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櫛構青年永續職涯零碳論壇」台北登場 高醫大盧鴻興院長解析ESG GPT應用趨勢 智慧應用 影音
D Book
231
DForum0822
Event

「櫛構青年永續職涯零碳論壇」台北登場 高醫大盧鴻興院長解析ESG GPT應用趨勢

  • 李映萱台北

盧鴻興院長以ESG GPT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櫛構科技
盧鴻興院長以ESG GPT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櫛構科技

在全球ESG風潮之中,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正成為改寫永續治理流程的突破性技術。7月15日於「青年永續職涯零碳論壇」中,高雄醫學大學人工智慧生醫研究院院長盧鴻興以〈ESG GPT〉為題,清晰地分析 ESG 數據複雜性、行動遲滯背後的執行成本,並提出藉由 AI 實踐治理轉型的具體應用場景與邏輯架構,獲得現場與會青年與專業人士一致好評。

盧鴻興指出ESG不只是理念,應是資訊密集且標準多元的管理方式,從碳排能源管理與水資源利用、勞資權益到公司治理,每一項都可藉由結構化資料處理加速企業內部治理方式。

生成式AI也能結合數據萃取與語意生成能力,能自動撰寫符合ISO、GRI或 TCFD等揭露框架的永續報告草案;同時也能協助辨識碳排熱點、優化能源決策,甚至模擬再生能源應用情境,將大大助力公司在治理上主動提出風險預警與法遵建議。

在演講中,盧鴻興特別以櫛構科技「CHAP-E會議碳中和服務」為例,說明生成式AI如何依循ISO與GRI等國際準則,自動執行碳排放盤查與永續報告初稿撰寫,並可延伸應用於減碳策略建議與碳權抵換選項的規劃。

他指出,這類AI工具不僅提升碳管理效率,更可擴展至ESG三大構面,協助企業發現數據揭露中的盲區、強化治理透明度,以及補足制度設計中未被關注的風險點。「AI的價值不在於取代人,而是幫助組織更精準地理解資料、掌握問題並預見潛在風險,這正是邁向智慧治理的關鍵。」

櫛構科技執行長李緯明表示,本次論壇導入與會者交通碳中和,讓與會者能即時輸入交通方式,由系統自動計算碳排並進行碳權抵換,是AI工具實踐ESG精神的具體範例。李緯明強調,像今天讓青年可以直接參與數據流程,讓大家理解永續治理不只是寫在紙上的文案,而是透過科技成為人人可行的行動場景。

本次論壇由櫛構科技主辦、台北市政府青年局指導、台灣數位永續協會協辦,首日聚焦政策制度與技術轉型議題,集結產官學多方聲音,展開關於ESG未來與科技介入的多面對話,第二天則邀請青年分享自身創業經驗。李緯明指出,透過雙日七場講者分享結合與會者現場碳盤查實作,青年藉此可參與ESG治理體驗,是雙軸轉型貼近民眾生活的具體實證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