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先進封裝赴美「陣前換將」 傳張宗生接替何軍
川普上任後,不僅全面收緊鎖中禁令,矛頭更直指台積電,揚言晶片法補助金凍結,同時要對台積課徵100%關稅,再度讓台積承受極大壓力。
目前最火紅的AI伺服器高效運算(HPC)晶片,關鍵更包括了先進封裝技術,也因此,美方諸多要求當中,也希望台積在美國建置先進封裝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台積先進封裝部門高階主管,恐會「陣前換將」。由美國廠功臣王英郎或是張宗生,接任現在的副總經理何軍職務,目前業界傳出以張宗生呼聲最高。
半導體供應鏈透露,美國政府政策反覆,難以預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至少先滿足美方的「重返半導體製造榮耀」基本條件。
除了加速已宣布的亞利桑那州廠量產、製程技術與後續動工時程外,另也傳出美方增加多項要求,希望台積採行合資、入股,以及釋單等方式,搶救英特爾(Intel)晶圓代工事業,同時希望台積在美建置先進封裝產能。
也因此,市場傳出,台積電正重新評估在美國建立首座先進封裝廠。
高層人事方面,2017年進入台積,擔任先進封裝技術暨服務副總經理的何軍,則傳出接下來將交棒給張宗生或王英郎,由一級戰將扛起重任。
何軍2017年加入台積,擔任先進技術品質暨可靠性資深處長,2019年建構更完整的原物料品質管理系統,強化台積與主要材料供應商的合作。
加入台積前,何軍曾任英特爾技術暨製造群品質暨可靠性資深處長,負責製程技術開發與製造的品質暨可靠性,範圍涵蓋矽研發、先進封測,以及全球製造營運。
而王英郎與張宗生,則是傳聞多時將升任資深副總,其中一人將承接何軍先進封裝業務,以張宗生呼聲最高。
張宗生現為台積先進技術暨光罩工程副總經理,1995年加入台積,曾任晶圓十二B廠資深廠長等。
供應鏈業者分析,關稅大戰帶來全面性衝擊,若公平採行,在產業方面,對台積等上游半導體影響不大,主要還是IC設計等下游終端產業鏈,尤以美系大廠受創甚鉅。
供應鏈表示,因應日本、德國與美國政府要求,台積前往當地建置晶圓廠,好不容易研擬解套方案,可將營運獲利影響與根留台灣爭議,降至最低。
但川普2.0上任後,一切又重來,針對性十足,目的是讓台積擴大在美製造,也搶救英特爾。
此外,業界也盛傳,台積位於華盛頓州Camas的首座8吋廠據點,也成為鎖定標的,可能納入擴建大計中。
目前較能確定的是,台積會加速亞利桑那州廠首座4奈米廠放量,3奈米以下的第2座與第3座廠進機、量產與動工時程,皆重新釋出提前方案。
接下來也會提前釋出第4~6座廠的動工時程與製程技術,因應川普政府的基本要求。
責任編輯:何致中
- Wolfspeed聲請破產 重整求轉機
- 川普威脅對日徵收新關稅 數月談判尚未談攏
- 供應鏈觀察:只要川普在 Hybrid訂單勢必大增
- (專訪)苦等不到張忠謀出關 《造山者》巧逢川普「造勢」
- 232殺傷力遠勝對等關稅 各國談判信任逐漸崩解
- 評析:中美貿易協議細節成謎 稀土、晶片管制仍缺共識?
- 台IC封測海外兵分兩路 前進大馬攻車用、機器人
- 台美關稅談判初傳捷報 晶片界估兩大難題未解
- 川普「罩」美光 三星與SK海力士反遭關稅、管制雙掣肘
- 川普稅改法案縮減電動車補貼 Elon Musk怒不可遏
- 川普稱已為TikTok找到有錢金主 仍須待中國點頭
- 美圍堵華為反激其自研決心 欲走出自己的路
- 台積美國廠五大阻力減壓 先進封裝人事案2026拍板
- 地緣政治重塑供應鏈 村田機械赴德設點服務晶圓廠
- 美國兩周內將與10國敲定協議 「232條款」成談判癥結點
- 川普T1手機更換供應商? 悄然調整規格與出貨時間
- 中國AI晶片IPO不成恐斷炊 四小傑銷量低市佔率不及1%
- 南台灣成AI晶片新核心 南科營收逼近中科三倍
- TEL估毛利率因AI持續創高 不畏川普關稅與中國市場影響
- 「川普亂流」不緊張 虎山持續深化全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