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在美加碼 美系晶片大客戶分攤成本責任難逃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白宮高調宣布,未來台積將在美國擴大投資建設,投資額度將增加1,000億美元,其中包括數個晶圓工廠,以及兩座先進封裝廠區和一座研發中心。
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為了避免美國政府未來對台積電的晶片實施課稅的配套作為,同時,也滿足了川普對於增加本土科技製造業工作機會的政見主張。
然而,在記者會當中,川普內閣對於前任政府的晶片補貼法案,仍抱持相對負面的看法,這波投資要取得美國政府挹注恐怕並不容易,成本責任的分攤,勢必會落在各大美系晶片客戶的頭上。
台積在過去的法說會上就曾透露,基本上全球客戶都已經願意接受,投片在各國廠區所需要付出的額外成本。
這意味著,美國廠區的高額成本,在地客戶是願意一同分攤的,像是蘋果、超微(AMD)、NVIDIA、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等。
如果要配合美國政府的政策而在本土投片,就得付出更高的價格,而現在台積電宣布要投入1,000億美元鉅資,來大幅擴充產能,在沒有美國政府的額外補貼下,每多開一些產能,美系晶片業者就需要為這些產能多買單一些在美投資的成本。
當然,也有許多市場人士觀察到,其實台積這次和美國共同宣布的投資協議,除了投資的額度和要建置的廠區之外,其實並沒有定下任何的「時間表」,如外媒傳出的4年時程,在最終的記者會上根本沒有被提到。
那在沒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整個投資協議看起來,更像是提前把未來長期的投資計畫先公布出來,但實際的投資擴產節奏,除了滿足川普政府的需求之外,也會因應客戶的真實需求去做調整,若是完全按照先前既有的美國擴產進度走,也不算是違背和川普政府的協議。
對於各大美系晶片業者來說,接下來需要將多少晶片放在美國本土製造,將會是一個值得仔細考量的問題。
雖然在美生產勢必會有成本大幅攀升的狀況,但如果真的只是做做樣子,僅少量在美國投片,也很有可能會讓現在新的白宮政府感到不滿,提高自己的「本土製造」分數,是刻不容緩的目標。
未來台積電在美國的擴產進度快慢,很大一部分會是由這些美系晶片大廠的實際需求來決定,業界人士直言,從現狀來看,已經和川普做出投資承諾的蘋果(Apple),應該會是推動相關需求的主力客戶之一。
業界預估,考量到在美投片的產品肯定會有更大的成本壓力,各大美系客戶會在美國投片的應用,可能還是會先排除大宗消費性電子產品,資料中心或伺服器等應用所需的高效運算(HPC)晶片,應該會是首要目標。
除了對價格的敏感度相對沒這麼高之外,這些應用相對比較有機會在美國本土或是北美洲地區,完成整體裝置的組裝工作,不會有跨地區運送的額外成本,加上雲端AI的高效運算現在也有安全性的需求在,都使得HPC晶片成為在美投片的首要選擇。
責任編輯:何致中
- 川普關稅8月1日生效 通知信函陸續向各國發出
- 川普稱將與中國就TikTok交易展開協商 傳將推美國特供版應用
- 南韓對美出口跌幅大 對等關稅恐再衝擊汽車市場
- 川普巨斧砍到司法神盾? 太陽能中資美廠法院留殺手鑭
- 中國促銷奏效 iPhone銷售兩年來首現正成長
- 銷量連六季下滑 奧迪暫不調高美國售價
- 美國關稅大刀是10%還是70%? 業界:將左右晶片供貨方向
- 難逃集團業績下滑趨勢 Tesla儲能部門部署率連兩季下滑
- 川普斬斷IRA 再生能源、電動車奄奄一息
- 「稀土換EDA」各打如意算盤 美中晶片戰互測底線
- 中國政府點名反內捲 太陽能坐海嘯第一排
- 川普關稅「最後通牒」 多國爭取談判豁免或寬限
- 與美國關稅談判優先 墨西哥阻擋比亞迪設廠計畫
- 大而美法案過關 美國7,500電動車購車補助9月30日結束
- Jeff Bezos見縫插針 爭取白宮航太大單
- 關稅高利率雙重打擊 Lucid交車數與產量雙雙低於預期
- 從越南關稅到泰國 台PCB業者憂東南亞適用相同稅率
- 越南關稅談判亞洲首例 光學業者坦言影響程度不一
- 關稅與市場景氣難料 日方關心日月光北九州投資進度
- Tesla銷量續降 Elon Musk尚無扭轉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