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自動化技術 工安機制更全面
近年來「勞動安全」基於人權議題受到重視,職業安全的保護,亦跟著成為重要話題,加上近年六輕等廠商多次重大工安意外,也讓台灣不得不再次重視相關議題。
從1989年開始,歐洲針對勞動環境制定出相關安全規範後,日、韓等東亞發展國家,也跟著這股風潮訂定相關配套機制,雖然相關規範大同小異,但亦可從中發現勞動安全的思考,已在工業化發展國家中逐漸成熟。
從事後補強到前端置入
傳統台灣對勞動安全的思考,主要呈現在「零災害」的結果論氛圍,長期以來缺乏事前防範的思考,業界均認為,除非調整到前置防護安全的「零危險」思維,否則台灣的勞動安全永遠只能止於事後補強,因此如何在前端將風險降至最低的思維,才是目前主流勞動安全意識的最重要課題。
而要將風險降低至最低,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將勞動安全的風險,直接進行評估管控,所謂的「安全防護」指的是將工作中的每一項危險因素進行風險評估,在了解其嚴重性後,透過安全防護機制讓其發生率降到最低,雖說在進行安全防護機制的設計後,並不完全能達到百分百的安全,但發生率控制在容許的風險範圍內,將可使勞動者的安全得到大幅保障。
台灣自2009年開始推動機械器具強制驗證制度,但產業界缺乏意識的原因,主要仍在於業者無法意識到勞動安全的必要性,而國際安全相關規範,僅針對個別產品安全(C類標準)有針對特定機械明確規定安全機制,對於特定機械以外的設備機器,雖然有眾多國際安全標準可參考,但繁雜的條文敘述解讀不易,只能靠「已知概念」的程度去對設備供應商要求,這也是造成目前業者在勞動安全上僅存在最初步認知的困境。
目前國際安全規範主要分為3個層次,除了前述所提的C類標準外,第2個層次為「群組安全規範(B類標準)」,其中包括「安全面規範」及「安全裝置」;而最基本層次的,則是基本概念設計原則與風險評估(A類標準),整個國際安全規範,就建構在這3個層次上,但不論勞方與資方,都需要重新建立關於勞動安全的認知。
以機械設定取代人為判斷
針對資方需要強調的,是如何建立一個「安全的生產製造環境」;而相對於資方,與勞方溝通同時需要更多的精力,這是因為一般操作型的勞工,並不知道甚麼是操作機械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危險,故安全的另一層思維是要協助勞工建立對危險的「認知」。
目前台灣廠商針對勞動安全的管理,多是以「表單」及「條文」來執行所謂的安全規範,這種做法並不能算錯,但只能說解決了一部分的問題,因為表單及條文管理,僅解決了「人」的管理面可控制因素,有關於機器所造成的誤差與人為可能的誤判疏失,並沒有辦法真正解決。
就一般狀況來看,造成工傷意外的原因,多為設備誤操作的人為因素或是設備故障等機件因素,透過簡單的安全元件或迴路設計,就能達到解決工安問題的目的,這也是業界所強調的「失效自趨安全(Fail Safe)」,在安全機制失效的同時還能優先確保安全,而不會造成任何危害,不論是人的問題或機械的故障,都能確保勞動環境的安全,這才是主動式安全防護的最重要條件。
而要達成安全的目標,必須要在「安全迴路」及「安全元件」的併行,所謂的安全迴路,其主要的特徵在於元件隨時進行「安全檢查」,在未確認安全時無法啟動機械運轉;確認安全後才能啟動機械稼動,相較於傳統的危險偵測型系統只有在「異常」時發出訊號,在安全元件故障時,很可能會被設備誤認為「沒有危險」而啟動造成危害,透過安全確認型的迴路設計,建立最佳的安全防護模式。
層層節制 為工安把關
至於安全元件,一般業界關注的重點在於「安全確認型裝置」,安全確認型裝置設計思考的面向,強調的是將人員與危險隔絕的「隔離原則」,以確保勞動環境的安全,像是設有互鎖裝置的安全門開關、保持與設備安全距離的安全光柵及雷射掃描器,以及防止危機發生的緊急停止開關及制動開關等,都是經由這類思考所發展出的。
當然,同樣的機台在不同的環境中,可能會發生的危險因素都會有所不同;甚至在相同的環境底下,也有可能因為不同的原因而發生不同的危險,為了避免不同因素所造成的災害,透過安全確認型裝置的直接管控,才是較為萬無一失的做法。
一般來說,廠商在規劃安全機制系統時,設置成本往往是優先考量的重點之一,因此如何以最適宜的模式且兼顧安全性,是系統整合與硬體供應商必須要考慮的課題,要解決此一問題,「多重化的安全服務」通常是供應商的第一步關鍵,系統整合商多會協助廠商,針對其設備現有的安全機制進行風險評估,從而協助安全機制設計,並肩負使用者與設備商溝通的工作。
當然,除了面對使用者之外,系統整合商也透過與設備商合作,推動安全對策的執行,就各大自動化廠商的產品布局來看,這些全球性大廠如西門子、洛克威爾、歐姆龍等、三菱等,都會針對設備的「安全設計」規劃提出完整解決方案。
此類解決方案會以安全設計為中心,在設計初期,就開始進行風險評估及安全防護對策的制定,並會以ISO、SEMI、EN、JIS、GB及UL等國際及各國安全規範為標準,使製造業者可直接導入安全防護規劃,排除後續在行增加元件或迴路等相關機制的負擔,透過有效益的安全評價、改善支援及安全設計支援,提供完整的安全防護對策。
尤其是元件與迴路的「有效性」,安全觀念不同於一般順序控制邏輯概念,例如傳統的認知中會將安全迴路的訊號直接指向PLC(可程式控制器)來控制停止的操作,但PLC也有故障可能,透過安全繼電器等設備,直接向迴路下斷電的命令,才能確保安全,因此,必須在可控制變因完全受到控制的情況下,才是最有效的安全控管機制。
不只「購買」 更需「建立」
台灣經過前幾年工安事件的教訓後,就發展概況來看,台灣廠商對於此部分的重視已然加深,不過業界人士認為,台灣的工安機制仍有提升空間,目前台灣多數自動化系統的工安設計多是一體適用,並未因特定產業的特殊性而有不同設計,這顯示製造業者的安全亦是仍處於「購買」而非「建立」,這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配套措施的制定,以「建立」心態架構安全機制者,除了會因應本身產業不同設計客製化安全系統外,還會進一步設置安全訓練、安全講座,同步提升勞資雙方的安全意識,如一來才能真正確保勞動安全,降低工安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