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換EDA」各打如意算盤 美中晶片戰互測底線
半導體業者透露,自美中貿易戰以來,雙方關係可用「水火不容」來形容。
不過,近期川普政府祭出的箝制策略與報復行動,卻似乎隨時可翻盤。甚至有觀點指出,美國能以「鬆綁EDA禁令」換取「稀土供應」,後續在有利條件協商下,美方對中國的嚴苛半導體禁令出現調整,也不無可能。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於4月初宣布對多國課徵對等關稅,引發全球經濟金融市場劇烈波動,數日後卻又給予90天暫緩期,期間僅施行10%的基準關稅,要求各國拿出誠意談判。
當中,川普政府更與中國互嗆,並再拉升關稅,同時怒轟中國是全球貿易「頭號剝削者」,很多中國貨「美國不需要」。
儘管如是,美中雙方又上演和解戲碼,繼先前互降100%關稅,近期會談又達成階段性協議,包括中國會逐步恢復針對稀土金屬的出口,美方則解除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模擬軟體工具,以及乙烷等能源項目的出口限制。美中關係變化之劇烈,完全令市場摸不著頭緒。
連月來,美中圍繞半導體技術與稀土資源的貿易限制,出現重大轉折,雙方會談後終達成共識,美國解除了對中國EDA軟體出口的禁令,而中國也承諾會放寬稀土出口審批,雙方衝突似乎出現緩和跡象。
半導體業者指出,美國箝制中國半導體自主大計發展多年,其中,EDA模擬工具對晶片設計至關重要,美國先前祭出EDA禁令,目的就是截斷中國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晶片設計能力。
而今美國突然鬆綁,德國西門子(Siemens)、美國新思科技(Synopsys)與益華電腦(Cadence)等EDA大廠已恢復對中銷售,看似美國已願意讓步。
事實上,多年來半導體供應鏈高度依賴全球分工,包括美國穩坐IC設計龍頭,設備材料亦是美國、日本、荷蘭強項,而晶圓代工、封測代工為台灣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晶片上游原材料如矽、鍺、鎵、稀土等元素方面,中國一直以來佔據絕對主導地位,據估算,中國掌握全球稀土供應鏈的60%,其中鎵就幾乎是獨佔,這些都是晶片生產關鍵資源,一旦中國禁止出口,即可能成為全球晶片產業的瓶頸,造成斷鏈危機。
多年來,美中衝突逐年升溫,中國並未將最強大的報復武器,也就是「稀土」,全面端出,此次以稀土換取EDA,表面看來誠意十足,但實際上,估計美中雙方心中仍皆有盤算。
如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先前即坦言,截至7月初,中國稀土磁鐵出口量尚未恢復至4月初水準,中國「留一手」早在業界預期中,因為稀土是中國最珍貴的談判武器。
半導體業者認為,美國先前宣布EDA禁令時,相當清楚會對三大EDA廠帶來多大衝擊,Synopsys、Cadence與Siemens取得全球75%市佔率,中國IC設計業者更是高度仰賴三大廠,其本土EDA業者如華大九天等仍難實現國產替代。
業界預估,此次鬆綁,應有條件限制,且仍對於AI晶片與極紫外光(EUV)曝光機等半導體設備維持嚴控,當然中國的稀土供應也有條件。
這場以技術交換資源的談判,也顯見美中各自在全球半導體科技領域的關鍵角色:美國掌握設計上游與軟體權力,而中國則壟斷原材料與礦產提煉能力,以及廣大的中國內需市場,此次雙方只是先測試對方的底線,接下來還有更多談判項目。
半導體業者表示,川普政府在關稅與鎖中禁令策略上反覆不定,先前全面攻擊中國,拉升談判空間,只為換取最大利益。
稀土與EDA軟體的放寬,接下來與中國上演「大和解」不無可能,這已讓全球半導體科技產業坐立難安。
責任編輯:何致中
- 川普關稅8月1日生效 通知信函陸續向各國發出
- 川普稱將與中國就TikTok交易展開協商 傳將推美國特供版應用
- 南韓對美出口跌幅大 對等關稅恐再衝擊汽車市場
- 川普巨斧砍到司法神盾? 太陽能中資美廠法院留殺手鑭
- 中國促銷奏效 iPhone銷售兩年來首現正成長
- 銷量連六季下滑 奧迪暫不調高美國售價
- 美國關稅大刀是10%還是70%? 業界:將左右晶片供貨方向
- 難逃集團業績下滑趨勢 Tesla儲能部門部署率連兩季下滑
- 川普斬斷IRA 再生能源、電動車奄奄一息
- 「稀土換EDA」各打如意算盤 美中晶片戰互測底線
- 中國政府點名反內捲 太陽能坐海嘯第一排
- 川普關稅「最後通牒」 多國爭取談判豁免或寬限
- 與美國關稅談判優先 墨西哥阻擋比亞迪設廠計畫
- 大而美法案過關 美國7,500電動車購車補助9月30日結束
- Jeff Bezos見縫插針 爭取白宮航太大單
- 關稅高利率雙重打擊 Lucid交車數與產量雙雙低於預期
- 從越南關稅到泰國 台PCB業者憂東南亞適用相同稅率
- 越南關稅談判亞洲首例 光學業者坦言影響程度不一
- 關稅與市場景氣難料 日方關心日月光北九州投資進度
- Tesla銷量續降 Elon Musk尚無扭轉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