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牟的永續新知/動力電池新布局:越南生產供應鏈邁步走(上)
誰是當今動力電池的霸主?無可諱言,中國是現今動力電池的龍頭。這要歸功於中國政府於2015~2019這四年間推出的「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範」,中國順勢坐穩了鋰電池生產技術與生產規模的龍頭位置。據2021年3月統計資料,全世界鋰電池上遊供應鏈當中,中國各項組成佔比如下:負極材42%、正極材65%、電解液65%、隔離膜43%。2022年的初步數據指出中國企業在動力電池的所有關鍵物料佔比都超過一半,絕大部分環節佔比超過70%,少部分如石墨佔比則近90%。如此高的佔比意味著不論是車企,還是電池企業,想要建成不依賴中國的動力電池供應鏈,就必須付出長久的時間和巨大資金成本。美國的回擊2022年8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降低通膨法案」(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IRA2022),此一法案主要分為兩方面:增加營收與擴大投資。法案中對潔淨能源汽車補貼設置了動力電池的限制條款(須滿足條款,每部車才可享7,500美元補助),其目的在於以政策手段抑制國外競爭對手並扶持本國產業,其手段則由電池「關鍵礦物原料來源地」和「電池關鍵部件製造地比例」兩方面進行限制,請見表1。如依限制條款「2023年1月1日原材料40%和電池組件50%的最低佔比」要求,美國市場上目前在售車型幾乎全都無法獲得補貼。實際上,7,500美元的電動汽車補貼,延續自歐巴馬時代,有所不同的是,當時的政策有銷量限制,即每家車企只有20萬輛的額度,如今拜登時代則是增加了限制條款。 對中國企業來說,法案帶來的不確定性和不友好態度是主要的憂慮,尤其是明文指出關鍵礦物原料與電池組件不得來自「某些國家」的敏感實體,請參考表1中的 (a) 欄,即暗指中國企業。美國車企高度依賴中、韓動力電池供應商,而南韓電池企業在上遊供應鏈方面又高度依賴中國企業,這意味著使用中、韓兩國企業的電池,車企都將無法獲得補貼。至於日本,其動力電池企業的供應鏈基本上不依賴中國,雖然也造成了日企的電池成本較高,但日本主要供應給高階產品,而這次的補貼條款還設定了價格上限:轎車5.5萬美元,SUV、皮卡8萬美元,因此高階產品有可能因為超過總價限制而無法獲得補貼。現在中、美動力電池的製造成本差距約為30美元/KWh,一台純電動整車電池組的成本差距約2,000美元,而未來其成本差距將進一步擴大,僅電池系統的成本差額就將佔據補貼金額的一半左右。如果再計算美國企業需要為調整供應鏈付出的時間和資金成本,抵消掉新增成本後,7,500美元補貼的誘因已經所剩無幾。美國主要的車企聯盟-汽車創新聯盟(Alliance for Automotive Innovation)認為,美國車企想要獲得部分補貼,至少需要4年時間調整供應鏈,如果想要完全符合原材料來源和組件製造地兩個限制條件獲得全額補貼,則至少需要等到2027~2028年後,雖然法案規定的補貼期限一直持續到2032年,但對美國車企來說,能夠獲得補貼的時間可能只剩不到5年。事實上,赴美建廠的動力電池企業都面臨著如下的選擇;一是依循美國的要求對其言聽計從,但動力電池企業普遍擔心因而身陷泥淖;二是另闢蹊徑,尋求其他地區的增量市場,如寧德時代到歐洲匈牙利設廠即是一例;三是放棄美國補助,到第三地生產更低成本的動力電池與電動車,與美國本土車商直球對決,在此考慮下,東南亞尤其是越南即凸顯出此方面的優勢。越南商機湧現在談越南動力電池產業之前,必須先瞭解越南的動力汽車龍頭VinFast的發展過程與現況。VinFast成立於2017年(為VinGroup子公司),一年後收購了通用汽車(GM)在越南的汽車生產線,因此在其團隊中的成員大多擁有在通用汽車工作的背景。VinFast已成為近年來越南本土迅速崛起的造車新星,但是如果想要從傳統內燃機引擎汽車發展新能源汽車,所需要的動力電池卻只能依靠外援。VinFast的頭三款內燃機汽車-Fadit, LuxA2.0, PresidentV8-都直接移植BMW成熟的技術平台打造,動力系統採用BMW原廠代號N20渦輪增壓發動機,而成本卻比原廠低60%左右,推出後在越南市場曾一度走紅。2021年11月,VinFast推出了首款電動車-VFe34,同年推出了面向全球市場的高階智慧化電動SUV-VF8和VF9。2022年初,VinFast CEO黎氏秋水(Le Thi Thu Thuy)宣布,將全面摒棄燃油車,成為純電動汽車企業,目標是在五到六年內生產和銷售約100萬輛電動汽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