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擴大防堵「AI晶片出口走私」 執行面是最大挑戰
美國商務部即將推出最新的AI晶片出口規範,很可能針對泰國、馬來西亞兩個國家,來防堵AI晶片走私到中國的路徑。
後續也傳出,美國商務部會持續對其他國家的AI晶片拉貨狀況做評估,並視情況進一步擴大AI晶片出口的規範。
由於該法案現階段僅是傳聞階段,美國政府與泰國、馬來西亞等地的官方,都還沒有正式聲明,但業界坦言,美國白宮近期連續推出幾個政策,看似「簡單粗暴」,實際執行卻有很多面向得考慮,無論最終推出的規範內容為何,能不能落實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晶片業界人士直言,美國商務部現在的做法,最終目標和拜登時期最後留下的AI出口管制規範相去不遠,都是希望能夠透過對AI晶片算力的出口管控,來限制AI晶片的走私通路。
而現任川普政府第一波針對泰國和馬來西亞,是否真的能夠達到打擊走私的目標,還需要看政策細節與執行能力才可以確定。
比方說,實際限制出口是否用「AI算力上限」來作為指標,抑或有別的方式。
至於更困難的「執行面」,如何說服當地政府配合,甚或要提出什麼樣的懲罰措施,才能讓這些國家願意積極投入,值得持續觀察。
據了解,由於馬來西亞和泰國都是東南亞地區新興的AI資料中心建置熱點,因此這段時間以來,確實有不少AI伺服器與運算晶片大量湧入這些國家。
但這樣的熱潮,也成為走私管道最好的掩護,尤其馬來西亞已經多次被提及,是中國AI晶片的重要走私國家之一。
由於馬來西亞本土建置AI資料中心的建設案件,規模真的相當龐大,過去曾有整機入場裝機完畢,所有相關業者都驗收完之後,就馬上拆掉機器,把AI晶片全部抽出來轉賣的案例,現在也可能會有業者透過浮報AI晶片進貨,來爭取一些「轉賣」的利益。
然而,山不轉路轉,這套AI晶片走私的路徑既然可以成形,就代表背後有利可圖。
顯然美國對中國施加的種種禁令,都難以蓋過中國本土業者對美國AI晶片的龐大需求,晶片業人士表示,如果美國商務部推出這樣的政策,第一個會面臨到的風險,就是走私管道是否會轉向其他國家?還是會以多重轉手的模式進行走私活動?
即使這都能有效地增加中國走私進貨的成本,但考慮到AI晶片所能帶來的龐大利益,這個成本恐怕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另一方面,雖然走私管道存在,但東南亞地區也切切實實存在本地AI基礎建設的需求。
縱觀整個東南亞地區,經濟發展相對穩定,且具備足夠大的土地和水電供應的國家並不多,這也是為何現階段大舉建置AI資料中心的東南亞國家,會是泰國和馬來西亞。
這兩個國家的政府單位,在力拚科技轉型的階段裡,或許很難接受這樣的政策規範,如此一來,這會嚴重影響規範的實際落實層面。
若美國商務部真的打算把AI出口規範進一步延伸到泰國與馬來西亞,甚至更多國家,施行細則上,還是得謹慎思量。
責任編輯:何致中
- OpenAI擴建海外資料中心 甲骨文成核心合作夥伴
- 孫正義邀四大韓企掌門人赴美招商 適逢韓美關稅協商敏感期
- 美中稀土角力戰升溫 川普強調關稅「絕不可放」
- 網傳照片曝光漏洞 美中嚴查NVIDIA GPU走私波及微星、技嘉?
- 中國稀土談判成效待觀察 美歐去風險戰略恐再升級
- 美國綠能政策急轉彎 內華達州太陽能案遭川普取消
- 工具機業看2026景氣不同調 嘆匯率劣勢如輸在起跑線
- 現代Mobis再投資墨西哥工廠 強化北美供應鏈
- IMF:AI投資熱有泡沫隱憂 不致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
- 美國貿易代表:中國知道越界了 中美出口管制緊張關係趨緩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AI園區預計2026上線
- 台積電3Q25毛利率挑戰6成 AI晶片大咖同船訂單全落袋
- 評析:新英特爾著眼AI代理 陳立武的異構開放與中間層哲學
- 關稅疊加IRA補貼退場啟動成本轉嫁潮 美國車市4Q25不確定性升溫
- 關稅引爆美國汽車業內戰 底特律三巨頭修約轉嫁成本壓力
- 評析:船舶進港中美互咬 貿易壁壘下航運業寒冬將至?
- 評析:中國從不想打到主動打 全球科技業者共同買單
- 中國收緊鋰電池出口 消費電子如坐針氈、伺服器BBU老神在在
- 中國管制再掀稀土爭奪 被動元件供貨卡關疑慮再起
- 中國強化鋰電池護城河 全球電動車與儲能產業陷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