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義美勇闖無人機、機器人賽道內幕 | 「毒藥丸」讓陳立武暗喜英特爾分拆不成?
早安。
韓媒披露,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將於2025年10月出席在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高峰會。業界高層預計,黃仁勳在APEC高峰會結束後,或將參訪SK海力士位於利川與清州的工廠;或三星位於天安的晶片工廠。
隨著人工智慧(AI)伺服器擴散,拉動高頻寬記憶體(HBM)需求,連帶關鍵零件——基礎裸晶(base die)的變革也備受關注。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美光(Micron)正以不同策略,迎接第六代高頻寬記憶體(HBM4)時代。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評析:台灣電動車價格戰白熱化 納智捷N7降價提前為N5暖身?
台灣車市2025年8月依舊表現疲軟乏力,銷售量未能突破3萬輛大關。各品牌車廠紛紛推出優惠方案,希望在最後4個月「衝量」,彌補前幾月銷售缺口。同時亦有業者積極推出新車,期望刺激買氣。
台灣汽車市場2025年挑戰重重,為激勵買氣,政府先行修訂貨物稅條例,各大品牌包括豐田(Toyota)、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台灣賓士(Mercedes-Benz)、台灣Tesla、納智捷、台灣本田(Honda)、Hino、台灣捷豹路虎(JLR)等均祭出各式優惠措施。
老牌食品廠、台積電供應鏈與機械業者,三者看似關聯度低,卻跨界合作勇闖無人載具市場,引發產業高度關注。
據悉,義美集團攜手盟立、新代科技,成立「鞍新盟機器人製造公司」,董事長由義美總經理高志明掛帥,而盟立董事長孫弘與執行長林世東、新代科技董事長蔡尤鏗則同列為董事。
隨著AI、大模型以及高效能運算需求急速膨脹,共同封裝光學(Co-Packaged Optics;CPO)技術正快速竄升為半導體產業的焦點。這項技術將光引擎與交換晶片緊密整合,不僅能有效降低功耗,還能大幅提升傳輸頻寬,被視為下一代資料中心與AI伺服器的關鍵後段基礎。
在這波產業浪潮中,中國封測雙雄——通富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富微電」)、長電科技,雙雙在CPO領域釋出突破消息,顯示中國本土封測業正積極朝高階AI晶片封裝核心邁進。
川普政府(Trump Administration)近來宣布將收購英特爾(Intel)近10%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此舉可說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美國政府出手拯救汽車產業以來,對私營企業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干預。
然而,這筆交易的達成,毋寧是英特爾內部長達10年的戰略失誤、技術停滯和財務崩潰,加上外部愈演愈烈的科技競爭,內外交織的必然結果。這筆交易不僅揭示英特爾在談判桌上的弱勢地位,更體現美國政府在產業政策上一次大膽的典範轉移。
外界近來針對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遊說H20,乃至於Blackwell架構新特供晶片備受關注。事實上,在中國本土GPU市場,國際大廠NVIDIA、AMD依然憑藉技術水準與生態優勢佔據主導優勢,中國本土GPU業者則普遍面臨「四大難點」,短期內難以突破。
首先,與國際大廠相比,中國業者在產品性價比上存在明顯差距。受限於先進製程技術,短期內難以打破國際大廠以「高性價比」產品構築的市場壁壘。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