業群副總裁黃昱凱。宜鼎國際

廣運機械業務總監陳智杰。宜鼎國際

廣運機械業務總監陳智杰。宜鼎國際

宜鼎國際智能週邊應用事業處資深處長。宜鼎國際

宜鼎國際智能週邊應用事業處資深處長。宜鼎國際

他提到AI正形成「雲端、邊緣、現場」的智能循環。宜鼎在此浪潮中從儲存專家轉型為「智慧建築師」,透過子公司安提國際與Intel、NVIDIA、Qualcomm等夥伴構建完整AI平台,並以九大「智慧積木板塊」(Building Blocks)重整旗下產品線,將AI落地模組化為資料收集、儲存、管理、傳輸、運算、學習、決策、應用與服務整合等構件,讓各產業依需求快速建構解決方案。

AI走出雲端邁向實體化革命  邊緣運算成為智慧決策核心

AI產業正從雲端走向實體,生成式AI的浪潮正延伸至能感知與行動的「Physical AI」時代。NVIDIA資深解決方案架構師洪鈺嘉指出,Physical AI讓AI不僅理解文字圖像,更能感知並與物理世界互動,實現從Text Tokens到Image Tokens、再到Action Tokens的演進。

NVIDIA為此打造三大運算平台:用於模型訓練的GB200 NVL72、數據生成的RTX Pro Server結合Omniverse與Cosmos,以及現場部署的Jetson AGX Thor。其技術模組更包括多種基礎模型,涵蓋視覺、物理世界模擬與人形機器人控制,並透過Omniverse和Cosmos解決機器人訓練資料稀缺問題。

應用層面分為Inside-Out AI的機器人內部智慧,以Isaac GR00T和Jetson Thor為核心;Outside-In AI的外部感知智慧,透過Metropolis視覺AI代理部署於監控、操作輔助等場景。NVIDIA預期Physical AI將連結全球數十億工廠、倉儲、車輛與機器人,構成AI能感知、理解並行動於世界的新時代。洪鈺嘉強調,生成式AI將改變數位內容,Physical AI則將改變現實世界。

當生成式AI走出雲端、邁向落地應用,邊緣AI也正成為企業追求效率、隱私與成本平衡的關鍵路徑。Qualcomm Senior Director of Engineering, Evgeni Gousev提到,Qualcomm推出的Dragonwing AI On-Prem Appliance企業級方案,提供安全內部署環境,可運行109B參數LLM,具備RAG整合與多租戶架構,實現開箱即用的私有化GenAI部署。

涵蓋智慧城市、安防、工業IoT、零售物流與醫療教育等應用領域。據調查,目前已有高達53%的CIO/CTO將Agentic AI視作企業IT營運核心。Evgeni Gousev亦進一步說明Agentic AI概念,並分享如何透過AI Orchestrator結合LVM/LMM/LLM模型編排,支援多模態RAG與Agent工作流。

當全球AI產業正邁入「邊緣AI擴散期」,Intel生態系統發展組織總經理杜唯揚指出,Intel於邊緣運算累積45年經驗,以x86架構、AI PC、Xeon創新為核心打造開放式邊緣AI生態,並提出「全域效能公式」,強調Performance per $ per Watt的系統整體優化,超越單純TOPS指標。

Intel Open Edge採三層架構,從OSV/ISV/SI層利用模組化平台,到Solution Builders透過Edge AI Suites加速應用,再到ODM/OEM交付AI Ready Systems。同時,在產品化案例方面,Intel已與宜鼎合作推出APEX-E100、AXMB-D150系統,支援工業級的邊緣AI應用。

邊緣AI落地著重能效平衡  從算力下沉到決策前移

隨著邊緣運算成為企業數位轉型與產業智能化的關鍵戰場,安提國際軟體處處長蘇威全表示,在邊緣運算策略上,需特別強調在效能與功耗間取得平衡,邊緣AI運算功耗從1W至1600W+不等,他也指出,選擇解決方案時不應只看幾TOPS的算力,更需關注的是應用的回應速度與模型適配度。

同時,安提也提出「智能價值鏈」概念,將企業AI流程與現場產業AI系統相互連結,實現從資料收集、運算、決策到執行的閉環。公司以「Edge ON. AI Beyond」為品牌精神,提供完整邊緣AI硬體與軟體堆疊,具備多GPU通訊效率提升與高效AI Stack整合能力,支援企業與產業AI雙向部署。蘇威全強調,邊緣AI不只是算力下沉,而是決策的前移,未來的競爭不在雲端,而在距真實世界最近的一公尺。

全球AI市場正從大型雲端模型轉向在地推論,Axelera AI執行長Fabrizio Del Maffeo表示,做為歐洲最大AI半導體新創,Axelera AI專注打造高效能、低功耗、高性價比的AI Processing Unit。

其核心產品Metis AIPU系列可提供150-840 TOPS算力,效能較同級NPU高2-3倍、功耗效率較GPU優4-8倍,應用於零售防損、工廠品檢等場景。完整AI軟體棧包括InferenceStream、AxRuntime、AxCompiler等工具,支援從ML開發到Edge整合的全流程。Del Maffeo強調,Axelera AI將助力下一波AI創新,致力讓AI推論在世界各地的每個裝置、每個邊緣都能運行。

放眼企業決策與跨界應用  以AI Agent、數位孿生、Physical AI實踐落地價值

針對AI在企業決策方面的實務應用,鼎新數智製造事業群副總裁黃昱凱指出,目前企業面臨人力效率瓶頸與流程碎片化挑戰,鼎新以垂直產業加管理應用深度為核心,聚焦汽車零組件、電子組裝、醫療器材、零售、IT與OT整合及資安六大領域,AI Agent已能夠串聯企業營運層的ERP/CRM、生產管理層的MES/APS,再到協同商務層的SCM/SRM,形成從商流到製造的智慧化完整系統。

鼎新分享的代表案例「生單助理」,即為一套跨產業營運的AI Agent,結合OCR與語意推理,具備多元辨識轉換、資料記憶比對與圖像文字核對能力,應用於智能接單、生產調度優化、需求預測等場景,實現從資料輸入到決策建議的自動化工作流。黃昱凱強調,AI Agent並非取代人力,而是擴增決策邊界,企業AI化的關鍵在於:讓每位員工身邊都有懂業務的AI助理。

同時,於智慧製造、物流等應用領域,AI與自動化的融合,正在推動產業從單點智能走向系統級協作,數位孿生(Digital Twin)與Physical AI成為新一代智慧工廠的關鍵基礎。

廣運機械業務總監陳智杰表示,廣運作為台灣自動化系統整合領導廠商,願景是結合AI、Digital Twin與Physical AI,構築具完整學習能力的系統整合生態。廣運以安提MGX高效能邊緣AI伺服器為核心,整合Intel Xeon第六代處理器與NVIDIA GPU,建立企業內部可獨立運行的On-premise 數位孿生平台,實現即時模擬、訓練與決策。

公司提出「從模擬到現實」架構,包含七大流程,構成Physical AI的Real-to-Sim與Sim-to-Real核心迴圈。陳智杰強調,廣運的任務是讓每個智慧系統都能先在虛擬世界被訓練、驗證,再進入現實世界創造價值。

現今,產業正在生成式AI規模化、邊緣智慧化的兩大趨勢推進下,正式邁向雲邊協同與自主智能的新階段。宜鼎國際智能週邊應用事業處資深處長吳志清指出,影像是AI的語言,佔資料組成80%,而Camera(相機模組)結合AI也將成為產業現場的核心資料來源。

同時,面對模型規模從7B到70B+的爆發性成長,KV Cache管理優化成為關鍵,70B模型支援100名使用者需520GB記憶體,亦反映生成式AI進入從儲存到加速的階段。宜鼎提供如積木般模組化、可相互堆砌加成的AI解決方案,並支援CANBus、EtherCAT、MIPI等多元工業通訊介面,與NVIDIA、Intel、Qualcomm等夥伴協作提供跨平台支援。

吳志清也分享道,軟體堆疊將進入Agentic AI時代,可透過Function API加MCP Server架構,打造出自主運作系統、將Agentic AI導入設備管理層,實現從「任務導向」到「自主智能」的演進。吳志清強調,AI的真正價值不在雲端,而在能夠在任何節點自我運作、協同與學習的智慧系統。

在生成式AI與邊緣智慧浪潮交會的時代,宜鼎集團攜手各界專家,透過本場論壇演示邊緣AI不再只是運算效能的競賽,而是如何讓技術更貼近現場。從晶片、組件到系統、從雲端到邊緣,宜鼎與生態系夥伴正以多元開放、彈性整合的姿態,推動AI從雲端走向城市、工廠與每個應用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