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湧智生黑客松競賽 台灣掌握生成式AI創新趨勢與人才培育 智慧應用 影音
DTR0626
member

雲湧智生黑客松競賽 台灣掌握生成式AI創新趨勢與人才培育

  • 鄭宇渟台北

雲湧智生:臺灣生成式AI應用黑客松競賽圓滿落幕。DIGITIMES攝
雲湧智生:臺灣生成式AI應用黑客松競賽圓滿落幕。DIGITIMES攝

具備強大能力的生成式AI,已為各領域帶來顛覆性創新,為強化台灣生成式AI技術與應用能量,DIGITIMES特別舉辦「雲湧智生 生成式AI應用黑客松競賽」,吸引來自全台,由高中、大專院校及社會人士組成的多團隊參賽,決賽當天更邀請Amazon Web Services(AWS)專家分享「生成式AI國際創新技術趨勢」、產官學研專家進行「生成式AI國際人才焦點對談」,協助與會來賓掌握生成式AI發展趨勢與就業契機。

「雲湧智生:生成式AI應用黑客松競賽」吸引來自台灣29所高中、大專院校及社會人士,共61組團隊參加,在長達一個月的培訓後,提出創意與實用性兼具的生成式AI解決方案。參賽者分為黑客組和創意交流組,黑客組根據企業命題分組,結合企業資料在AWS的開發環境上進行實作;創意交流組參賽者可自由組隊,透過無程式碼(No Code)即可構建應用程式的AWS PartyRock平台進行創意發想,專注於生成式AI應用場景的創意設計。

「雲湧智生:生成式AI應用黑客松競賽」吸引來自全台29所高中、大專院校及社會人士的61組團隊參賽。經過一個月的培訓,在競賽當天提出了創意與實用性兼具的生成式AI解決方案。參賽者分為黑客組和創意交流組,前者根據企業命題進行實作,後者則透過無程式碼的AWS PartyRock平台進行創意發想。DIGITIMES攝

「雲湧智生:生成式AI應用黑客松競賽」吸引來自全台29所高中、大專院校及社會人士的61組團隊參賽。經過一個月的培訓,在競賽當天提出了創意與實用性兼具的生成式AI解決方案。參賽者分為黑客組和創意交流組,前者根據企業命題進行實作,後者則透過無程式碼的AWS PartyRock平台進行創意發想。DIGITIMES攝

AWS專家解析生成式AI創新技術趨勢

在「生成式AI國際創新技術趨勢」系列演講中,AWS專家表示生成式AI的核心價值在於其創造力、生產力、洞察力及創新體驗的能力。此技術不僅可產生全新內容與創意,大幅提高業務生產力,還可透過前所未有的人機互動,提升客戶與員工體驗。以Amazon Pharmacy為例,該公司運用AWS的AI/ML服務開發了LLM聊天機器人,協助客服人員更有效回覆問題,並建置價格估算工具,提升使用體驗。

生成式AI和機器學習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強大高效的計算和儲存基礎設施支援。AWS專家從儲存和運算兩個面向,介紹AWS解決方案。在儲存方面,Amazon FSx for Lustre和Amazon S3數據湖提供快速隨機數據接取與高吞吐量,可提高訓練效率並降低成本。運算方面,AWS提供包括性價比高的Graviton處理器系列,以及專為深度學習和推論設計的Inferentia和Trainium加速器。此外AWS還推出了S3 Connector for PyTorch等新服務和工具,可進一步提升效能和成本效益。

生成式AI解決方案背後需要強大的數據架構支援。在數據架構方面,AWS專家表示,常見的數據模式包括上下文學習、模型微調和從零開始構建模型。AWS提供多種數據庫和儲存服務,可高效管理和檢索數據,數據管道和數據湖則是其中關鍵。他提到生成式AI應用運行過程中,需要高效的數據管理和檢索,AWS的技術和工具,可進一步提升生成式AI的效能和可擴展性,協助企業更快部署和運行生成式AI應用,提升數據管理效益,並生成更優質的AI結果。

運用AWS服務構建端到端的數據策略,企業可強化分析能力與業務洞見。AWS專家指出,AWS的Amazon OpenSearch Service可進行高效搜尋和分析,大幅優化搜尋結果的相關性和精確度,適用於推薦系統、影像辨識和詐欺偵測等應用。OpenSearch的向量引擎可在毫秒內完成數十億個向量的搜尋。此外AWS的數據整合服務,可讓使用者輕鬆將數據從Amazon DynamoDB和Amazon S3同步到OpenSearch,簡化數據管理並提升處理效率和準確性。AWS強大的數據分析和生成式AI技術,可讓企業構建完整的數據策略,落實數據驅動的創新和成長願景。

產學領袖與AI世代對話 生成式AI國際人才焦點

在「生成式AI國際人才焦點對談」部分,此次活動特別邀請產學領袖與AI世代,針對國際人才焦點進行對談。主持人逢甲大學雲創學院執行長吳如娟博士表示,在資訊科技時代,人類幾乎沒有辦法脫離科技而存在,逢甲大學雲創學院的成立,就是希望積極拓展雲端應用深度與廣度,並持續與產官學研夥伴合作,提升整體培力綜效及優勢。

在人才需求方面,104人力銀行平台暨新產品發展處副總經理陳仁財指出,台灣的AI人才稀缺,大約五個工作機會才能找到一位合適人選,因此具備AI專長的人才就業前景看好。他認為,AI已經無所不在,應用人員必須深度體驗各種產品,才能跳脫固有思維。在AI時代,員工隨身攜帶的手機就像AI助理,能夠加快互動和協作,並即時蒐集資訊提供解答,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體驗和嘗試AI工具,是培養AI應用思維的重要一環。

亞洲大學產學營運處產學長王昭能博士表示,亞洲大學培養AWS證照人才的方式是透過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並與中部產業合作,將實際問題帶給學生,鼓勵跨領域結合。在人才培養方面,亞大的應用型和技術型人才比例約為7:3,並在大三時引導學生思考未來方向。此外,亞洲大學也重視學生的國際化能力,積極招收國際學生,推動雙語教學。他建議學生除了專業技能外,還需掌握數學、程式、英文等三種語言,積極了解不同文化思維,以培養國際化視野。

台灣大學資工系博士生暨Taiwan LLM開發者林彥廷則從學生角度闡述觀點,他認為,目前學校的教育重點在於培養學生開發優秀AI系統的能力。然而,業界更需要的是將AI技術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學生在學校學習AI技能後,可將其應用至各專業領域,藉此提升工作效率。此外他也指出,在學習和開發AI時應該要認清趨勢,思考問題的本質,利用AI技術提升原有流程,開發AI時,除了技術能力外,還需建立使用者對AI的信任感,唯有在解決領域核心問題的同時,適當運用AI技術輔助,方能發揮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