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ST Microsite
熱新聞,冷處理!
這兩天最熱門的新聞不外乎世界杯足球賽,以及台積電美國新廠裝機的消息。
台積亞利桑納州廠First tool-in 按讚!
台積亞利桑納州廠(Arizona)的「首批機台設備到廠」(First tool-in)典禮成為產業新聞焦點,評論卻多持負面,頗多認為是台灣核心競爭力的外移。
從矽谷看台灣奇蹟(10/10):台灣何去何從?
做為來台第六代移民之子,研究產業幾乎是我職涯的全部。我知道,台灣能夠影響全球的不僅僅是半導體,也包括整套的ICT產業供應鏈與運作體系。
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台積美國設廠之時代意義
全球NB市場從2019年的1.58億台,因為在家工作的商機增加到2021年的2.47億台,2022年以後,不容易再度超越2億台,這是「大勢」所趨。
日新又新專欄/疫情暗捲產業大浪後...供應鏈轉型的契機
福特汽車(Ford)執行長Jim Farley於11月15日發表一段鏗鏘有力的談話,展現福特欲引領另一次工業革命的企圖心:
從矽谷看台灣奇蹟(9/10):矽谷的華人組織與產業領袖
眾所周知,近幾年印度裔科技長才屢獲青睞,成為世界級科技巨腕的執行長,但聽說矽谷的印度人科技協會只有1家,別無分號,但華人卻有36個大小不等,各立門號的科技協會。
破解半導體「去台化」困局
美國一家頗具規模,使用成熟製程的IC設計公司,不久前將原本在中國生產的晶片,轉移到台灣及南韓的晶圓代工廠;但是轉移到台廠,並非是在台灣的工廠生產,而是轉移到台廠位於新加坡的晶圓廠。
從矽谷看台灣奇蹟(8/10):矽谷的台灣人才
很多人都知道,矽谷半導體大廠有不少台灣出身的執行長,也有不少台灣人位居要職,參與研討會的史丹佛教授飛鐸(David Fedor)建議美國提供更多的台灣留學生配額,但也呼籲台灣要重拾快速而正確決策的能力。
從矽谷看台灣奇蹟(7/10):政府描述美好的綠能政策,企業卻毫無信心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中心論壇共同主持人Larry Diamond,以研究新興國家民主制度聞名,被《時代雜誌》(Time)譽為「Mr. Democracy」,批評台灣不可以在半導體與能源政策上做出相互牴觸的決定。當然,民主先生並非核能專家,在場的清大葉教授也有適當的回應。
半導體總體持有成本概論
對半導體產業而言,COO/CPW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