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首季3、5奈米稼動率破表 中國AI禁令影響甚微
美國前總統拜登卸任前,持續針對中國AI晶片進一步管制,川普2.0上任後,箝制力道全面收緊,市場泰半認為「拜規川隨」,可能衝擊台積電營運。不過,供應鏈透露,台積2025年第1季3奈米製程稼動率約100%,5奈米家族更「超載」達到105%水準。
外界原本預期,川普2.0延續AI禁令,恐對於NVIDIA與獨家拿下AI GPU大單的台積帶來負面影響。不過,供應鏈業者坦言,雖然台積16/12奈米、7/6奈米製程的稼動率,普遍仍停滯在60~65%,但是因為先進製程訂單滾燙,差距已經有所填補。
整體而言,目前觀察包括NVIDIA的AI晶片受限,以及中國IC設計業者16奈米以下訂單,若未在BIS白名單進行封裝,台積將不出貨等眾多禁令,暫未對台積電本身營運,帶來顯著影響。
川普2.0上任後,拋出關稅、晶片稅與擴大AI晶片禁令等政策,衝擊全球政經情勢,其中,市場普遍認為,台積電已遭川普鎖定。
像是晶片稅、大客戶NVIDIA的AI晶片銷中規範,或是傳出台積承壓,已通知中國客戶,自1月底起若16奈米及以下的相關產品,未在BIS白名單中的「approved OSAT」(獲認證第三方封裝企業)進行封裝,且未寄發封裝廠認證簽署副本,相關產品將暫停等。估計這些因素,都會使得台積電2025年營運成長動能,不如預期樂觀。
但出乎市場意料之外,影響台積電首季營運表現的原因,主要並不是禁令等因素,而是台灣1月下旬所發生的多起地震。
台積電經估算後,相關地震損失約新台幣53億元,2025年第1季合併營收應會接近1月所釋出的250億~258億美元財測低標,毛利率仍可維持原先57~59%,全年展望不變。
台積電先前估計,2025年會強勁成長,美元營收將成長25%,2025年AI相關營收再翻倍,未來5年CAGR將達45%。
供應鏈業者表示,台積首季財測並未下修,主因仍係通吃全球客戶7奈米以下大單,台積電首季產能利用率表現驚人,高價的3奈米製程,達100%,5/4奈米製程更是超載達105%,目前看不出有中國AI客戶刪單衝擊。
進一步來看,3奈米製程出貨已佔台積2024年第4季晶圓銷售金額的26%,5奈米為34%,合計60%,預期2025年會再進一步拉升,也就是說,扣除中國客戶,先進製程產能仍是供不應求。
外界也傳出,同時因為代工價格調漲,可消弭16/12奈米、7/6奈米製程稼動率仍在6成多所帶來的影響。
台積董事長魏哲家於1月中法說會上,也特別針對美國政府持續擴大AI晶片禁令限制作出回應。
他表示,雖未完成全面詳細評估,但影響可控且極小,台積一直與美國政府保持良好溝通。 事實上,從終端應用面來看,台積電的中國客戶,屬於AI領域的並不多。
供應鏈業者表示,台積電手握全球晶片大廠訂單,且沒有競爭對手,關稅與客戶間的拚戰,對其影響甚微,台積電最大的衝擊,應是市場多起在美國投資傳言,包括美國政府要求進一步擴廠,以及在英特爾(Intel)復活大計中,台積需出多少力。
責任編輯:何致中
- 美國五角大廈升級AI軍備 簽約Google、OpenAI及xAI
- 黃仁勳出席鏈博會前 證實川普政府放行NVIDIA H20出口中國
- 川普翻盤解禁H20輸中 黃仁勳的進退應對
- 川普將揭AI能源700億美元投資 拚資料中心、電網與AI人才
- 關稅推升零組件成本 Lucid CEO:美製車輛價格勢將上漲
- Panasonic美國第二電池廠落成 EV客戶需求牽動產能布局
- 川普政府啟動無人機、多晶矽進口232調查 恐為新關稅鋪路
- 評析:川普重施張儀「連橫」之策 擊破眾國「合縱」抗美大計
- NB赴美生產機率近零 東南亞穩坐產能重鎮
- 川普高額單邊關稅施壓 各國急赴談判桌自保
- 華為到中東、大馬賣昇騰晶片 美國難擋「數位絲路」?
- 歐盟內部籲稀土供應加速與中脫鉤 然對策難短期見效
- 川普對歐墨徵30%關稅 歐盟:必要時將反制
- 黃仁勳:美國毋須擔憂中國軍方使用NVIDIA晶片
- NVIDIA調整戰略 傳中國降規版新晶片效能降、價更甜
- 川普關稅壓力下 ASML靠台積撐場、英特爾與三星自顧不暇
- 泰國被徵高關稅成變數 中系PCB布局恐陷停看聽
- 台積電2H25展望成苦海明燈 匯損、晶片與對等關稅成「三殺衝擊」
- 華為幫昇騰晶片找客戶 瞄準中東、東南亞市場
- 黃仁勳下週赴北京 行前先見川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