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面臨「多重危機」 Tim Cook拚老命解題 智慧應用 影音
DTRapp
i Forum

蘋果面臨「多重危機」 Tim Cook拚老命解題

  • 劉憲杰評析

蘋果面臨多重危機Tim Cook拚命解題,最終結果還有待時間證明。李建樑攝
蘋果面臨多重危機Tim Cook拚命解題,最終結果還有待時間證明。李建樑攝

在這波關稅大戰中被視為「最大受害者」的蘋果(Apple),實際分析其財報數據,前一季的表現並不差,執行長Tim Cook在面臨多重危機的情況下,對於每一個外界高度關注的議題,其實也都有提出相關的解方與說明。

然而,市場對於蘋果未來發展的信心仍未完全恢復,主因仍係美國關稅政策狀況相對不明朗。

此外,中國市場的銷售動能面臨瓶頸,以及AI功能的發展落後等,都是橫躺在蘋果眼前的難題,即使Tim Cook現在「拚命解題」,但未來的成績單會是如何,沒有人敢打包票。

根據Tim Cook的說法,現在銷售到美國的蘋果產品,有一半的iPhone已經是由印度廠區生產,且其他產品包括Mac、iPad、AirPods和Apple Watch等,也都已經轉移一部分產能到越南了。

這意味著,蘋果有望擺脫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超高關稅,與此同時,Tim Cook也強調,蘋果在供應鏈分散的持續努力,同時也已經在美國購買大量晶片,希望可以說服美國白宮,證明蘋果已經盡全力在讓供應鏈重返美國。

然而,上述這些說法市場並不完全買單。

在產能分散方面,幾乎所有供應鏈業者都知道,最高階且最新的產品,要能夠馬上穩定生產,中國的產線仍然是最佳首選,尤其iPhone更是如此。

印度廠區在短時間之內是否能夠生產旗艦級iPhone,看來把握度還沒有這麼高。

另一方面,即便擺脫對中國可能的超高關稅,其他這些生產地的關稅,目前估計也不會完全歸零,加上在中國以外產地生產的額外成本,蘋果能規避的關稅衝擊還是很有限。

除了關稅議題之外,蘋果在中國市場已愈來愈難取得成長,甚至出現衰退的情況,也讓外界感到擔憂。

對此Tim Cook雖然強調,蘋果在中國市場仍有取得季對季的成長,且匯率變動也影響了在中國的營收表現,但整體來看,中系手機品牌逐漸奪回中國市場的市佔率,是非常確定的趨勢,加上包括關稅等種種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全方位衝突,都使得蘋果在中國市場愈來愈難繼續拓展,能夠守住現狀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當然,在中國市場的表現轉弱,和蘋果遲遲無法回應中國消費者對於AI手機的需求,也有一定的關係。

雖然現在手機上還沒有出現能夠一次扭轉市場局面的AI新功能,但中系品牌以及Android陣營SoC業者對於AI功能導入的積極心態以及持續推出的成果,相比於蘋果這段時間在AI發展上的各種負面消息,就形成足以動搖品牌形象的強烈對比。

Tim Cook在財報會議上,並沒有特別對AI做出額外說明,但從前一天Google執行長公開表示希望旗下AI模型Gemini成為iPhone內建選項之一,而蘋果先前也開放和許多AI公司合作等情形來看,蘋果現在在AI領域已經是無法像先前一樣,完全由自己一手包辦了。

對於Tim Cook來說,蘋果眼下還是得想辦法在這幾十天的時間內,確保自己今年下半的iPhone新機出貨時程以及定價,能夠儘可能不受影響,同時也得在AI領域繳出一些成績單了,而這些都是「說來容易做得難」的事情,無論Tim Cook用什麼說法來安撫市場情緒,最終都還是要在下半年才能逐步驗證,Tim Cook能不能夠帶領蘋果通過這個高難度的考驗。

責任編輯: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