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見」系統整合廠全球大投資 兩大潮流推動
下游系統整合電子廠「全球大投資」,方興未艾,成為過去10年來的罕見跡象。
仁寶、廣達、英業達、緯創同一天宣布對外投資,總計逾新台幣200億元:仁寶投資美國設廠3億美元;廣達投資美國、墨西哥擴廠達1.7億美元;英業達投資泰國建廠51億泰銖;緯創宣布投資6,250萬美元進行美國達拉斯廠房改良。
下游電子廠過去10年內,鮮少如此大手筆且集中地投資,而這波下游電子廠十年投資大潮仍將延續,背後有兩大力量推動:
其一,為地緣政治。尤其川普政府積極推動的「美國製造」,與對中防堵政策。
其二,AI需求。各廠均感受到AI伺服器帶來的龐大且長遠商機。
下游電子廠全數動起來,尤其是在北美地區,或針對美系客戶需求的投資。包括仁寶、廣達直接投資美國本土設廠、擴廠,或到墨西哥擴廠。緯創在上季大筆投資後,如今持續投入資金改良廠房,而英業達到泰國建廠,也是因應美系客戶產品的組裝需求。
仁寶大手筆投資美國3億美元,包括增資Compal Americas (US) Inc. 2.25億美元,以及新設美國子公司7,500萬美元。仁寶未說明確切的建廠地點,僅表示,3億美元將運用在美國、墨西哥等地。主要用在伺服器L10~L11產能建置,預計2026年上半完成建置。
廣達也宣布投資1.7億美元增資美國子公司,再由該公司轉至美國田納西及墨西哥等廠區擴充產能。廣達表示,該增資也是為了伺服器,其中廣達墨西哥廠原本以車用產品為主,如今也會新增伺服器生產線。
廣達表示,墨西哥廠新增的伺服器生產線,將會生產L6以上的伺服器產品,也就是說,不只生產主機板,還有往上發展至整機組裝的可能。
廣達表示,墨西哥廠預計本季末開始擴產,年底前試產,預計2026年第1季量產。
英業達對泰國的51億泰銖分兩筆,一筆為對100%持股的泰國子公司Inventec Electronics(Tailand)Co., Ltd.26億泰銖的投資,另一筆是上述子公司將在泰國購地自建廠房的26.8億元預算。
英業達表示,此筆投資將因應伺服器與NB生產需求。
緯創從上季迄今,投入逾12億美元在美國德州、加州、墨西哥等地建廠、擴廠。
如今又宣布為因應售後服務業務發展,將以不超過6,250萬美元額度內進行美國達拉斯Eagle廠的建築物改良。緯穎日前也宣布,將增資5億美元給美國子公司擴充營運資金。
下游電子廠的投資,都是以北美地區,或以美系客戶需求為主,在面對川普政府積極推動的美國製造,各廠都不遺餘力,投資美國是最符合川普政府政策的做法,至於墨西哥,則是考量USMCA提供的免稅及當地較便宜的勞工成本。
台系下游電子廠對美投資不手軟,在此波關稅動盪中,受到的衝擊也相對較小。
仁寶董事長陳瑞聰指出,仁寶早已將在中國生產、出口美國的產線移出,前往其他地區設廠,因此這波關稅對營運基本上並無影響。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更明白點出,在此波AI浪潮當中,川普關稅帶來的衝擊有限,只是小小的亂流,這也說明了,此波各廠大筆投資的重點,都鎖定AI伺服器。不僅在製造端,在研發能量,也持續投資。
廣達表示,客戶對伺服器需求多元,各種晶片平台都會使用,之前受限於研發資源,主要鎖定在NVIDIA的產品,如今隨著研發資源擴大、產能拉升,也會有更多心力放在特用晶片(ASIC)伺服器,預計2026年ASIC伺服器比重也會提升。
然龐大投資,也需要銀彈支援,各廠都陸續對外募資或處分資產。
廣達宣布要發行海外無擔保轉換公司債,發行總額以10億美元為上限。緯創宣布,為優化資金運用,擬以不低於1,100萬美元處分本公司所持有Tube Incorporated全部股份。
責任編輯:何致中
- IMF:AI投資熱有泡沫隱憂 不致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
- 美國貿易代表:中國知道越界了 中美出口管制緊張關係趨緩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AI園區預計2026上線
- 台積電3Q25毛利率挑戰6成 AI晶片大咖同船訂單全落袋
- 評析:新英特爾著眼AI代理 陳立武的異構開放與中間層哲學
- 關稅疊加IRA補貼退場啟動成本轉嫁潮 美國車市4Q25不確定性升溫
- 關稅引爆美國汽車業內戰 底特律三巨頭修約轉嫁成本壓力
- 評析:船舶進港中美互咬 貿易壁壘下航運業寒冬將至?
- 評析:中國從不想打到主動打 全球科技業者共同買單
- 中國收緊鋰電池出口 消費電子如坐針氈、伺服器BBU老神在在
- 中國管制再掀稀土爭奪 被動元件供貨卡關疑慮再起
- 中國強化鋰電池護城河 全球電動車與儲能產業陷危機?
- 稀土管制又起 手機、智慧眼鏡VCM供應拉「緊」報?
- 為美國打造稀土供應鏈 澳洲萊納斯與美企簽MOU
- 荷蘭出手接管安世半導體 業界憂中國祭出對歐反制措施
- 美國財長:川習會照舊 美國保留反制稀土措施
- 美國新創Cerebras進軍阿聯部署AI算力 供應星門計畫與南亞市場
- 管控效應顯現 中國9月稀土出口單月驟降3成
- 中國稀土出口限制 晶片設備供應商受創最深
- 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 經濟部:恐衝擊電動車與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