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聯發科奪Meta新款2奈米ASIC大單 拚2027年上半量產 智慧應用 影音
NVIDIA
IC975

傳聯發科奪Meta新款2奈米ASIC大單 拚2027年上半量產

  • 劉憲杰台北

傳聯發科已掌握Meta新款2奈米ASIC大單,最快2027上半年量產。李建樑攝
傳聯發科已掌握Meta新款2奈米ASIC大單,最快2027上半年量產。李建樑攝

聯發科和博通(Broadcom)持續競爭Meta的特用晶片(ASIC)產品新案,業界強調雙方表現算是伯仲之間。然而近期更有消息傳出,Meta未來要推出的其中一款2奈米製程ASIC,產品代號「Arke」,功能主打post training以及推論,聯發科可望奪下大單,並可能在2027年上半邁向量產。

IC設計業者透露,聯發科在這款產品的競爭中勝出,也會是該公司拿下的第二個雲端服務(CSP)大客戶訂單。聯發科方面,向來不對任何ASIC客戶的相關消息提出看法,如今也是抱持一樣態度。

熟悉ASIC業界人士觀察,事實上Arke這個產品,原本並不在Meta的初始規劃當中,在2025年末要量產的Iris之後,原本預計是要推出另外一個採用N2P製程的Olympus產品。

但考量到實際需求和成本效益,才在整個產品推出時程中間,加入了一個專門用在推論端的晶片Arke,而Olympus就會重新定位成和NVIDIA未來GPU競爭的訓練用ASIC,推出時程也會跟著再往後延伸到2028年。

當然,時程上,無論是Arke設定的2027年,抑或Olympus的2028年,都還是要看實際市場的情況而定。

Meta先前的產品甚或是被推遲的Olympus,據了解,全部都是由ASIC市場龍頭博通來操刀,但聯發科和Meta之間,也是存在著合作關係,Meta先前推動的自研智慧眼鏡晶片,就是和聯發科攜手合作,雙方在ASIC這個領域是有一定的工作基礎的。

因此聯發科這次在新產品Arke上有望得到Meta的青睞,也沒有那麼令人意外。

業界人士直言,聯發科在穩定住Google這個大客戶之後,確實需要擴大合作範圍,來建立自己在雲端ASIC市場的話語權。

市場最近也陸續觀察到,CSP大廠們針對ASIC的設計路徑與規劃,跟先前有些差異。雖然雲端AI的使用需求還是相當龐大,供應狀況是非常緊繃的,但CSP大廠對於成本效益的態度已經有所轉變。

先前,基本上都是技術符合需求且能夠整合起來,就直接採用了,技術規格和推出的速度,成本的問題在整體考量來說被擺在非常後面的位置。

但現在情況已經不同,CSP業者對於實際的雲端AI市場需求動態,以及晶片設計的技術細節,有更明確的掌握之後,開始希望能夠開發更實際、更具成本效應的產品,而聯發科在成本端的優勢,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逐步展現出來。

CSP大廠以及各家AI重點業者有對外公布的ASIC專案,目前看來量產規劃最遠都落在2028年左右,案件獎落誰家多數已經確定,僅剩非常少數的案件還沒有完全確定最終歸屬。

目前看來,博通仍是最大贏家,除了Google和Meta的大量案件之外,其他重點廠商包括OpenAI、蘋果(Apple)、字節跳動等都是博通拿下,但聯發科確實也在Google和Meta這兩個博通原先佔據優勢的客戶搶下一席之地,預計從2026年CSP大客戶產品加速量產之後,對營收就能帶來顯著貢獻。

責任編輯: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