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院在台灣 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member

智慧醫院在台灣

  • DIGITIMES企劃

透過智慧穿戴及行動裝置,智慧醫院的護理人員可以提供更為即時的護理服務。DIGITIMES攝
透過智慧穿戴及行動裝置,智慧醫院的護理人員可以提供更為即時的護理服務。DIGITIMES攝

DIGITIMES企劃

隨著對於醫療專業的期待增加,病患權益意識的提升,以及愈來愈嚴格的外部法規要求,醫療照護的複雜度相較於過去要來得高出許多,也造成醫院管理方面的困擾,更因為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掌握的醫療資訊也比過去多出許多,需要登錄的資訊也隨之增加,在在都增加了醫療工作者的工作負擔,醫療品質的提升也變得更加重要。

醫療照護複雜化的現況難以改變,就必須改變醫療照護的方法,設法用同樣甚至更少的人力,卻能更有效率、更準確的完成高品質的醫療照護工作。如透過用藥提示系統,在給藥動作完成的同時,也能即時更新給藥紀錄,讓護理人員可以更清楚的掌握病患的用藥狀況,減少非預期的事件發生,整合相關醫療資訊系統多元應用,也就成為智慧醫院最主要的建構原則。

標竿案例有助推廣學習

為了能夠找出值得推廣的智慧醫院解決方案,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簡稱醫策會)自2013年開始推行智慧醫院優秀案徵選活動,希望能藉此縮短摸索期,擴大學習廣度,更期待能有機會將台灣發展智慧醫院的經驗能夠行銷到國外,不但創造更有價值的回收,也更能營造正向持續的醫療環境。

醫策會認為,所謂智慧醫院指的是利用資訊科技將人力、設備以及工作整合,協助提升職場工作效能及病人就醫環境。由於醫療機構的系統架構龐大且複雜,醫策會在徵選案例時,歸納出智慧醫院的核心架構,包含醫療照護、教學研究、品質指標、成本效益及整合型專案。

醫療照護的發展方向,是致力於提升醫療人員工作效率、降低錯誤提升品質等有助於醫療照護的資訊科技運用,如運用資訊於跌倒預防的介入、用藥指導資訊系統等;教學研究的發展方向,則是致力於提升醫療教學等相關資訊作為,如護理即時學習知識系統等。

品質指標的發展方向,是致力於提升品質指標收集、分析與應用,如建立以敗血症診療指引為導引的即時照護及指標收集資訊系統等;成本效益的發展方向,是致力提升醫院管理成效,運用資訊輔助決策分析,以降低醫療成本或增加工作效率等,如醫院廢棄物e化管理系統等;整合型專案的發展方向,則是致力於提升整體就醫環境,運用資訊技術整合相關醫療系統,以提升醫療便利性及工作有效性,如遠距照護、電子病歷系統等。

醫策會在2013年共徵得來自34家醫療機構之100件案例,最後選出14家醫療機構24個優秀案例,頒發3座智慧醫院獎座、8面智慧醫院獎牌,及24面智慧醫院標章,獲頒的醫院包括臺大醫院、慈濟醫院臺北及臺中分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光田綜合醫院、臺中榮民總醫院、童綜合醫院、秀傳醫院、馬偕醫院、奇美醫院、三軍總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振興醫院及彰化基督教醫院,不僅有助於更多醫療機構有機會做為學習標竿,透過實際運作的經驗累積,更能創造出更實用的智慧醫院運作典範。

降低醫療成本的遠距照護

臺大醫院於2009年8月成立的遠距照護中心,結合心臟內科、心臟外科、心衰中心、老年科、一般外科及其他專業團隊,針對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等,利用遠距監控的方式,建構e化新型態的遠距醫療照護服務。

病患只要使用生理監測儀器如心電圖、血壓、血氧、血糖等,測量後的數據可經由網路直接送至臺大醫院資料庫,就可得到管理師團隊24小時遠距諮詢,還可依個案特性給予健康管理的具體協助。

在實際執行成效方面,臺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每週累計簽約個案數約8?9人,每週結案數約6?7人。截至2013年6月底,累計使用1,303人次,除了看診流程速度更快,也更為準確外,接受遠距照護的個案健康狀況,包括血壓及血糖都獲得明顯的改善,而且因為及早發現病人病況改變,並即時處理,相較於遠距照護前,照護後可縮短平均住院天數64.3%。

整體而言,臺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不但降低就醫次數,避免醫療浪費,比較接受遠距照護前後6個月健保支出,加入遠距照護服務後平均就醫費用減少32%,住院費用減少48%,急診花費減少43%,對於目前財務吃緊的健保業務,臺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的經驗值得借鏡。

降低等候時間的雲端智慧呼叫鈴

慈濟醫院臺中分院的雲端智慧型呼叫鈴系統,則是大幅改善以往醫院傳統的類比呼叫鈴的缺點,將傳統語音訊號轉換成IP封包格式,再利用網際網路傳送,病人按下呼叫鈴時,系統不僅會自動發送訊號到護理站,還會自動共振到護理行動工作車上話機,以及當班護理人員的手機,讓護理人員可以即時處理,進而降低病房病人呼叫護理人員等候時間,以及縮短藥品處方箋異常及檢驗抽血異常通知護理人員的時間,打造出一個增加醫護人員及病人滿意度的智能護理照護體系。

據慈濟醫院臺中分院表示,雲端智慧型呼叫鈴系統上路之後,在降低病人呼叫護理人員等候時間方面,白天班平均呼叫每件時間,由28秒縮短為4秒;小夜班從67秒縮短為9秒;大夜班更從79秒縮短為9秒,也顯示對於人力吃緊的值班時段,雲端智慧呼叫鈴的效果最為卓著。

針對抽血異常件數統計發現,尋找護理人員的電話平均每件由3.8分鐘縮短為6秒鐘,每件節省3.7分鐘;針對處方箋異常的通知,平均每件由4.2分鐘縮短為1.8分鐘,每件節省2.4分鐘。

而在降低醫療院所資訊成本方面,傳統類比訊號呼叫鈴建置成本高,每床平均費用約1萬元,雲端智慧型呼叫鈴每床約可節省6,875元。但最重要的價值,在於避免護理人員漏接電話造成的失誤,不但確保患者照護安全,更可避免因為漏接或晚接電話所可能導致的醫療糾紛。

減輕工作負擔的雲端照護系統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醫療照護住院病人雲端照護系統,是以行動化、雲端化、無所不在、及時與整合為系統設計的要素,透過App、行動裝置、雲端運算,以及無線生理量測儀器等軟硬體技術的整合,提供住院病人雲端照護及MPOE系統,後者是透過無線傳輸方式,定期主動提醒醫師病人的狀況,包括門診、急診、用藥歷史、檢驗數據、檢查報告及異常值通報,,以提供醫師可以即時查閱。

醫療照護住院病人雲端照護系統同時也發展出護理風險評估系統,以入院護理評估為主體,擴大整併營養、復健、自殺?傷、健康生活(戒菸)與返家適應等5項風險評估,護理師只要將評估結果輸入道系統中,系統就會自動將高風險條件病人清單轉給相關照護團隊。

如在2012年10月的7,500多位住院個案中,護理風險評估系統初篩的高危險個案即達500多例,其中營養高危初篩率5.6%,復健高危初篩率10.9%,自殺?傷高危初篩率2.0%,由於這些高危個案清單精油系統自動轉入營養、復健及社工或精神科相關系統,團隊成員方能及時展開專業介入。

此外,雲端照護系統也讓工作流程更為簡化,減輕護理師工作負荷,平均一位病人節省6.33分鐘?天,以全院一般病房以500床住院病人估算,每月可縮短護理師1,582.50小時的工作時間,不但可減少護理人員超時工作的可能,也更能讓護理師可以花更多的時間照顧與關懷病人,對於人力吃緊的醫療場所而言,雲端照護系統無疑地發揮了關鍵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