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新創力量 化解醫療與IT的專業鴻溝 智慧應用 影音
EVmember
Event

善用新創力量 化解醫療與IT的專業鴻溝

  • 洪千惠

DIGITIMES分析師謝耀方表示,台灣新創團隊的技術與創意都十分傑出,可為智慧醫療發展提供豐沛動能。
DIGITIMES分析師謝耀方表示,台灣新創團隊的技術與創意都十分傑出,可為智慧醫療發展提供豐沛動能。

經過幾年發展,台灣大型醫療院所的智慧化系統逐步上線使用,作為全球醫療與資訊科技的技術領先者,台灣在智慧醫療領域具有一定優勢,產業供應鏈也十分完整,不過在整體產業中,供需兩端目前仍有許多鴻溝需要克服,DIGITIMES分析師謝耀方指出,醫療與科技都是知識含量極深的產業,要結合兩方技術,設計出可密切貼合醫療領域的專用系統,難度本來就相當高。

謝耀方進一步表示,這幾年可算是智慧醫療的啟動期,包括台灣在內的大型醫療院所都有一定程度的導入,而觀察發展現況後可以發現,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供需雙方,也就是醫療與IT產業兩端無法緊密鏈接。

謝耀方指出,醫療領域的專業知識深並與實務經驗有很大關聯,且每一科別的專業各自不同,非本科出身者,難以釐清該科別需求,這也造成IT業者在系統設計初期與醫方人員開會時,常會無法理解問題,往往只能被動式的等待對方指示,再行修改系統規格的原因。專業知識的不足不僅來自於IT產業,在醫療領域也是一樣,在對IT架構與功能的不甚了解之下,醫方常會認為只要建置了IT設備,一切問題都可解決;這兩方專業產生的溝通不良,是目前智慧醫療系統在設計階段最常遇見的問題。

就產業發展來看,台灣IT產業近年開始加快醫療領域的布局,包括仁寶、華碩等廠商都廣聘具有醫工背景的成員,並設立專屬部門,但即便如此,這類型團隊對醫療產業的認知仍然有限。此外與一般消費性產品相較,大型IT廠商對醫療應用所投入資源比例並不高,對營收的期望回收時間也偏短,但醫療產業往往必須長期深耕,才能累積專業知識與客戶信任,這也造成台灣IT廠商在智慧醫療領域,多只能推出應用於外圍、不需深厚專業知識的產品。不過謝耀方也表示,此一狀況不僅出現在台灣,全球IT產業都面臨相同問題。

智慧醫療的產業困境,除了IT業者對投入發展的認知不足外,醫療院所本身的投資意願也是問題之一。雖然智慧化已成為全球醫療產業的重要趨勢,不過對醫療院所而言,醫療才是本業,因此在有限的營收利潤中,IT系統向來不是預算分配的優先選項;此外,醫院IT系統的主事者MIS部門,維持HIS(醫療資訊系統)的運作已費很大心力,而建置新系統往往需牽涉跨部門溝通,執行難度又更大。

對於台灣智慧醫療的困境,謝耀方建議可從兩個方向解決。在醫院投入部分,他認為政府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可透過政策的改善與預算補貼,提升醫療院所建置智慧化系統的意願。至於產業方面,則可善用台灣新創力量,他指出新創者雖然資金匱乏,但也沒有成熟企業的包袱,無論是技術實力、創意發想與投入心態,台灣年輕族群都不遜於其他國家。

不過新創團隊需要有關單位的資源協助,謝耀方以之前國家實驗研究院的「台灣-史丹福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人才培訓計畫」為例,此計畫當時選派年輕團隊前往史丹佛大學受訓,這些團隊回來之後所成立的醫療新創公司,都為台灣智慧醫療提供了豐沛動能。

謝耀方最後表示,台灣在IT與醫療兩方面的技術,都居全球產業領先群,雖然目前雙方的整合不甚順暢,不過對醫療領域來說,智慧化建置是長久之計,只要持續投入研發,並與醫療業者積極溝通磨合,他認為台灣在此市場的潛力依然雄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