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虞待不虞者,勝!
在玉山科技協會年終的晚宴上,我與宏碁總經理施宣輝比鄰而坐,施宣輝說DIGITIMES應該不受產業景氣的影響吧?我說是的,關鍵不是市場景氣,而是有沒有能力理解產業趨勢,布局三年以後的市場需求,提供企業需要的特定服務。前幾天與AsiaYo的創辦人鄭兆剛有個將近2小時的對談,AsiaYo是一家跨國網路民宿預訂平台。2019年COVID-19蔓延時,公司業績暴跌90%以上,甚至原先預付的訂購款項都得退款,公司幾乎破產。我問AsiaYo是如何度過難關的。鄭兆剛說,財務透明,所有的員工都知道得節衣縮食,才可能度過難關,而平常累積的客戶數據與信賴,讓AsiaYo轉型發展防疫旅館與露營事業。現在國門逐漸開放,投資人也看好AsiaYo,募集資金已經有2,000萬美元,浴火重生的企業更具韌性,我們也樂見AsiaYo在疫情之後可以展翅高飛。知識服務業的員工,價值來自於比客戶更瞭解自家產品的特質,適時地提供策略性的建議。在《隱形冠軍2.0》書中特別強調接近客戶、提供顧問諮詢服務是隱形冠軍成功的關鍵,我深以為然。這些員工不會憑空而至,適當的歷練、時間都是關鍵,沒有三、五年的經驗,在我們公司的服務體系中,很難成為關鍵的環節。現在先投資,才能「以虞,待不虞」。再以電子業需求為例,ICT產業供應鏈正從中國轉移到東協南亞國家,企業除了需要掌握越南的生產基地之外,與東協南亞國家的合作,要跳脫傳統的格局,或者有更廣泛的知識。例如,越南的生產基地,初期只是廣東供應鏈的延伸,因此集中在北越,但消費電子、網通設備、工業電腦等可能會往胡志明市的南越移動。前往印度時,不是只看勞動力便宜與否,還得研究車用電子與半導體的商機。如果知道印度的汽車市場一年有400萬輛、兩輪的摩托車有2,000萬輛的商機,一旦印度汽車市場轉移到電動車時,商機到底會有多大?此刻正是我們研究印度商機最好的時刻,但誰願意先做這件事呢?零件上游原廠願意幫下游的客戶多做研究嗎?只要台灣早點掌握訊息,也就可以「以虞,待不虞」。未來兩、三年,大家不要期待景氣突然翻轉,但對台積電、聯電,甚至剛剛想投入半導體業的鴻海而言,趁著景氣低迷,各國提供補貼時進行大規模投資,也符合孫子兵法:「以虞,待不虞者,勝」的法則!
國之重寶:謹小慎微,還是大開大闔?
台積電是護國神山,不僅在事業經營績效上成為全球典範,在無形的人民自信、國際能見度上都讓台灣露臉了,只是台積電一宣布後續的400億美元投資計畫,輿論界的正反意見都炸了鍋。對政府而言,這個政策不可能兩面討好,但這也是展現政府政策走向與應對能力的機會。做好準備,勇敢地做出決定,不必害怕!延伸報導國科會將成立「審查小組」 確保「關鍵技術」根留台灣400億美元到底意味著什麼?GDP的組成包括政府支出、貿易盈餘、民間消費與投資,如果以台灣GDP總量約是8,000億美元來估算,這筆投資金額大約是台灣GDP的5%,當然這不是一年之內要兌現的投資計畫,大家更關注這是美國釜底抽薪,取回供應鏈的主導權,還是台灣半導體國際化的體現呢?明白張忠謀說:「全球化幾乎已死」,我的理解是集中於中國大量生產的時代已經飄然遠去,未來是區域市場與分散型生產體系的時代。在美國的投資是北美布局中的一環,針對歐洲、亞太,台灣的半導體業也得有一定的主張,政府政策也不是個案審查,而是通案的理解與協助企業布局新的全球化戰略。兩岸波濤洶湧,半導體到美國設廠這件事,我們有沒有長遠的國家戰略,短期內有無正確的審核機制。此案的審查機制可能橫跨幾個部會,但真正的主力應該還是經濟部底下的投審會、技術處、工業局等單位。問題是低階的局處機構,在進行專業審核時,就算有專業能力,如何與社會溝通恐怕也是個挑戰。過去大家缺乏分層負責的觀念,立委質詢經常要求部長回覆,日積月累,很多局處長級官員總是以「一切榮耀都歸於主」來回應到底誰在負責!其次,針對重大議題,政府會組織專家委員會,這些專家不能只是技術專家,還要考慮瞭解產業結構的專家、經濟學家該扮演什麼角色?專家的意識形態會是關鍵嗎?如果執政黨要求「政治正確」,那也要跟社會溝通,保證參與審查的委員會跟美國官員一樣按著聖經發誓,會以國家利益為優先考量!這件事專業審查仍應該由局處長級官員提報意見,政府該做決定的別甩鍋,民間輿論罵人很容易,提出一個適當的解決方案,很難。因為公協會通常不具備「智庫」的功能,又有過多的經費來自政府委辦,錢從政府來,就只能跟財團法人研究機構一樣服從政府領導,過去官商、官民不分的體制,如今正飽嚐苦果。大趨勢已定,政策就是政策,何必遮遮掩掩!
佘日新
2022-12-06
智慧應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