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rio利用AR和3D視覺化技術革新基礎建設管理方式 智慧應用 影音
AI EXPO
DForum0612

Clirio利用AR和3D視覺化技術革新基礎建設管理方式

  • 台北訊

位於溫哥華的新創公司Clirio正透過其技術,改變工程項目的視覺化管理方式,集結擴增實境(AR)、光達掃描、地景資料和3D視覺化等技術在單一平台。Clirio成立於2020年,是從一家地科應用顧問公司分拆出來,目標在幫助工程項目在運輸走廊、橋樑、隧道和採礦作業等大型基礎建設計畫做出更好的決策。
 
ClirioCEOGerald Magnusson表示,Clirio的誕生是為了因應傳統工程所遇到的挑戰。  Magnusson解釋說,公眾難以理解複雜專案的問題:「對於外行人來說,查看數百張2D圖紙通常難以理解專案的範圍和規模。」Clirio的解決方式是將所有資料放到平台上,讓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該模型進行想像、了解、提問和學習,Magnusson說。  

核心技術和獨特優勢

ClirioCEOGerald Magnusson。Clirio

ClirioCEOGerald Magnusson。Clirio

Clirio的核心技術結合了擴增實境、光達掃描功能、地下資料和先進的3D視覺化。  該平台使用者能夠在沉浸式環境中協同合作處理地理空間和專案資料。  

Magnusson指出,「Clirio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能夠將真實世界的3D資料(我們通常稱為數位分身)集成到工作流程雲,從而使團隊能夠在任何地方協同合作。」與傳統的BIM解決方案不同,Clirio的工具專注於提供真實、空間精確的視覺化效果。  

可擴展性和資料互通性

Clirio的平台設計考慮了可擴展性,能夠支援包括小型團隊與大型企業等各種規模的組織。雲端原生架構確保資料儲存、處理和協作能夠無縫擴展。  該平台還利用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的現場採集工具,讓用戶能夠在計畫項目的完整生命週期中保持資料持續更新至最新狀態。  

Magnusson強調說:「我們優先考慮與客戶現有空間資料的整合與互通性。提供與大多數常用資料格式的整合,凸顯Clirio無縫銜接客戶端工作流程的能力 」 。該平台支援各種GIS系統、地下資訊、CAD平台和資料格式,並提供地上和地下資料的全面視圖。  

定製化和多樣化應用

Clirio的平台還具有高度的客製化彈性,允許使用者根據其特定產業和應用情境進行定製。Magnusson展示了該平台的多功能性:「大型基礎設施工程和建設專案可以利用地質災害測繪和注釋工具。考古學家可以將其用於挖掘現場的數位保存和虛擬導覽。天然資源業者可以調整該平台用於管道監測和環境影響評估,甚至礦業營運商可以收集現場的3D地理掃描了解環境變化,為剛到現場的工人提供安全簡報。」

商業模式和財務狀況

Clirio採用訂閱式的SaaS計費模型,定價方案會根據使用量和組織的大小規模而異。小型團隊可使用有限席次和數位工作區的優惠方案。「我們的分級收費計畫包括一個免費方案,用戶可以瀏覽其中一個特定的工作區。專業版計費方式為每月49美元,高級版為每月89美元。  」對於大型企業客戶,則提供無上限席次且無限制瀏覽次數與自訂功能開發。

Clirio的年收約為40萬加元,其中35萬加元來自訂閱式服務,5萬加元來自產品營收。 公司目前的消耗率(burn rate)每月約4.2萬加元。  

未來發展藍圖和擴張

Clirio的未來發展藍圖包括整合AI以分析地理空間資料並提供可執行的操作建議。  該公司還計劃增加更多的資料集成,並增強其3D注釋和設計工具。  

Magnusson表示,公司也專注於擴大其硬體相容性,並希望在台灣尋找戰略合作夥伴。  他對與AI資料分析及顯示器製造商的合作有著高度興趣。  

Clirio的願景是協助客戶做出明智的最佳決策,為相關從業人員取得最佳計畫成果。展望未來,Clirio將繼續根據使用者回饋擴展其功能,藉由與合資企業或戰略合作夥伴一同擴大其影響力並支援台灣的基礎設施發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