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AI原生新時代 IBM Power11以AI Ready架構打造企業級運算新紀元
AI全面推動企業運算架構升級,從雲端平台到邊緣設備,各產業都在尋找兼具效能、安全與開放性的解決方案,IBM推出的新一代高效能運算平台,將可滿足當前及未來潛在的市場需求。在近期於新竹舉辦的「AI就緒的企業級基礎架構新紀元 IBM Power11發布會」中,IBM大中華區Power Systems業務總經理吳元愷指出,Power11是該公司轉型為「AI Ready」企業基礎架構的重要里程碑,不僅在CPU、記憶體與製程上全面升級,更強調資料治理、自動化與投資保護三大核心價值。
IBM台灣硬體事業部總經理廖俊榮則表示,隨著IBM近年併購Red Hat、推動混合雲與watsonx平台,AI與開源已成企業運算新主流。Power11內建AI加速卡,支援零停機維運與Linux生態整合,讓企業能以更高能效與開放架構迎接AI落地時代。
對於IBM未來的布局與展望,IBM傑出工程師暨香港首席科技總監李永輝表示,IBM策略核心建立在混合雲、自動化、資料與AI四大平台上,透過Red Hat容器技術與 watsonx生態,企業可實現從資料治理到AI推論的完整應用流程。
他強調,企業級AI必須兼具「開放、可信與安全」,IBM以DataStax非結構化資料庫與Guardium AI建立模型安全防線,同時透過HashiCorp的Vault、Terraform與Red Hat Ansible打造自動化部署與DevSecOps架構。在未來藍圖上,IBM以AI與量子運算為雙軸推進策略,Granite 4.0已通過 ISO/IEC 42001認證的開源模型,而量子電腦系統已達 133 Qubit,預計 2029 年推出容錯量子電腦。
李永輝強調,Power11的推出正是此一策略的實踐核心,結合AI加速、安全加密與量子防護,為企業構築通往未來運算的基礎。
驅動跨世代創新Power11革新架構奠定AI原生基礎
IBM傑出工程師暨Power 處理器架構師Bill Starke接著介紹Power11的創新技術與產品藍圖。他指出Power11是IBM近10年最具代表性的創新成果之一,充分展現了從晶片、系統到軟體的垂直整合優勢。IBM掌握從半導體設計、系統架構、虛擬化層(PowerVM),到作業系統(AIX、IBM i、Red Hat Linux)的完整技術堆疊,因此能同時優化CPU效能、記憶體通訊、散熱與電力設計。
Bill Starke強調,Power11相較前代不僅在硬體上躍升,更在「價值堆疊(Value Stack)」層面實現創新,反映出IBM與客戶及ISV夥伴密切合作的結果。Power11採用增強型7奈米製程與全新散熱設計,時脈增幅為10年來最大,並以「速度勝於密度」為核心設計理念,高階機型核心數由240提升至256,整體效能顯著提升。
為了滿足高效能與高可靠性的雙重需求,IBM首次導入2.5D Integrated Stacked Capacitors(ISC)封裝,在處理器與主板間增設中介層,優化供電與散熱效率,同時結合系統級熱管理與電力調控設計,實現超越單純製程微縮的能效突破。
在記憶體架構上,Power11以Open Memory Interface(OMI)技術突破「馮紐曼瓶頸(Von Neumann Bottleneck)」,透過專用的Memory Buffer晶片取代傳統DDR通訊,讓每顆處理器可支援多達32組DDR5埠口(業界平均僅8組),資料傳輸訊號效率提升9倍,兼具高頻寬與高穩定度。這項創新設計不僅提升了SAP HANA等大記憶體運算工作負載的表現,也實現了DDR4與DDR5記憶體的相容與替換,讓企業升級更具彈性與成本效益。
Bill Starke進一步指出,IBM Power與 IBM Z是目前全球唯一採用該架構的商用平台,顯示IBM在資料一致性與系統可靠性上的長期技術領先。同時,Power11延續 Matrix Mulitply Assist (MMA) 架構,用於企業級AI推論,並新增IBM Spyre Accelerator加速卡進行模型微調與強化推論效能,藉由「正確的工具對應正確任務」的理念,讓AI能以更低功耗、更高效率落地企業運算場景。
對於未來規劃,他透露Power未來世代平台將導入Chiplets模組化設計,以中央Hub晶片搭配多個運算Chiplets,不僅提升製造良率與延展性,也可在單插槽內整合三倍矽面積、實現Single-Hop,建立長期演進藍圖。Bill Starke最後指出,Power11是IBM十年工程演進累積的成果,也為AI原生資料中心奠定可持續擴展的基礎。
Power11的創新架構將為企業開啟從高效運算邁向智慧決策的新階段,成為連結AI、資料與雲端應用的核心樞紐。IBM亞太區客戶創新團隊解決方案架構師劉鑫進一步指出,AI的普及正從「可用」邁向「能用」,但真正落地於企業核心業務的比例仍不到三成,主因在於資料整合的複雜性、技術與人才落差,以及安全與合規挑戰。
為此,IBM以「更安全、更簡單、更快速釋放AI價值」為願景,從硬體到軟體構建完整的落地解決方案。硬體層面,Power11導入專為AI推論優化的IBM Spyre加速卡,僅約75W功耗即可支撐企業級AI應用;軟體層面則結合Red Hat容器化技術與watsonx平台,支援一鍵部署與私有化環境建置,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具上下文理解能力的生成式AI助理。
劉鑫以德國物流公司為例,該企業利用Power系統支撐AI自動化訂單流程,將郵件資料自動匯入ERP,效率提升5倍,實現人機協作的新模式。IBM亦針對金融、製造、醫療與IT維運等領域推出AI模板,用戶僅需導入自身資料,即可快速生成具商業邏輯的ChatGPT類助理。劉鑫強調,Power平台結合高效能、低功耗與安全治理三大優勢,讓AI不再只是概念,而能真正成為推動企業創新與轉型的核心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