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全年展望不動如山!地震、禁令、關稅變數拚拆彈
連月來美國收緊AI禁令,且祭出關稅深水炸彈等手段,外界一度認為,台積電恐將會首當其衝。
不過,從台積發布了盤點年初地震後損失的相關訊息後,半導體業界解讀,這某種程度也意味著,台積電對於2025年營運展望,仍有信心維持。
台積公布年初地震損失,扣除保險理賠後約為新台幣53億元,略高於2024年403地震的30億元損失,但遠低於市場所預期逾百億元。
台積說明,雖因首季認列損失,但「單季營收預期仍可達標」,趨近250億~258億美元展望低標,現正傾力補足生產損失,全年財務展望維持不變。
回顧近期國際局勢變化,川普(Donald Trump)上任以來,發表數項重大政策宣示,其中,關稅政策不僅與中國正面對決,加拿大等多國也在名單中,近期更釋出,有意「對台灣生產的晶片徵收100%關稅」。
另外,拜登政府先前也發布了AI晶片三級管制,防堵中、俄等國繞道取得受管控的AI晶片,川普團隊日前則是傳出,將限制NVIDIA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降規AI晶片。
觀察重點在於,台積在公告震後損失的這個時機,其實可以「順勢下修展望」。
但是,台積仍信心維持「全年美元營收成長25%」的目標,這意味著,近期中美貿易戰火對其影響,相對可控。
台積擁有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技術、產能分配與議價優勢,連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英特爾(Intel),也都不得不投片下單。
半導體業者指出,川普關稅大戰2.0,以及AI半導體相關禁令擴大執行等,令全球科技大廠坐立難安。
其中,川普政策朝令夕改,大國間的角力戰,已經讓產業供應鏈猶如俎上肉。市場大多認為,台積將成為夾心餅乾,近日更是雪上加霜。
此外,外媒釋出台積電已向中國晶片客戶發出通知,16/14奈米以下產品需在美國BIS白名單中的「Approved OSAT」進行封裝,若未取得來自相關封裝廠的認證,將被暫停出貨。
這也說明了,美國可藉此完全監控中國晶片技術與量產進程,不再有白手套繞道、走私夾帶情事發生。
這不僅對中國晶片業者影響甚鉅,台積電的中國客戶投片規模,原本已逐步縮減,預期後續的減少速度將加快,至少半年至1年後,才能符合美方規定進行轉單。
半導體業者重申,台積電所受到的影響,由近日針對地震的正式聲明,與來自製程推進、產能擴增的具體藍圖兩大方向來看,可嗅出端倪,台積電釋出了「影響應仍可控」的態度。
進一步來看,台積電的全年營運展望不變,這也說明,2025年1月中法說會後至今,所發生的半導體禁令、關稅戰、DeepSeek衝擊,目前皆尚未對台積造成重大影響。
半導體業者表示,台積在台灣與海外的擴產計畫,正持續進行中,同時也已開始規劃下一輪擴廠。2奈米以下製程技術加速推進中,關稅大戰傷的是美系大廠,台積電仍可採行漲價等策略因應。
另若單以先進封裝CoWoS產能展望來看,台積朝月產能15萬片目標前進。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旗下平頭哥,在台積CoWoS的業務比重中,原本入列前十大客戶。但從近日2025年CoWoS訂單中,已幾乎歸零,AI晶片研發與生產明顯受創,美國從設備、晶圓代工到封裝的鎖中策略,已略有成效。
儘管如此,如平頭哥、中興微、比特大陸等多家投片量大減,但預期NVIDIA與其他AI晶片業者持續擴大下單,可望填補中國相關業務缺口。
責任編輯:何致中
- 企業財報也涉中美對抗 川普籲美企改半年發財報跟進中國效率
- 德系車廠盼放寬碳排門檻 歐盟僅以「推遲決定」回應
- 宏碁攜NVIDIA狂攻AI工作站電腦 未上市前一片叫好
- 國際局勢不太平 童子賢點出短中期三大變數
- 評析:迎川普2.0挑戰 「海思 2.0」從備胎轉正到超車
- 綠能「馬歇爾計畫」成形? 中國海外承諾投資飆破2,100億美元
- 日廠參與歐洲最大國防展 爭取AI零件商機
- 美日汽車關稅落定至15% 日本車用零組件廠迎「重談期」
- 美中馬德里會談展開 聚焦TikTok分拆與經貿議題
- 中美馬德里會談期間 中方初判NVIDIA違反中國反壟斷法
- 川普訪英料簽署科技與核能協議 貝萊德跟進NVIDIA投資英國資料中心
- Tim Cook康寧工廠受訪 推銷iPhone不忘提美國製造
- 英國AI基建再加碼 傳NVIDIA、OpenAI將宣布巨額投資
- 傳台美即將達成關稅協議 半導體議題為焦點
- 日產汽車迎戰財務低潮 CEO:將以新車攻勢突圍
- 韓廠美國夢突遇川普國安風暴 LGES停工危機擴散全美
- 豐田減半美國Lexus產線 強化HEV當地生產因應關稅壓力
- 美印將重啟談判 川普與莫迪隔空互稱「好朋友」
- 川普式外交再現 拘留事件後南韓恐面臨更大防衛費施壓
- 墨西哥擬對中國加稅保護產業 引發北京反彈促「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