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大翻轉 但中國仍適用20%稅率 智慧應用 影音
Fusion WW 2025
DTRmember

美關稅大翻轉 但中國仍適用20%稅率

  • 陳奭璁台北

美國海關與邊境管制局(CBP)於4月11日晚間公布新一波關稅細則,包括NB、手機、伺服器等主要電子產品一律適用10%關稅,取代原本依據各國所設定的對等關稅。但中國仍有較高稅率。

美國國土安全顧問Steven Miller在X平台表示,中國雖然獲得部分對等關稅赦免,但依照原本的IEEPA,還是要收20%關稅。

外界普遍解讀為蘋果再次獲得豁免成贏家,實際上,這項政策同樣讓台灣的核心出口產業——電子與資通訊產品——稍微鬆了一口氣。

DIGITIMES分析師林俊吉表示,從終端方向看,手機跟筆電這類電子產品的品牌業者受惠的有蘋果( Apple )、戴爾( Dell ) 與HP等,從供應鏈看有超微(AMD)、英特爾(Intel)、Nvidia、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等,大部分都是台積電的大客戶。
 
 

台灣供應鏈提前「解套」,反映政策現實與產業需求

DIGITIMES社長黃欽勇指出,台灣在先前的第一波公式中遭遇32%高稅率,顯然不利美國自身產業發展。他原本預期,川普在處理完與日韓高層的會晤後,才會傾聽美國科技業對關稅政策的反應,屆時才會輪到台灣產品解套,沒想到這波鬆綁提早出現,顯示美國方面對產業現實有一定的認識與回應。

DIGITIMES副總黃逸平進一步指出,這份新公告可從三個面向初步解讀:

一、半導體列為人道走廊產品,實為產業戰略妥協

這兩天中國半導體原產地新規與美國CSMS # 64724565,半導體都列為其中,就短期來說,反應即便兩國對戰關稅火力全開,但必須為半導體開條人道走廊, 否則單憑本地自給的半導體,不足以滿足國內市場與產業需求。

就長期來說,反應半導體是戰略性產業,即便現在無法大幅自給,未來勢必更積極提高自給率。對美國來說,是否後續跟各國談判會進一步涉及至美半導體直接投資有待觀察。

對中國來說,強化半導體全產業鏈研發,取得AI晶片、自駕車晶片、28nm與7nm關鍵節點製程設備與材料等重點領域突破,以及要求「China for China」半導體業者若想要中國市場,就請來中國設廠及採購勢在必行。

二、豁免名單仍留缺口,製造業復興需更完整政策配套

其次,美國CSMS # 64724565主要包括下游主要電子產品,以及上游泛半導體製程產品(分立式元件、IC、LED),但若依川普政府政策主軸之一製造業復興來說,沒有豁免面板、PCB、被動元件這些關鍵零組件,也沒有豁免SMT線機器設備,怎麼吸引各國業者來美國投資生產呢?那麼在90天寬限期之內,應有機會看到針對電子產業的進一步追加的豁免項目。

三、短期鬆綁助攻3Q備貨,非中出貨壓力仍在

隨著最新公告出爐,整體供應鏈得以暫時恢復正常節奏。台灣業者可如期推進Computex新品接單與第三季備貨時程。然而,中國出貨路線仍面臨不確定性,全球品牌與供應鏈將加快「非中」出貨佈局,爭取關稅緩衝期內最大彈性,「因為沒有人知道90天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沒有人能預測川普在這90天內會不會變。」

責任編輯:陳奭璁

議題精選-川普關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