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火下的「平行時空」 台積電三絕招拚過三關
川普政府掀起「關稅新核戰」、美國再度釋出AI禁令、台積電被迫在美擴大投資,三大關卡正考驗台積後續營運。
市場多半認為,全球經濟恐全面衰退,更甚2008年金融海嘯。不過,台積第2季財測卻超乎市場預期,也絲毫沒有改變全年美元營收25%成長目標。
台積針對市場傳言闢謠,包括未曾與英特爾(Intel)等洽談合資事宜,以及先進封裝CoWoS產能仍受惠AI需求,維持翻倍成長。
赴美擴大投資一事,也不影響長期53%毛利率目標,德國、日本擴產順利,業界甚至認為,台積彷彿跟電子產業上下游供應鏈眾廠相比,位處於「平行時空」。
台積電過三關三絕招:不抗旨、守獨家、大漲價
「不抗旨」,係指對美國政府要求使命必達,也就不會像部分大廠硬碰硬,最後付出對立代價。
「守獨家」,危機也是最大轉機,關稅新核戰難避,經濟或會衰退,但終究會好轉。
長期觀察,半導體需求仍在,然會汰弱留強。台積原本就制霸晶圓代工,製程技術、產能都有絕對優勢,各晶片大廠現階段沒有轉單、砍單機會,甚至可能在亂世中搶走對手訂單。
「大漲價」,市場傳出,台積仍握有強大的代工「漲價」話語權。
台積可以化解在美擴大投資帶來的毛利率稀釋、獲利減損。川普關稅戰主要希望「美國製造」重返榮耀,但意外也讓原本下單保守的美系客戶,不得不擴大在台積美國廠投片規模。
台積可成功轉嫁美國廠營運高昂成本,對手群則陷入危機,估計供應鏈對於台積依賴度更擴增。
關稅不確定性 意外帶動急單
據了解,台積第2季財測優於預期,除原本高價3、5奈米製程一直滿載,客戶也沒選擇外,部分受益關稅政策不確定高,美中等各國供應鏈全力備料、拉貨催生急單。
如先前華為趕在禁令生效前,派出專機來台載運晶片,有多少拉多少。日前業界也傳出,蘋果(Apple)也出動5架滿載iPhone等產品的飛機。
不只是蘋果,各大大小小晶片、零組件到終端代工、品牌都是傾全力趕工生產,拉高庫存以因應關稅大戰。
不過,有供應鏈業者仍保守看待,提及台積電也釋出「供需比先前平衡,但需求依然強勁。」的狀況,此句話隱藏伏筆,也就是沒那麼吃緊了。
此外,台積電目前在晶圓代工市佔率近7成,7奈米以下達9成,台積對外釋出的字句、態度都可能影響全球客戶與供應鏈。
值得注意的是,晶圓代工端原本就與終端電子下游反應實際市況需求,有「時間差」。也就是說,現階段可能沒有客戶砍單或看淡後市,但下半年就很難說。
美國擴廠進度、速度不減反增
另外,供應鏈不斷傳出擴產延宕,但台積仍強調,德國、日本廠一切順利,也釋出美國亞利桑那州第二座、第三座廠進度,皆按先前規劃提前半年量產、建廠,同時加碼第4~6座廠規劃。
台積也特別指出,美國廠未來佔2奈米以下製程總產能3成,此主動揭露策略,也被認為是向美國政府說明台積決心與效率,希望外部壓力能就此釋放。
然而,設備大廠ASML首季訂單金額大幅縮水,季減44.5%,半導體需求放緩隱憂浮現,但最大客戶對於2025年仍是維持樂觀維穩,市場有些不理解。
對此,半導體供應鏈則分析,ASML業績衰退恐來自「非台積」客戶,包括遭美國擴大封鎖的中系客戶,以及資本支出縮減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或英特爾。ASML營運動能減弱,與台積電的議價空間也跟著縮減。
最後,台積電維持AI需求強勁說法,CoWoS封裝產能翻倍,但市場不斷傳出訂單有所調整,延後拉貨與減單來看,供需實況似乎拚湊不起來。
供應鏈對此表示,擴產是既定計畫,但何時實現進機、量產則未確立,目前政經局勢混沌不明,台積先蓋廠再說,產能增減也屬謹慎動態調整,設備業者訂單維持現況,拉貨則看情形,整體估計,暫時未有太大變化。
責任編輯:何致中
- 評析:船舶進港中美互咬 貿易壁壘下航運業寒冬將至?
- 評析:中國從不想打到主動打 全球科技業者共同買單
- 中國收緊鋰電池出口 消費電子如坐針氈、伺服器BBU老神在在
- 中國管制再掀稀土爭奪 被動元件供貨卡關疑慮再起
- 中國強化鋰電池護城河 全球電動車與儲能產業陷危機?
- 稀土管制又起 手機、智慧眼鏡VCM供應拉「緊」報?
- 為美國打造稀土供應鏈 澳洲萊納斯與美企簽MOU
- 管控效應顯現 中國9月稀土出口單月驟降3成
- 中國稀土出口限制 晶片設備供應商受創最深
- 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 經濟部:恐衝擊電動車與無人機
- 評析:總統說美國拿走8成利潤 台美五五分還有戲嗎?
- 中美貿易衝突加劇、高通無辜捲入 北京:不尋戰也不怯戰
- 英國首相施凱爾訪問印度 預告不會放寬人才簽證規定
- 川習熱線僅三週 中美局勢再降溫互祭新制裁
- 傳美批准NVIDIA晶片出口阿聯 雙方AI協議終落地
- TEL計劃擴大美國製造業務布局 目標與日本產能齊平
- 美國出口管制再增19家中港實體 控供應哈瑪斯、胡塞含美製零組件武裝無人機
- 黃仁勳稱美國AI並未拋開中國 中國AI應用發展飛速令人憂心
- 美國232半導體調查卡關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如期舉行
- 甲骨文「爺爺級」創辦人All in AI Larry Ellison做對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