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中心算力助攻Endpoint AI突破 阿比特電子打造無人載具智慧導航核心
台灣在無人機代工製造領域具備深厚實力,然而在人工智慧技術的軟硬體整合及端側應用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現行多數AI模型依賴雲端運行,受限於高運算量與耗能特性,難以部署於電力與記憶體受限的無人載具平台。同時,AI模型壓縮難度高、穩定性收斂不易,也讓中小型企業在推動智慧化應用時面臨極大門檻。
面對上述技術瓶頸,阿比特電子攜手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啟動Endpoint AI-AHRS(姿態與航向參考系統)晶片模組開發計畫,致力打造可部署於無人機與智慧載具的導航核心。
專案聚焦於解決AI模型訓練與收斂速度慢、模型體積過大不利邊緣部署,以及多源感測資料整合困難等三大關鍵問題,目標整合九軸IMU、GPS、溫濕度等感測資訊,透過多感測器融合與異常偵測技術,全面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與現場應變效能。
阿比特電子長期深耕AI晶片技術,具備兩代自研Endpoint AI SoC晶片開發經驗。第一代晶片應用於穿戴式健康手錶,第二代採用台積電22奈米製程,支援異音偵測與工業設備預測性維護。公司已建立涵蓋模型設計、資料蒐集與標註、高效訓練、模型壓縮、SDK封裝到OTA遠端部署的完整開發流程,並已實作於智能眼鏡與穿戴式健康偵測模組,展現即時影像處理、語音翻譯與跌倒風險預警等實用功能,顯示出優異的模組整合與技術落地能力。
國網中心高速算力支援 阿比特大幅縮短開發時程
阿比特電子工程技術處處長洪碩宏博士指出,透過導入國網中心提供的NVIDIA H100 GPU算力資源,AI模型訓練效率相較於使用傳統GPU(如NVIDIA 3070)提升數十至百倍,讓模型從雛型構建到可部署階段的時程大幅縮短。
H100強大的算力亦支援進行複雜的資料擴增與異常場景模擬,包括風力變化、異常擾動、異常姿態與聲音異常等訓練情境,顯著提升模型的穩定性與環境適應能力。
在專案啟動後不到一個月,阿比特即完成九軸IMU姿態辨識AI SDK的開發,目前正積極推進多感測資料融合階段,將GPS、溫度與濕度資訊整合進現有模型架構中。
未來該AI-AHRS模組將搭載於無人機平台,預計於2025年底展開實機試飛,並設定具體KPI目標:無人機飛行穩定性提升超過30%,事故率降低超過40%。此模組不僅適用於無人機導航控制,也具備應用於自主移動載具姿態維持、工業設備異常監測等場景的彈性與擴展性,展現出高度的商業化潛力。
洪碩宏強調,國網中心所提供的高效能算力對於推動Endpoint AI技術突破具有關鍵意義,未來希望進一步與國網中心建立長期可持續的合作機制,推動彈性配額制度與分層算力支援平台。針對中小企業在AI模型壓縮、OTA更新實測與異常模擬訓練等常見挑戰,他也建議可提供更多模型壓縮與量化服務即平台化與技術諮詢,協助國內廠商加速導入AI技術,強化台灣在全球智慧載具產業的技術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