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香港春電展直擊關稅海嘯|半導體稅對台恐形成雙殺效應?
早安。
近期美國對等關稅議題一周內數變,除加深零組件、製造業者的經營難度外,品牌業者營運更是腹背受擊,從製造端來看,業者表示,目前三星手機生產集中在南韓、印度、越南等地,其中越南佔比達近60%上下。蘋果則以中國、印度兩地生產為主,但中國產製的iPhone佔比仍達80%以上,印度則達逾10%,換算年產能約達近3,000萬支上下。
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多變,被戲稱如同川劇變臉。供應鏈透露,客戶態度也隨著川普政策轉變,上週是最恐慌時刻,電話被打爆,轉單詢問滿天飛,然在美方豁免項目出爐後,客戶態度也跟著從急驚風又變成慢郎中。
最後,美國的半導體關稅政策截至目前為止,可以說是市場上最大的不確定性來源,但是現在看起來,商務部似乎還在調查的收尾階段,實際上可能不會像川普說的,可以在本週就提出政策。而AMD CEO Lisa Su這幾天在台灣,文末編輯手記也整理了她公開發言的紀錄。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香港春電展直擊關稅海嘯:中企對美訂單急剎車、拚市場分散避寒冬
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在2025年香港春季電子展現場顯得尤為沉重,不過即便如此,仍有中東、歐洲及少數美國客戶穿梭會場,與參展商洽談,試圖在動盪中尋找合作機會。
中國業者坦言,過去有不少業者通過「洗產地」規避關稅,例如經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中轉出口。然而,美國祭出關稅政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透過打擊東南亞各國,來防堵中國進行洗產地。
關稅風暴持續動盪全球,然國防軍工相關需求不因此暫緩,甚至成各國與美國對等關稅的談判籌碼。近年無人載具被視為發展重點,但相較於無人機已建構國家隊雛型,台灣對於水面、水下無人載具的發展仍在起步階段。當前各國都已積極佈局之際,台廠與國防單位如何迅速建立量能,也成後續國防自主發展的關鍵。
軍工鏈業者指出,現代戰爭的高科技特性,促使戰場樣貌改變,預期未來會有一明顯趨勢,意即大幅應用無人載具零傷亡、低成本的特性,並擴及至陸上、水面以及水下載具等,同時也要結合自動化與AI以達到高效率與協同作戰的目標。但一方面也因為新科技的產生需要時間與資源投入,近年國際間從美國到日本,都在積極將國防產業與非傳統國防夥伴鏈結,槍具有潛力的商用技術導入軍事用途,加快科技創新的速度。
台積電日本子公司JASM設廠於熊本縣菊陽町後,鄰近的熊本市交通堵塞情形加劇。為因應半導體產業聚集而造成的交通問題,熊本縣政府正與當地民間企業,採取上班時間分流等方式應對。
日經新聞(Nikkei)報導,在熊本市內的主要幹道上,平日上午7點左右,私家車及巴士就壅塞回堵,幾乎無法前進。嚴重的塞車問題已成早晨通勤時間的常態。熊本市原本就有交通堵塞問題,而東面相鄰的菊陽町,就是台積電晶圓廠所在地。
中國深圳華強北這座曾主導中國消費電子產品的集散地,如今也難逃震波。中媒財聯社近日採訪華強北電子市場,發現昔日人聲鼎沸的晶片商家,如今卻門可羅雀,多數封倉關門歇業,甚至部分商家也報價全面暫停。
多數買家回應稱之所以持觀望態度,是因生怕「今天下單,明天就成了高價庫存」。
蘋果(Apple)宣布將投資5,000億美元在美國生產AI伺服器、晶片;NVIDIA也宣佈會與台積電、鴻海、緯創、Amkor及矽品合作,在美國製造5,000億美元的AI基礎設施。
蘋果、NVIDIA的宣示,代表川普的關稅威嚇政策已經奏效。至於台積電宣佈加碼1000億美元的投資,結合Fabless和晶圓代工,可使在美國設計製造晶片如虎添翼,達到川普想要的國家安全目標。
編輯手記:
台大校長陳文章介紹 AMD 總裁兼 CEO 蘇姿丰博士,提及她的學術背景(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工程學士、碩士、博士)、在半導體產業的豐富經驗(德州儀器、IBM、Freescale)、以及在 AMD 的領導與成就。校長強調蘇姿丰是先進半導體製造技術和高效能晶片的領導者,並帶領 AMD 進入 AI 革命。
AMD 的轉型與關鍵轉捩點: 蘇姿丰博士回顧 AMD 從以 CPU 為中心的公司轉型為涵蓋 CPU、GPU 和適應性運算的強大企業。她認為關鍵在於確立長期策略與藍圖,專注於高效能運算,建立卓越的合作夥伴關係(如台積電),以及押注小晶片(chiplet)技術。她提到目前全球前十強的超級電腦中有五台採用 AMD 技術。
晶片設計的未來趨勢: 蘇姿丰認為當前最令人興奮的晶片設計是軟硬體和系統的整體設計,尤其是在 AI 領域,各部分必須協同考量。
對 DeepSeek 的看法及其對 AI 產業的影響: 蘇姿丰認為 DeepSeek 的出現令人驚訝,其技術相當聰明。DeepSeek 的主要影響在於使 AI 更容易取得且成本更低,從而加速了 AI 的應用。
美國對 AI 基礎設施投資的看法: 蘇姿丰預期美國將持續對 AI 進行顯著的投資,包括大型和更平易近人的投資,因為 AI 並非單一尺寸適用所有應用,存在各種規模和演算法的模型。
AMD 的 AI 策略與競爭優勢: 蘇姿丰強調 AMD 的 AI 策略是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硬體、軟體和系統),並建立開放的生態系統以促進合作與創新。她認為 AI 市場巨大,需要各種不同的運算,沒有一家公司能提供所有解決方案。
對台灣發展 AI 技術的建議: 蘇姿丰認為台灣擁有強大的半導體製造和 ODM/OEM 生態系統,建議台灣加強在軟體和系統方面的投資,並強調全球生態系統的相互連結與韌性的重要性。
家庭與教育對蘇姿丰的影響: 蘇姿丰分享了她的成長背景,父母重視教育,鼓勵她攻讀博士學位。她認為大學和研究所提供的學習機會和建立自信對於解決未來問題至關重要。她也提到擔任 AMD CEO 是一項挑戰,但家人一直非常支持。
對大學教育重要性的看法:蘇姿丰尊重不同類型的領導者,但她堅信大學教育非常有幫助,是學習和決定職業方向的最佳時機。
與Nvidia CEO 黃仁勳的關係: 蘇姿丰表示非常尊敬黃仁勳,但強調 AMD 和輝達是獨立運營的公司,僅在產業協會等場合交流想法.
給想在科技領域有所作為的學生的建議: 蘇姿丰分享她從導師那裡得到的最佳建議是選擇最困難的問題,勇於面對挑戰,並從錯誤中學習。
關於 AI 監管的看法: 蘇姿丰認為 AI 是一項新技術,各國、公司和個人都在共同學習。她認為需要適度的監管,以避免危險,但同時不應過度限制創新.
非工程背景學生在 AI 領域的角色: 蘇姿丰鼓勵所有學生都應學習 AI,即使是文學和語言學等領域的學生,也可以思考如何將 AI 應用於其專業。
台灣裔美國人在美國的地位及其對台灣的影響: 蘇姿丰認為台灣裔美國人和台灣人都非常勤奮,並致力於貢獻於各自的領域,她為此感到驕傲。
AMD 在低谷時期如何保持信心: 蘇姿丰表示 AMD 最困難的時期是 2014 年左右,當時的產品藍圖不具競爭力。她認為關鍵在於明確目標(建立偉大的產品),建立深厚的客戶關係,並保持敏捷快速的行動。他們花時間重新制定產品藍圖,並最終在 CPU 技術上取得領先地位。
未來五到十年半導體和 IC 產業的發展趨勢: 蘇姿丰認為關鍵趨勢是硬體、軟體和系統的整體優化設計。她對 AI 的未來十年充滿期待,認為 AI 將在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等領域帶來重大變革。
對想成為國際舞台領導者的台灣學生的提醒: 蘇姿丰鼓勵學生要有遠大的抱負,勇於追求夢想,並與他人分享,尋求幫助。
關於挑戰困難問題的看法以及如何激勵員工: 蘇姿丰認為擁有合適的人才是關鍵,工程師喜歡解決問題,需要給予他們好的問題、目標和願景。AMD 的目標是做到最好,並制定可行的計畫逐步實現。她認為成功有多種形式,包括產品認可、吸引優秀人才、營收增長和股價上漲,但她不預測股價.
關於博士學位對職業生涯的影響: 蘇姿丰個人認為博士學位非常有用,因為它提供了深入研究特定問題的機會,培養廣泛探索的能力。
工程研究所學生應學習的軟硬技能: 蘇姿丰認為重要的是保持思維的敏捷性,持續學習。關於應對挫折,她建議允許自己短暫難過,然後從中學習,專注於下一個目標。
關於天賦與努力的看法: 蘇姿丰認為自己只是個「還可以」的學生,每個人都不同,最重要的是將所學應用於現實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
AMD 在員工數相對較少的情況下如何保持競爭力與創新: 蘇姿丰堅信擁有合適的人才比人數更重要。她認為 AMD 的成功在於擁有合適的人才、專案、焦點和願景。每個公司的發展路徑都不同,AMD 的重點在於高效能運算,並相信這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積極影響。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