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台積美國廠一夜白頭 王英郎傳升資深副總
半導體供應鏈透露,台積電亞利桑那新廠2021年開工後問題不斷,台積於2023年4月派出有「南霸天」之稱的王英郎,帶領團隊赴美。歷經近2年時間,在不被各方看好下,繳出「救援成功」的成績單,近期更傳出,王英郎將升任資深副總,未來可望接任營運長。
日前,美國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公開讚許台積電美國新廠,已為美國客戶生產4奈米晶片,良率和品質媲美台灣,包括蘋果(Apple)、NVIDIA、超微(AMD)等已開始投片,第2季少量生產,接下來2、3廠進度,也順利推進中。
台積電自2020年5月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置新廠後,各項難題接踵而來。外界更將其與熊本廠對比,動工時程早1年,實際量產卻是推遲半年以上。
這也讓美國廠問題不斷被放大,當時的董事長劉德音亦在參與進機典禮後,未能等到量產就退休。
台積電日本熊本首座工廠於2022年4月動工,2024年12月正式量產。美國亞利桑那廠則是2021年6月動工,2022年12月舉行移機典禮,但量產時程卻是由2024年,推遲至2025年。量產時程落後,學習曲線拉長,一度成為台積電最大挑戰與影響未來獲利的關鍵。
按先前所修正的規劃,亞利桑那州首座晶圓廠將於2025年上半量產4奈米製程技術。第二座廠除了3奈米,亦加入首度導入GAA的2奈米技術,2028年開始生產。第三座廠將在約2030年前,採2奈米或更先進製程生產。
台積電近日則是再加入A16技術,並宣布取得美國客戶、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市政府的承諾和支持,美國廠將會是一個平穩的產能提升過程,第二座和第三座晶圓廠也正按計畫進行中。
台積美國廠員工已超過2,000人,來自台灣約逾1,000人。台積電先前預期在當地提供6,000個工作機會。但自宣布動工以來,問題不斷,連水電工都必須在台灣高薪聘請。
除了企業工作文化、勞工法令差異甚大,還有疫情期間缺工、缺料、供應鏈整合度不如台灣、成本急升,以及工會勢力強大等挑戰。
儘管一一解決,但實際上什麼問題都有,許多都是在台建廠未曾遇過。董事長魏哲家近日也提及,在美設廠「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據供應鏈表示,美國新廠難關重重,連劉德音也等不到量產就退休,先前派出王英郎赴美拆彈。當時業界對此決定看法不一,多認為對於在台積長達30年的王英郎來說是極大挑戰,恐怕數年內難以回台。
然美國廠在王英郎與團隊帶領下,2025年上半終實現量產目標,良率優於預期,王英郎過去30年原本就戰績輝煌,解決美廠建置與量產難題後,傳出將升任資深副總,接下來將擔任營運長。
事實上,赴美解決危機的王英郎,2年時間已變成一頭白髮,顯見任務艱鉅。
王英郎從台積電輪三班的工程師,一路爬升至最年輕的副理、部門經理、副廠長、技術處長、14廠廠長,2015年升任研究發展 /技術發展副總經理,現任晶圓廠營運副總經理。
從6吋廠到12吋的14廠,自0.35微米到16奈米製程的量產,王英郎都有重要貢獻,同時也投入研發10、7、5奈米技術,並成功地導入生產,
王英郎也是目前台積電高階主管中,與張宗生、廖永豪皆是本土學歷,未留學海外。
責任編輯:何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