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體攻擊全面升級 平台韌體復原成為關鍵防線
隨著資安攻擊層級持續深化,駭客不再只鎖定應用程式或作業系統,而是更進一步滲透至設備的「開機韌體層級」,包括BIOS、UEFI、BMC等平台韌體。這些程式負責設備開機時的初始化與驗證工作,一旦遭到竄改或植入惡意程式碼,將可能導致整個系統長期處於被控制狀態。
根據多起實際事件與攻擊模擬顯示,韌體攻擊具有極高隱蔽性與持久性,傳統的防毒軟體與作業系統層級防禦機制往往無法偵測。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早在2018年即發布NIST SP 800-193《Platform Firmware Resiliency Guidelines》 (平台韌體保護與恢復標準規範),提出「Detect–Protect–Recover」三步驟機制,作為平台韌體安全的核心架構。
其中,「復原(Recover)」機制尤其受到關注。它不僅要求系統在發現韌體異常時能夠自動停機,更需具備從安全映像(如Golden Image)還原原始韌體的能力,確保整體平台能在無人干預下恢復至可信狀態,阻斷惡意軟體長駐的可能性。
了解最新資安法規與趨勢,立即免費下載最新硬體資安安全白皮書。
PFR導入障礙:既有架構難整合、韌體驗證機制不足
儘管NIST SP 800-193已成為許多政府與企業導入韌體安全的參考指標,然而實務上導入PFR架構仍面臨不少挑戰。
首先,許多嵌入式系統或伺服器主板仍採用傳統SPI NOR Flash作為韌體儲存媒介,缺乏金鑰驗證、分區控制與備援機制,無法滿足NIST所定義的「保護(Protect)」與「復原(Recover)」功能。此外,即使平台具備Root of Trust(如TPM、CPLD、BMC),若搭配的外部記憶體無法支援安全鏡像切換或金鑰綁定機制,整體防禦架構仍存在漏洞。
常見挑戰還包括:1. 韌體區容易被回滾(Rollback)攻擊,重新植入舊版有漏洞的映像。2. 無法區分開機階段與執行階段的存取權限,導致存取控制失效。3. 缺乏整合驗證工具與API,需花費大量工程資源建立驗證流程。在這樣的情況下,尋找一套支援 PFR 架構的「安全儲存元件」成為韌體安全強化的核心切入點。
華邦電子TrustME Secure Flash — W77Q:完整支援PFR的安全快閃記憶體
面對上述痛點,華邦電子推出的TrustME Secure Flash — W77Q系列,正是一款專為平台韌體安全與復原設計的解決方案,能在不改變主平台架構的情況下,快速導入NIST PFR所需的韌體保護與自動復原功能。
內建雙鏡像與安全驗證支援 自動復原無痛導入
W77Q 內建Primary Image與Recovery Image雙區塊,並支援安全驗證機制與自動切換邏輯。當主韌體映像遭破壞或驗證失敗時,可由Root of Trust控制器(如BMC或CPLD)觸發切換,將系統還原至Golden Image。整體切換過程無需額外軟體或主處理器干預,即可達成「無人值守、自動復原」的PFR要求。
此外,該機制相容NIST SP 800-193所規範之Detect-Protect-Recover架構,並可結合各大平台供應商的開機驗證邏輯,實現從晶片啟動到韌體驗證的完整信任鏈(Chain of Trust)。
層存取權限與金鑰綁定 強化韌體完整性驗證
W77Q 支援區域分區與金鑰存取控制,可針對不同韌體區塊(如Bootloader、UEFI、BMC)配置不同金鑰與存取權限,防止未授權存取與資料竄改。此外也支援防止回滾攻擊、僅允許由授權控制器進行韌體更新的功能,全面強化平台的韌體完整性驗證。
模組化整合與開發支援 讓PFR落地更快速
W77Q Secure Flash不僅具備強化韌體防護的硬體能力,更提供完善的軟體開發與驗證資源,協助設備商加速導入PFR架構:1. 提供可直接整合的驗證API介面與參考設計。2. 搭配Root of Trust控制器(如 BMC、CPLD)提供開機驗證參數與切換邏輯。3. 提供符合NIST SP 800-193與ISO 26262等標準的測試報告與認證文件。4. 可pin-to-pin替代現有SPI Flash,無需修改主板硬體架構,大幅降低導入成本。
對於伺服器主板、5G基地台、工控系統或車用ECU等領域而言,W77Q是能快速落實平台韌體復原機制、滿足安全合規要求的理想方案。
如需進一步了解華邦電子的安全快閃記憶體產品,請造訪華邦官網:華邦安全快閃記憶體或直接與華邦聯繫。下載最新硬體資安安全白皮書。
- 韌體攻擊全面升級 平台韌體復原成為關鍵防線
- AIoT世代的硬體資安危機:無所不在的快閃記憶體 無所不在的風險
- 2025最新歐盟RED硬體資安法規:無線裝置全新合規時代
- 什麼是IEC 62443?深入了解工控資安的國際標準
- 後量子資安時代來臨 安全快閃記憶體如何成為關鍵解方?
- 車輛功能安全的新戰場:從模組級產品實現ISO 26262合規的高效解法
- 供應鏈攻擊應對與防範:完整性強化與遠端認證
- 系統網路安全與程式儲存快閃記憶體技術
- 網路安全認證:硬體安全的流程與原則
- 網路安全法規與標準:最佳實踐與最新挑戰
- 歐盟PP0117 Protection Profile 應對SoC與MCU安全功能整合與發展趨勢
- 確保SoC的安全整合歐盟PP0117保護要件的角色
- 工業組織在網路安全規範制定中的角色Eurosmart、GlobalPlatform與TCG
- 資安與產業標準:需求、涵蓋範圍與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