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NB市場從2019年的1.58億台,因為在家工作的商機增加到2021年的2.47億台,2022年以後,不容易再度超越2億台,這是「大勢」所趨。
中國經濟好壞,看台灣零件廠對中國手機、伺服器的出貨量也可以看出端倪,美國依然主導全球半導體產業,台灣只是供應鏈的一環而已。
此外,全球ICT供應鏈正從PC、手機轉移到電動車,這個過程也是「勢」,而中美貿易大戰的背後是「霸權之爭」,這當然是「勢」,既然知道大勢所趨,那怎會「責於人」呢?
根據DIGITIMES調查,2022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規模將達1,372億美元,比2021年成長25.8%,但2023年可能出現低於-5%的小幅負成長。我們可以從格芯(GlobalFoundries)、英特爾(Intel)裁員與無薪假得知,半導體可能出現一、兩年的小低潮。
長期而言,半導體需求不會減少,「知戰之日,知戰之地,可以千里會戰」,此刻便應布局,瞄準2025年以後的商機。當美國提供豐富的資源,希望透過重建供應鏈,努力維持在經濟、政治上的霸權時,我們也得明白「銳卒勿攻,餌兵勿食」的道理。
美國真能重建有意義的供應鏈嗎?
歐美年輕人對於一成不變的生產線工作多有排斥,何況台灣是將一流人才放在半導體製程管理與研發上,台積電很難在其他國家複製上萬人的研發團隊,事實上也沒這個必要。也許就像當年台灣把NB工廠遷往中國一樣,不過是逐水草而居的過程而已。
其次,分散型生產體系正在加速進化中,中國清零、封城,讓全球集中型的供應鏈更處於脆弱的狀態,加上未來車、物聯網的商機牽涉到很多在地服務,除了美國之外,印度、德國、日本這三個在2030年時,依序成為全球GDP第三、四、五名的國家,在被稱為「產業之米」的半導體產業上會無所作為嗎?
德國、日本的汽車工業需要半導體,在2030年成為GDP第三大國的印度,勢必會提供必要的條件發展半導體工業,被譽為全球半導體製造大國的台灣必然是被爭取的對象,台灣是拒人於千里之外,還是趁著未來兩年景氣低迷、投資不振時,爭取最好的投資條件呢?
這會淘空台灣嗎?甚至很多人談到「去台化」的問題,就如同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所言,10年內沒有去台化的問題。至今為止,全球晶圓代工的產能超過9成在亞洲,美國大約是8%,歐洲僅有1%。
從產業生態系、滿足客戶產能與成本需求來考量,10年內將核心事業能力遷往美國都有困難。「近憂與遠慮」都是問題,但未來台灣的半導體業不是「極大化」生產規模,而是「最佳化」的生產配置,以滿足不同地區、國家的產業,甚至地緣政治布局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