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規AI晶片禁輸中國 美系半導體大廠利弊難衡
美國商務部證實,降規版AI晶片如NVIDIA的H20、超微(AMD)的MI308等,欲出貨中國須申請許可。
業界人士表示,不只NVIDIA,傳出首波遭流彈波及的美系業者,還包括英特爾(Intel)、德州儀器(TI)及其美國當地供應鏈,在中國回擊關稅政策後,2025年5月起營運將逐步轉弱。
與英特爾合作緊密的台系晶片、零組件及系統廠也遭波及,若美中「不講和」,單以英特爾來看,包括NB、桌上型電腦、伺服器與工業電腦、車用平台等,中國營收恐將崩跌。
NVIDIA應已預判 中國營收未必崩跌
供應鏈認為,H20晶片不能賣中國,但在東南亞、中東等市場仍搶手,去化庫存不難,主要是後續來自中國的營收比重,將由13%大跌至低個位數。
此外,RTX 5090與RTX 4090受到管制,只剩RTX 4090D等電競、工作站、車用等相關GPU平台可賣,但按過往,仍可由第三方入手,檯面下其中國營收,不至於崩跌。
NVIDIA向來嚴控風險,H20禁令應在預期中,目前影響最大的,恐怕是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影響,進而壓抑AI需求,及「美國製造」導致供應鏈生產成本大增等。
目前NVIDIA仍希望以不斷成長的需求,填補關稅與AI禁令衝擊,同時也「完全配合演出」。目前川普政策已令企業反感,外界期望一周數變的川普,面對多方壓力下能回心轉意,重重提起,輕輕放下。
晶片供應鏈業者透露,川普上任後,被盯上的台積電釋出千億美元投資大計,是否已滿足川普政府期待,目前仍不得而知。
川普無差別攻擊目標又鎖定NVIDIA等,4月9日就已通知NVIDIA,H20晶片將遭管制,儘管NVIDIA幾日後就公開宣布,4年內攜手台積、鴻海等,在美國生產高達5,000億美元規模的AI基礎設施,希望讓川普回心轉意,但並未收效。
NVIDIA則立即宣布,提列H20禁銷中國所帶來約55億美元單季庫存等相關費用,市場也解讀,此舉可能是向川普示弱。
中美關稅混戰 晶片苦主到底是誰?
中國日前宣布半導體晶片進口規定時,以晶片製造產地為「原產地」。
也就是在台積電台灣工廠生產的晶片,原產地是台灣,在美國工廠裡生產的晶片,原產地屬美國。如此一來,在台積投片的超微、NVIDIA、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等,大多不受影響,但美國產能佔大宗的英特爾、德儀等影響甚鉅。
其中,英特爾設計、美國生產的CPU等,將停止銷往中國,影響PC、伺服器、工業電腦等全線業務,自家設計部門轉單也來不及,待中國供應鏈、客戶1~2個月庫存用盡,中國市場將無英特爾CPU可銷售後,可能連帶影響NB、主機板等領域。
超微意外受惠 活路在哪裡?
進一步分析,向來搭配英特爾平台銷售的NVIDIA GPU,估計出貨也將大減,此狀況,則讓超微意外受惠。
市場傳出,PC與主機板等業者,已著手轉向拉升超微平台開案,同時進軍NB市場的Arm架構大軍高通、聯發科等,也有機會拉升比重。
不過,另據相關業者指出,英特爾深耕中國多年,目前主要生產據點不只美國,還有以色列、愛爾蘭。
其中,美國約佔4成,對主機板業者來說,美國產地更改仍有諸多變通方式,英特爾也緊急調度以色列、愛爾蘭廠區產能,晶片組部分現多交由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代工,影響可控。
NB方面,據傳中國表面雖強硬,但實際執行面上,估仍會私下給英特爾一線生機。主因係封鎖英特爾,也勢必重創中國整體電子業發展,應會將影響降至最低,目前英特爾在中國的庫存約有1季。
多家業者認為,關稅戰波及英特爾、德儀,川普應始料未及。
接下來,應該不至於讓美系自家大廠陷入危機,美中雙方仍在僵持、互探對方籌碼中,英特爾仍有機會扭轉,英特爾供應鏈目前大多研判,未來數月,美中應會講和,給全球供應鏈一條活路。
責任編輯:何致中
- 中國對美解除晶片管制態度矛盾 批H20不環保又盼放行HBM出口
- 不甩外界看衰龍頭地位 SK海力士估2030年HBM市場年均增長30%
- 環球晶獲美國晶片法補助逾2億美元 擴產德州、密蘇里州產能
- 黃仁勳再赴白宮遊說川普 美國放行H20出口中國許可證
- 傳NVIDIA、超微與川普達成共識 中國AI晶片銷售15%上繳交換AI晶片解禁
- 英特爾陳立武將親赴白宮拜會川普 闡明立場化解疑慮
- 中芯CEO:China for China發酵 華虹產能亦吃緊
- Tesla傳喊卡Dojo項目 台廠誰嘴角上揚?
- 蘋果千億投資押注免稅金牌 三星4Q25愁更愁
- (獨家)中國太陽能再啟限價、限產禁令 全球報價亂套卻「跌無可跌」?
- 中芯:關稅影響營收不到1.3%
- 川普終止太陽能補助計畫 100萬弱勢家庭面臨衝擊
- 日美關稅鬧烏龍 美確認終止「疊加15%」並下調汽車關稅
- 英特爾陳立武陷內憂外患 CEO職位岌岌可危
- 川普揚言半導體重稅 歐盟輸美仍享15%上限
- 川普100%半導體關稅 估對中芯、華虹潛在影響不大
- 中芯國際2Q25淨利年減19.5% 擴產與成本壓力激增
- 美國晶片關稅與蘋果在美採購衝擊 Sony坦言短期無法在美生產
- 川普喊話100%關稅適得其反 美國爆發二次晶片荒成最壞結果
- 川普罕見施壓陳立武立即辭任英特爾CEO 中國投資背景恐惹華府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