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設計雙支柱 CAD/CAM還有PLM
近期有一個關於PLM/PDM的教育訓練,它的宣傳上寫著「身為技術、研發人員,您是否常思考以下問題?」,包括了如何縮短產品從研發到上市的時間、增加產品毛利率、增加零件規格重用率、縮短工程變更的時間…等等;沒錯,這些製造業渴望解決的難題!
對於製造業來說,產品研發設計,無疑就是核心的營運命脈,所以包括電腦輔助設計(CAD)、電腦輔助製造(CAM)或電腦輔助工程(CAE)等前端輔助工具,當然十分重要,而為了妥善管理這些工具所產生的圖檔資料,於是在80年代出現了「產品資料管理(PDM)」概念。
只不過,PDM僅用於看管設計資料,譬如產品結構或工程材料表(EBOM),但憑藉如此簡單的範疇,並不足以幫助製造業者,創造出成功的產品研發。此乃由於,時值產品生命週期愈來愈短、新產品快速過時、自主核心技術缺乏、產品差異性變小、個性化產品激增、用戶參與設計與製造、廣泛外協與外購、競爭對手愈來愈多…等諸多挑戰紛至沓來的今日,企業意欲滿足縮短產品上市時程、跨企業協同合作、生產高品質的產品、降低產品成本等多重目標,應該著力的面向,絕對不能侷限在工程與產品研發之一隅。
所謂產品,其定義不僅限於工程設計,需要完整涵蓋產品從設計、製造、安裝、操作、使用、維修、升級、廢棄、拆解、回收等一切流程與資訊,而這些堪稱珍貴的智慧資產,也不單單存在於企業本身,而是遍佈在供應商、合作夥伴、客戶等上下游價值鏈,這麼繁重的內容,早已遠遠逾越了PDM的能力範圍;於是乎,產品生命週期(PLM)也就因此應運而生,對於製造業的重要性,也明顯大於獨立的CAD或PDM等解決方案。
PLM促成分散式協同
隨著全球化潮流的演進,企業的產品團隊成員,已經愈來愈少處在同一地域、廠區,而是四處分散,至於合作夥伴或供應商,情況更是如此,這樣的環境,先天上就很容易阻礙產品協同開發設計。
比方說,設計機構件的團隊,並不見得與設計電子件的團隊同處一地,甚至有些時候,還未必隸屬於同一家公司,但這兩種零件經常會出現相互干擾的現象,所以亟需藉由嚴謹的整合測試程序,藉以排除這些負面因子,如果此時沒有一個共通平台,讓這些團隊能夠協同作業,肯定會出現冗長的來回修正,徒然虛耗人力、物力與時間,也延誤了產品上市的黃金時期。
但有了PLM,便可形塑一個超乎地域或組織等藩籬的集中化作業環境,它可以統一控管與儲存所有的產品內容,並透過有效的方式,使得相關人員得以迅速分享這些內容,也就是說,所有參與者就彷彿是同時置身在同一個房間,一起面對面分享相同資料,看著同一份CAD圖檔,讓距離再也不是溝通障礙,更讓測試與分析的速率驟增,與先前來回修正虛耗時間的現象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別。
當然,PLM對於產品協同開發設計之助益,還不僅止於。首先,它內建了工作流程機制,可以針對不同成員的職責、任務分派以及執行時間,施予最佳化的定義規範,例如將每個人的工作量做最合理的分配,以期提升整體團隊的生產力,接著就會依據這樣的規範,由系統執行自動化監管,而在監控的過程中,系統也將持續蒐集相關數據,俾使管理者能找出瓶頸、予以適時修正,不斷改善流程品質。
最起 碼,有了工作流程管理功能後,相關人員就不需要繼續浪費眾多紙張來填寫資料,更不需要為了等待主管的簽核,徒然浪費許多寶貴時間。
管理異質的CAD資料
另一方面,今時今日,絕大多數製造業者在從事產品研發的過程中,經常會採用了許多不同 的3D CAD套件,這些廠商並非不知道要整合質CAD圖檔,難免有其難度,但有時為了妥善因應不同設計需求(譬如機械設計、電子設計),或者被客戶指定採用特定工具,便不得不將事情搞得複雜化。
然而,就算採用CAD工具,也並不表示產品設計的做法可以百花齊放,仍需要一致性的標準,值此時刻,身繫多重CAD資料管理能力的PLM,即可派上用場,它有助於建立一套統一的資料架構,讓使用不同工具的設計師,仍能在同一場域存取、載入異質CAD內容,並利用這些資料執行設計工作;在此情況下,零組件之間的相依關係,就可望伴隨著整合式材料清單,因而受到正確管理。
值得一提的,這般足以整合多重CAD內容之架構,亦有助於讓異質性CAD系統之間,得以進行資料同步化,好讓製造商享有「物盡其用」效益,縱使是舊版CAD工具,也都可望發揮最大效益;另外,多重CAD資料環境尚具備一大利基,意即可以讓設計師在某項CAD 工具找出元件再加以使用,以便在另一套不同的CAD工具上,妥適地提供關聯設計,所以除了加速協同合作研發外,也可以大大減少資料管理上的錯誤,連帶提升產品品質。
前面已約略提到的「整合式材料清單」,也是PLM的基本配備之一。現今產品型態日趨複雜,裡頭所容納入的電子零組件或軟體程式,都有持續增加的趨勢,有鑑於此,製造商實有必要建立一個單一的產品結構,好讓所有參與研發工作的成員,都能掌握一致性的資料與進度,不管是任何零部件的編號、名稱、原材料、規格、顏色、表面處理方式、適用產品、相關件、替換件、供應商、單價…等種種資訊,乃至於相關的各式工程圖、計算書、工程檔案,眾人皆可一目瞭然。
再者,在絕大多數的產品研發專案中,多半無可避免變更,每逢變更,確實會讓人叫苦連天,但不可否認的,此事也真的由不得你,任誰都無法迴避管理變更的責任。此時此刻,PLM系統所具備的變更管理、組態管理之核心能力,就顯得相當重要,因為它可確保設計、製造、服務及支援團隊,彼此都能共享材料清單之變更,使工程、製造及服務環節的材料清單,全都同步一致,方便不同職能人士,能夠針對各個階段,有效管理並追蹤產品組態的更新,影響所及,過往礙於變更訊息傳遞不及,因而產生的種種錯誤,如今都可望消失不見。
另有一項頗值得留意的PLM延伸功能,即是「應用生命週期管理(ALM)」,此一概念,雖然尚未被多數PLM系統所支援,但確實是製造業者愈來愈不容忽視的一環;只因現今終端顧客所需要的,已不再是單純的硬體產品,而是軟硬合璧的解決方案,所以製造商終有一日務必要將軟體納進BOM表之中,運用平台化的架構來善加管理。
事實上,管理應用程式的難度,顯然高於管理硬體零部件,主因在於,各國法令規章、風土民情各不相同,適用的應用系統也會不同,製造商必須將不同應用程式嵌入至相同硬體設備,方可滿足客戶需求,但此流程十分複雜,肯定需要借助ALM,才能有效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