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點燃燎原火 台積電驚傳財測下修
對等關稅2025年4月9日將生效,川普政府堅定「美國再次偉大」態度,目前各國幾無翻盤機會。對於半導體產業來說,雖然「目前」尚未捲入關稅戰火,但業界恐慌程度不減反增。
晶片供應鏈業者表示,牽動全球半導體業景氣風向球的台積電,將於4月17日召開法說會,台積現在可說是危機重重。
對比川普的對等關稅「核彈」,台積入股英特爾已是小事,若川普與各國政府談判破裂,全球經濟將衰退。
且終端需求同步萎縮下,一線美系科技大廠包括蘋果(Apple)、英特爾(Intel)、超微(AMD)、NVIDIA、高通(Qualcomm)出貨力道將承壓,而拿下晶圓代工多數訂單的台積電,更恐將面臨首波訂單修正。
市場開始傳出,台積電全年美元營收成長25%財測可能將會「下修」,但同時,先進製程持續推進與美國廠被迫擴建的目標,並未改變。在鉅額資本支出必須維持下,台積處境艱難,連帶使得高度仰賴台積的半導體產業鏈也不好過。
以對等關稅大棒向全球宣戰的川普,與各國政府持續談判中,但目前川普政府強調不會收手,但各國可透過其他行動,來恢復與美國的貿易關係平衡。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公布的《美國國家貿易評估報告》中,細數各國與美國的衝突原因,中國、歐洲、日本與印度等國家都入列,而台灣令川普政府不滿的地方,包括17.5%汽車關稅、美牛美豬議題等。
但據供應鏈表示,川普發動關稅大戰,最重要的兩大核心目的,其實就是要「大降美國債務」,同時拉升台灣、越南等東南亞多國關稅,阻絕過往中國產品繞道進入美國市場,讓「台灣+1、中國+1布局失效」,供應鏈將不得不移轉至美國,進一步擴大投資美國。
然而,好不容易度過疫情打擊,如今關稅大戰恐將重創美國經濟,致使企業成本增加,可能發生倒閉潮,物價大漲直接讓民眾購買力下降,但川普至今仍相當堅定高關稅立場。
半導體業者坦言,目前也只能等待各國政府與川普的談判結果,而半導體產業雖目前還在豁免行列,但接下來恐怕也難以置身事外。
光是川普擴大封鎖中國半導體及為難台積電,連帶全球半導體產業生路也被川普緊掐。
業者認為,對比先前台積電要入股英特爾、美國擴廠等危機,最麻煩的其實是此次中國、東南亞與台灣的關稅都遠高於預期。
而中國在關稅政策上,甚至要跟美國決一生死,目前幾乎所有電子產品都暫緩銷往美國。若要漲價出貨,勢必導致美國手機、PC等需求下滑,企業本身獲利亦將受創。
由於美國在電子科技產業鏈中,是中國以外的最大市場,如北美(美國、加拿大)佔蘋果整體營收約4成,而華碩也有25%,供應鏈停止出貨、減單等連鎖效應下,衝擊力道將迅速蔓延至上游半導體。
高關稅不但衝擊一線品牌、晶片設計業者前景,台積電的其他客戶,恐怕也面臨生存危機,新品開案應會放緩。
近期市場也傳出,AWS等美系CSP大廠準備進一步縮減資本支出,調整AI伺服器訂單,這將直接影響NVIDIA與龐大伺服器供應鏈後續成長動能,連帶也衝擊台積電與其CoWoS先進封裝相關業者。
半導體業界人士表示,目前還未收到台積電明確的下修指示,但關稅核彈未拆,整個半導體與電子產業鏈對於全年營運展望,由樂觀轉趨保守已可預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關稅戰將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與汰弱留強,購併潮也可能同步發生。
責任編輯:何致中
- 傳中國政府勸退中企採用H20 川普「抽成」始料未及
- 加速中國產線外移 羅技CEO:台灣、墨西哥成新據點
- 川普與NVIDIA談GPU輸中交易 出口管制淪為交易買賣引發華府震撼
- 川普與陳立武會晤後態度丕變 讚賞後者成功崛起
- 評析:H20重啟出口附帶15%收益上繳 業界憂距封殺恐僅一步之遙
- 關稅衝擊不可逆 供應鏈續推進製造分散
- 中國遭美課高額關稅格局不變 台廠反獲公平競爭機會
- 三星泰勒廠投資上看500億美元 「王牌」有望韓美峰會揭曉
- 關稅恐淪企業進貢、外交談判手段 美國政策可信度遭侵蝕
- 致新估下半年恐無旺季效應 關稅影響待觀察客戶尚無動作
- 川普100%半導體關稅雷聲大雨點小 美國晶片製造困境未解?
- 連續11年成長恐結束 日本Lasertec半導體訂單、財測雙下滑
- 汽車零組件降稅在望 歐、日、韓車廠屏息等待川普簽名
- 評析:見證權力如何創造金錢 川普關稅為全球上了一課
- 「免關稅蘋果」下一步? Mac供應鏈兩大方向應對
- 川普:中國5年內無法取得Blackwell架構晶片 認定H20已是過時晶片
- 中國對美解除晶片管制態度矛盾 批H20不環保又盼放行HBM出口
- 不甩外界看衰龍頭地位 SK海力士估2030年HBM市場年均增長30%
- 環球晶獲美國晶片法補助逾2億美元 擴產德州、密蘇里州產能
- 黃仁勳再赴白宮遊說川普 美國放行H20出口中國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