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端到邊緣 企業落地生成式AI的可行之路 智慧應用 影音
Digikey
Event

從雲端到邊緣 企業落地生成式AI的可行之路

  • 台北訊

鑒於成本與資安挑戰,生成式AI正朝向雲端轉移到邊緣運算發展。凌華科技與群聯電子深入分析為何邊緣運算是推動生成式 AI 普及的關鍵因素,並探討企業該如何掌握這個關鍵契機。凌華

鑒於成本與資安挑戰,生成式AI正朝向雲端轉移到邊緣運算發展。凌華科技與群聯電子深入分析為何邊緣運算是推動生成式 AI 普及的關鍵因素,並探討企業該如何掌握這個關鍵契機。凌華

生成式AI不再是未來願景,透過即時語言理解、影像生成,自主決策與超個人化體驗,生成式AI正在重塑產業面貌。隨著這項技術日趨成熟,產業對架設成本的考量與資訊安全的疑慮,讓生成式AI雖備受期待,卻難以真正落地。鑒於成本與資安挑戰,生成式 AI正朝向雲端轉移到邊緣運算發展。

對於醫療、製造、零售,車用及國防產業而言,這項轉變不僅是技術升級,而是勢在必行的策略抉擇。透過邊緣AI運算, 可實現即時智慧決策、提升資料隱私防護、確保營運韌性,並大幅降低產業成本。

本次專家訪談邀請到凌華科技與群聯電子,深入分析為何邊緣運算是推動生成式AI普及的關鍵因素,並探討企業該如何掌握這個關鍵契機。

生成式AI遷移至邊緣的關鍵契機

即時反應:群聯電子CTO林緯博士表示:「當每毫秒都攸關成敗,雲端的距離就太遠了。」自駕車系統,工廠機器人或醫療設備,無法承受絲毫延遲。將生成式AI推論直接部署於資料生成的邊緣,可實現立即可靠的決策。

從設計改善隱私及資安:凌華科技邊緣運算平台事業處總經理陳少華說明:「公司資料蘊含營運機密、客戶個資、或關鍵研發成果,必須確保其隱私性」。地端部署有助於確保機敏資料(無論是健康照護,金融或公部門相關資料)持續保留在本地裝置或地端中,減少雲端AI的資料外洩風險。

產業知識保存與最佳化:地端生成式AI解決方案部署可充分利用企業內部關鍵知識,最重要的是可與工作流程、技術文件和法規等內容整合。陳少華表示:「透過微調並充分利用既有領域資訊,可彌補模型的理解落差,讓生成式AI更貼近實際應用場景,也提供更精準、專業的應答」。

各種環境下的韌性:依賴雲端架構會形成單點故障風險。林緯博士提到:「尤其在工廠或現場等實際應用場景,未必能維持穩定連線」。地端AI系統即使在離線時也可持續運行,在偏遠,嚴苛或要求高度資安需求的環境中確保持續運作。

邊緣處理的成本效益:在邊緣處理資料可大幅減少頻寬使用,降低雲端儲存成本。林緯博士特別提道:「但成本仍然是一大難題。如果製造一台AI機器人的成本相當於僱用一位員工20年的人力支出,這顯然不可行。」硬體成本,尤其是GPU記憶體,仍是關鍵瓶頸。

瓶頸:GPU記憶體與模型規模

林緯博士說明:「AI模型可根據規模加以分類,」包含:1. 約100億個參數:基本對話互動。2. 約1,000億個參數:推理與推論。3. 約1兆(10,000億)個參數:ChatGPT及DeepSeek等先進模型。

關鍵困難在於:GPU記憶體需求幾乎呈線性成長。陳少華補充:「每10億個模型參數需要約1GB的VRAM,」這使得大型模型在邊緣裝置上運行的成本居高不下。然而,凌華科技與群聯電子的攜手合作,突破了這項技術的瓶頸。

aiDAPTIV+突破GPU記憶體限制

陳少華表示:「當我們親眼看到群聯aiDAPTIV+實際運作時,就知道這項技術會帶來極大突破,」凌華科技此技術整合至最新DLAP邊緣AI平台,該平台搭載NVIDIA Jetson Orin NXJetson Orin Nano。成果是:DLAP Supreme使原本僅支援80億參數的硬體平台,拓展為可支援800–900億參數的AI模型。

如何實現?林緯博士指出:「我們將SSD內的部分AI模型從GPU移至NAND快閃記憶體。」這表示不需要90GB的VRAM便可運行一個900億個參數的模型,大概只需要10–20GB,可大幅降低硬體成本。這讓先進生成式AI不再遙不可及,不僅效能強大,也終於實現經濟實惠的邊緣運算。

凌華科技與群聯電子攜手合作,將aiDAPTIV+整合至DLAP Supreme平台,打造創新解決方案,過去專屬於超大規模業者的技術,現在已可嘉惠各種規模的企業。凌華

凌華科技與群聯電子攜手合作,將aiDAPTIV+整合至DLAP Supreme平台,打造創新解決方案,過去專屬於超大規模業者的技術,現在已可嘉惠各種規模的企業。凌華

可負擔的邊緣生成式AI = 普及化關鍵

當大型生成式模型部署至邊緣,不僅大幅降低導入門檻,也推動中小企業突破。在醫療產業,攜帶式邊緣裝置可運行視覺及語言模型,進行診斷、分診,甚至是心理健康監測,且無需將機敏資料上傳至雲端。偏鄉診所也能離線、低成本使用AI醫療工具。

在零售產業,智能鏡面裝置與自助服務機可即時提供個人化建議,生成動態視覺內容,或答覆客戶詢問,
所有資料處理皆當場完成,不上雲。

在物流及製造產業,邊緣AI可即時分析感測器資料與影片,偵測安全風險、優化工作流程,或預測性維護,且資料存放於地端,無需傳送至雲端,有效保障資料安全。

在運輸及公部門產業,交通工具與無人機上的內嵌式 AI可實現即時決策,語言翻譯和導航,一切都在本地處理完成,確保速度及資安。

邊緣智慧  隨需啟用

邊緣生成式AI不再遙不可及——其兼具可部署與低成本等特點。透過群聯電子與凌華科技的合作,將aiDAPTIV+整合至DLAP Supreme平台,打造創新解決方案,過去專屬於超大規模業者的技術,現在已可嘉惠各種規模的企業。

透過將智慧運算部署在資料生成源頭,產業領導者可加速發展、保護隱私、降低成本、完全釋放邊緣AI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