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台灣與東南亞市場 Seasalt.ai為在地使用者打造貼心AI助理 智慧應用 影音
Digikey
DForum0808

聚焦台灣與東南亞市場 Seasalt.ai為在地使用者打造貼心AI助理

  • 林佩瑩台北

Seasalt.ai聯合創辦人姚旭晨和陳果果。Seasalt.ai
Seasalt.ai聯合創辦人姚旭晨和陳果果。Seasalt.ai

各種AI工具與服務正快速滲透人們的日常,應用場景越來越多元化;2020年誕生於美國西雅圖的新秀Seasalt.ai,在這一波生成式AI熱潮前就投入智慧語音解決方案的開發,鎖定人口眾多、語言多元化的東南亞市場,以台灣為核心據點,提供具備高精準度在地口音辨識與語意理解能力的AI客服機器人、AI會議助理工具。

Seasalt.ai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姚旭晨與共同創辦人暨公司技術長陳果果,兩人二度攜手成立的新創Seasalt.ai,不以美、中強勢市場為目標,而聚焦在被大多數巨擘公司忽略的東南亞區域。

SeaMeet會議Copilot支援多種語言環境下的在線會議和音檔上傳。Seasalt.ai

SeaMeet會議Copilot支援多種語言環境下的在線會議和音檔上傳。Seasalt.ai

「我們的公司名稱『Seasalt』除了隱含我們起家的西雅圖(Seattle),也結合我們的目標市場東南亞(SEA)」。姚旭晨表示,市面上大多數的AI語音工具都忽略對東南亞區域小語種的照顧,「但這些被視為代表性不足的區域,也有眾多人口與企業需要被服務,因此補足大公司缺少的這一塊,就成為我們得天獨厚的機會。」

如Seasalt.ai可提供即時會議紀錄逐字稿與重點歸納的AI會議助理SeaMeet,不但能與本地使用者習慣的Google Meet會議工具介面結合,也特別最佳化台灣口音的辨識,包括中英文夾雜的所謂「晶晶體」也能準確理解。

雲端部署、訂閱制營運   平衡資安與產品更新速度

除了SeaMeet,Seasalt.ai還整合語音與文字,以一套系統為企業提供不同通訊平台對話機器人與電話語音客服,還可向外撥打行銷電話的「全通路解決方案」SeaX平台,能以自然語言生成問答摘要、搜尋產品資訊,亦能提供流暢的中英文雙語互動。

姚旭晨表示,這些功能對於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小企業特別有吸引力,加上訂閱制的商業模式,能為對成本敏感的使用者提供更具彈性的選項。Seasalt.ai工具還有快速部署的優勢,以該公司協助台灣外貿協會客建置機器人的案件為例,相較於競爭方案需要花費兩年時間導入,Seasalt.ai只用3個月就完成建置。

陳果果則強調Seasalt.ai工具的易用性:「70%~80%的使用者只要透過我們提供的說明文件與使用範例,都能自己在後台完成AI機器人的建置與維護,只有10~20%的大型企業客戶需要客製化開發;」在建置策略上,他表示因為生成式AI進展快速,為確保產品功能即時更新,會優先建議客戶以雲端為主、客製化私有雲為輔,來因應部分企業對資安保護的考量。

技術飛速演進  AI新創面臨最好也最糟的時代

Seasalt.ai成立之初恰逢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台灣嚴謹的疫情管控再加上對新創友善的環境,成為該公司進軍東南亞市場的前哨站;他們是SparkLabs Taiwan的優秀畢業團隊之一,也透過與TTA的合作獲得許多成長養分,於2024年12月宣布完成金額達1.3億新台幣的種子輪募資,投資者包括Line的企業創投部門ZVC。

針對當前AI技術突飛猛進、市場變化快速的現況,陳果果笑言:「我們起步很早、熟悉領域,能快速整合新技術;但早期累積的成果必須得重做;」他進一步指出,因為技術資源大幅增加,讓Seasalt.ai能迅速更新產品功能、提升使用者體驗,保持市場競爭力。

陳果果表示,因為生成式AI技術飛速進展降低開發門檻,團隊得以用低成本與更短的時間完成原型開發、測試市場,但也因為競爭者眾,要脫穎而出會更不容易。

展望未來,姚旭晨指出,Seasalt.ai除了要做到台灣市佔率第一,亦積極開發新產品,包括能擔任醫療院所服務前台、主動關懷居家照護慢性病患與獨居長者的SeaHeath健康助理,為更多使用者帶來便利的AI工具。

更多新創團隊故事歡迎至TTA雜誌官網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