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市、不融資 帆軟為什麼能快速成長為亞太地區BI領導品牌
- 尤嘉禾/台北
2006年,帆軟的創業故事開始了。從咖啡廳樓上的小辦公空間,至擁有全棟大樓的專屬商辦;從零星不到5人員工,至近2000人團隊;從付不起租金,至年收2億美元。帆軟為什麼能夠在短短18年快速成長為亞太地區的BI領導品牌?
公司成立之初,帆軟的定位十分明確—「做一款專業的報表軟體」,也就是現在的FineReport,來解決企業上下需要用到報表的環節,釋放因報表製作而耽誤的有效生產力及業務進度。
隨著用戶數及應用場景的累積,帆軟發現報表產品不夠滿足企業對於客戶數據應用的需求,帆軟的業務版圖也就此逐漸擴大。為了使報表的形式更多元以應對多種展現場景,FineReport戰情室開發模組獨立提出成為3D大屏戰情室開發工具FineVis;為了讓事業部門人員能進行自助分析,對原報表編輯器進行升級,形成人人皆可用的自助分析工具FineBI;為了更高效進行資料庫數據抽取與分析,升級數據集成產品FineDataLink等。
帆軟的每一次產品升級與孵化,始終圍繞客戶需求,也深得客戶信任。當前帆軟客戶行業遍佈製造、零售、金融、能源化工、營建工程、醫療保健等全行業應用領域。全球有超過3萬家企業都在使用帆軟產品進行資料展示和分析,幫助企業數位轉型、賦予企業智慧決策的能力。
十八年深耕 協助企業運用數據
2024年是帆軟成立的第18年,同時也是台灣團隊快速發展的一年。台灣帆軟總經理王人賢自2016年開始帶領在地團隊,至今已協助超過450家台灣客戶推動數位轉型。
「以客戶為中心」是帆軟的經營理念,王人賢認為,帆軟的職責是協助企業真正利用起數據,「數字這件事,並不僅止於帆軟戰情頁面的酷炫亮麗,更應該被實際拿出來做應用,帶動生產、經營、管理等各項環節持續成長與優化。」王人賢也強調,帆軟的產品當初在設計的第一個要素,就是希望做一個輕量化的工具。它的價格不用太高,學習成本也能相對更低,對用戶端而言,不會因為導入一個新的管理方式,造成太大而難以調適的異動。
借助專業的在地團隊及豐富的經驗,帆軟可以幫助企業即時解決分析痛點,用資料輔助決策,帶給企業由上到下的整合平台方案。從資料錄入、資料清洗(ETL)至資料分析,最終實現經營管理、風險監控、智慧物流分析等各業務場景。
不上市 為客戶提供更專業的產品與服務
「我們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我們大腦創造出來的東西和我們為客戶提供的服務。」帆軟創辦人Peter在《給帆軟新進員工的一封信》裡面這樣說道。過去18年,帆軟一直專注在數據領域,每次的拓新及開發新產品、功能,都是因為客戶需要。同時,為確保提供給客戶更高品質的服務,帆軟高度重視服務團隊的搭建和營運,希望用戶的問題都能得到有效、即時的回饋。「這些不僅是帆軟的責任,更是義務。」Peter相信唯有如此,公司才能走得更長遠。
「帆軟創始團隊沒有那麼高的物質欲望,共同富裕這個目標對我來說,遠比個人物質收入更重要,過去一起窮,未來一同富。」這就是為什麼帆軟堅持永不上市,一方面得以將精力全部用於服務客戶、提升產品品質,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創辦人遠大卻又樸實的理想。
帆軟大數據整合平台 全鏈路助力企業數位轉型
帆軟大數據平台三大核心產品FineDataLink、 FineReport、FineBI雖然定位不同,但卻同樣擁有「簡單上手、快速開發」的特性。一站式資料集成平台FineDataLink,擁有ETL、ELT兩種資料處理模式,打造符合企業級數倉的功能模塊,幫助企業快速實現資料通道。
FineReport作為企業級Web報表軟體,面向IT開發人員,類Excel的介面設計,可以輕鬆製作複雜報表和個性化戰情室,提高工作效率,亦可做到資料填報、排程管理、整合多源資料庫等功能,有效解決企業在數位轉型中面臨的資料孤島問題,讓分散在各部門的業務資料可以整合清晰展現。
強大好用的自助分析平台FineBI,讓零技術基礎的業務人員也能快速上手,只要簡單拖拉操作,便能專注於資料分析,適合數位轉型中的企業,幫助資料業務化,減輕IT人員製作報表的負擔,輔助企業長期策略決策。
透過從上到下的一站式服務與BI技術,帆軟提供客戶最優質的服務。面對AI熱潮,帆軟也持續醞釀BI與AI兩大技術的整合,幫助企業加快數位轉型的推動,提升企業競爭力,與客戶攜手打造數據驅動企業的最佳平台,共同實現「讓數據成為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