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裝技術的革新正在驅動AI晶片效能的提升
人工智慧(AI) 正在重塑半導體的版圖。不僅是快速成長的市場,也成為推動行動裝置、汽車、網路、工業等領域創新的催化劑。台灣技術龍頭正走在轉型的最前線,積極開發對AI半導體至關重要的下一代封裝技術。
面對龐大的資料處理需求,AI推動了特殊晶片架構以達成快速、高效地處理大量數據。 在各大資料中心中,GPU或AI加速器等高效能AI晶片, 支援大量語言模型的運算和推論,應用範圍涵蓋AI聊天機器人等。在運算中,各種裝置仰賴NPU(神經網路處理器) 等高效能晶片,即時做出智慧決策,驅動汽車、智慧相機與行動裝置等創新應用。
這種運算架構的轉變得靠先進封裝。 先進封裝透過邏輯晶片與記憶體更緊密整合,提供更高的運算效能與較低能耗,以支援複雜的運算。 台灣在先進封裝方面的專業知識,加上其龐大的半導體供應鏈,正在加速先進封裝的變革。
異質整合為何是高效能的關鍵
隨著電晶體數量不斷增加,複雜性也越來越高,摩爾定律縮放的成本也與日俱增。因此,創新正在走向多元化。 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NA EUV) 微影技術,還有閘極全環電晶體(GAA) 等電晶體新設計,繼續推動先進製程的發展。晶背供電網路(BPDN) 可提供更穩定電源,提升整體效能。而創新的半導體封裝技術,發揮關鍵的作用。
半導體封裝技術已不再只是保護和連接晶片,而是進一步成為驅動裝置效能的關鍵。 異質整合成是此轉變的核心,將多個晶片整合為單一晶片的能力。 為所此模組化方法彈性且低成本,將多功能整合於封裝晶片中,而非整合於單一晶片上,一方面可符合要求,另一方面無須完全依賴傳統線寬微縮。
先進封裝技術驅動AI
AI 晶片越來越複雜,有人預期到本世紀末,單一晶片的封裝將包含多達 1 兆個電晶體。先進封裝透過在整合運算晶片與記憶體來支援這種發展。
高頻寬記憶體(HBM) 扮演關鍵角色。 HBM透過垂直堆疊記憶體,並將其放置在GPU附近,減少延遲並加快數據傳輸速度,同時降低功耗。 中介層和基板加速元件之間的通訊。 在許多現代AI設計中,封裝晶片中包含數百個邏輯與記憶體晶片,以符合規格。
為支援不斷成長的晶片需求和半導體晶片演進所帶來的要求,業界正在推進2D、2.5D與3D封裝架構。其中2D封裝架構將晶片並排列在基板上,2.5D封裝架構將晶片排列在中介層上,3D封裝架構則將晶片垂直堆疊。混合鍵合、嵌入式橋接器、晶圓與面板中介層、玻璃基板與共同封裝光學元件等技術,有助於提高互連密度並改善系統效能。這些創新提供多種新方法,透過縮短訊號路徑來增加頻寬和降低功耗,是AI成功的關鍵。
先進封裝創新為製造帶來挑戰
隨著封裝日趨複雜,封裝製造也面臨各種挑戰。 每個封裝所承載的晶片設計越來越多、晶片尺寸也越來越大,然而特徵尺寸卻越來越小、連線密度越來越高,加上新材料不斷出現,都為封裝帶來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單一封裝中的元件與互連數量增點,潛在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單一晶片或互連失效就可能影響整個多晶粒封裝,導致價值不菲的良率損失。在此環境下,更嚴格的製程控制成為確保高良率與可靠性的關鍵。
異質整合帶來的挑戰,與前端半導體製造的挑戰相似,需要更高的缺陷量測靈敏度和更嚴謹的量測精度。 KLA 回應上述挑戰的方法,是採用全面的先進封裝製程控制與製程支援解決方案,這些方案適用於晶圓、面板與元件,而且都是為配合先進封裝的複雜度而設計,且不會影響品質。
AI 需要智慧整合
2024年11月,PwC預測半導體產業的全球規模將擴至1兆美元,成長由各種應用推動,包括由資料中心至邊緣裝置所帶來的急增AI需求。AI 需要卓越的運算能力與最佳化的電源使用,突破半導體晶片設計與整合的極限。 台灣的半導體製造商歡迎這些機會。
眾所周知,全球90%的先進半導體在台灣生產。根據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 發布的統計資料,2024年台灣所貢獻的半導體總產值超過5兆新台幣,較2023年增升22.4%。 AI晶片的全球需求正在飆升。
AI也在推動半導體內容的多元化。 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等寬頻隙半導體,提供更高的功率、更快的速度以及更佳的熱轉換效率,因此在 AI 系統中,這些半導體對於高效供電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在資料中心和HPC環境中,AI的發展也推動光子學與共封裝光學元件的發展,以提高數據傳輸速度與能源效率。 量子運算仍處於早期階段,但最終可能重塑AI的運算方式。
在上述各個領域中,先進封裝是把不同技術整合成小巧高效系統的基礎。 台灣的技術領導者正在推動這種先進封裝創新,KLA很榮幸能成為他們的合作夥伴。
2025年是KLA在台灣的35週年。 KLA總部位於美國,是半導體檢測與量測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在全球擁有超過15,000名員工。 KLA台灣與我們尊貴客戶攜手合作,累積了30年的專業知識和見解,彰顯出公司在AI時代對技術卓越的承諾。在這個時代,晶片製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複雜,更具挑戰性。
半導體的未來不僅在於更小的電晶體,更在於更智慧的整合。 封裝已成為高效能的關鍵。 在摩爾定律的盡頭,先進封裝已成為滿足下一代半導體裝置要求的關鍵。
KLA在製程、製程控制和客戶協作方面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正在幫助半導體產業締造未來。 AI重新定義了可能性,而支援AI的技術也必須同樣快速演進。 KLA旗下敬業的工程師、物理學家和數據科學家團隊深明這次轉型的規模和意義,他們正幫助塑造AI時代半導體創新的未來—先進封裝在此時代扮演關鍵角色。
- 廣化科技隆重發表AI智能甲酸回焊爐 實現高可靠度功率模組組裝
- 先進製程搭配先進封裝 引領新世代高效能晶片
- FOPLP具備成本、效率、設計靈活優勢 掀起先進封裝新革命
- 中勤SEMICON 2025聚焦國際交流 以Panel FOUP與EFEM引領自動化新標準
- 志聖工業搶攻AI封裝商機 跨足多元應用布局未來十年成長
- 協助半導體廠從節能到良率 展綠科技揭示能源數據的製程價值
- Renishaw 亮相 SEMICON Taiwan:精密量測引領半導體製程革新
- 領航半導體製程 志尚儀器為您提供頂尖解決方案
- 數位智能驅動產業新格局 聯剛科技引爆SEMICON Taiwan 2025焦點
- 搭載ROHM SiC MOSFET的Schaeffler's Inverter Brick開始量產
- 永光化學扮演3D IC在地化夥伴 擁抱先進封裝高速成長動能
- 從濾網再生製造到氣液整合方案 鈺祥打造永續半導體供應鏈新典範
- 創「芯」共贏,智造價值 百年品牌Festo為半導體產業打造一站式自動化解決方案
- 矽光子 X 先進封裝!崇越科技以技術與永續並進,鎖定半導體下個黃金十年
- 封裝技術的革新正在驅動AI晶片效能的提升
- SEMICON Taiwan 2025聚焦六大應用 ifm助攻半導體數位升級與低碳轉型
- 從先進封裝到系統測試 致茂電子SEMICON Taiwan 2025 展出AI晶片關鍵解決方案
- 人工智慧 成就今日 而非明日:SixSense攜手瑞峰半導體加速在台智慧製造
- 台灣康法再生濾網助力淨零排放 攜手TSMC打造半導體製程永續防線
- PBA碧綠威將於2025 Semicon Taiwan發表奈米級高精密雙架龍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