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應用持續擴展 電源技術成關鍵推手 智慧應用 影音
Digikey microsite
DForum0612

無人機應用持續擴展 電源技術成關鍵推手

  • 李佳玲台北

漢翔航空副總經理莊秀美。Vicor
漢翔航空副總經理莊秀美。Vicor

應用快速成長的無人機,在多數場域的普及,更進一步帶動產業蓬勃發展,而持續進化的電源技術,將扮演市場成長的核心關鍵之一。為協助台灣業者掌握相關趨勢,DIGITIMES與Vicor特地攜手舉辦「無人機產業鏈趨勢暨電源系統研討會」,邀請多位專家,從不同角度剖析市場態勢。

台灣無人機產業鏈崛起  掌握非紅供應鏈新契機

經緯航太總工程師兼飛航部經理葉泳蘭博士。Vicor

經緯航太總工程師兼飛航部經理葉泳蘭博士。Vicor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副所長彭文陽。Vicor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副所長彭文陽。Vicor

Vicor工業應用工程總監Tom Curatolo。Vicor

Vicor工業應用工程總監Tom Curatolo。Vicor

Vicor台灣資深應用工程師張仁程。Vicor

Vicor台灣資深應用工程師張仁程。Vicor

雷虎科技總經理蘇聖傑。Vicor

雷虎科技總經理蘇聖傑。Vicor

漢翔航空副總經理莊秀美首先在「台灣無人機產業計畫與海內外商機」演講中指出,目前民用無人機市場中,中國大疆佔據74%市佔,軍用則以歐美大廠為主,歐美正積極推動「去中供應鏈」建構資安防護網。現在無人機應用場域正朝多元化發展,包含物流配送、智慧農業、安防執法、災防救援等民用場景,以及電子戰、情資偵蒐、精準打擊等軍事用途,「忠誠僚機」與模組化設計成新趨勢。

2024年9月10日成立的「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以漢翔為龍頭,整合台灣業者打造非紅供應鏈,推動策略涵蓋建立產業聚落、內需實績養成、關鍵技術研發,並積極拓展美德日等國際合作。供應商依需求分為民用A級與軍規B級兩類系統。

經緯航太總工程師兼飛航部經理葉泳蘭博士接著以「台灣無人機動力系統配置布局與產業市場策略」為題,剖析全球無人機產業現況。他提到無人機動力系統核心元件,需整合航太、電機、材料等跨領域技術。目前主流動力配置分為純電動、油電複合及燃油系統三大類,各有其適用場景與技術挑戰。

葉泳蘭強調無人機設計必須遵循「任務導向」原則,避免無限疊加規格導致設計無法落地,並重視工程中的「妥協原則」在性能、航程與成本間取得平衡。台灣未來應著重發展MIT高階螺旋槳與馬達模組,強化高效率、低噪音、可模組化之推進系統,並持續探索高能量密度電池與氫燃料電池等替代能源技術。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副所長彭文陽在「無人機動力與控制系統技術發展與案例分享」演講中指出,針對高酬載長航程、AI自主飛行及多變環境與資安等核心挑戰,工研院採取輕量化電源模組、複合動力系統、氫燃料電池、邊緣運算AI模組及備援飛控等對應策略,強調動力系統設計應從任務需求出發,依飛行任務確立槳葉需求、馬達特性及電源管理。工研院已開發出電推單元,相較市售產品重量更輕、效率更高,續航提升10%;同時發展電涵道扇技術,單軸推力達40kg,採用Halbach集磁外轉子設計。

在複合動力系統方面,搭載油電動力耦合調變控制技術,核心元件包括7kW、36kW發電機模組及高功率密度DC-DC轉換器。

雷虎科技總經理蘇聖傑接著介紹該公司在「無人艇及無人機拓展國際市場的機會與挑戰」。他指出全球無人系統戰略地位不斷攀升,政府的政策已為無人艇發展創造有利環境。雷虎SEASHARK-700無人艇長7.3公尺,搭載美國Mercury 300XL引擎,極速可達50節,航程超過300公里,支援載人/無人模式切換,採用開源控制核心Ardupilot及國際頂尖光電感測與通訊模組。

無人艇應用領域涵蓋情報監視偵察、單次任務執行及群游技術戰術部署等,特別適合台灣海岸線長易遭滲透的地緣環境。全球USV市場年複合成長率超過12%,2025年產值預估達13億美元。

雷虎正透過跨國合作、國產自主研發與智慧化控制平台三軌並進,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目標從國防鏈條走進國際戰略合作場域。

模組化電源提供高效解方  Vicor場域實證產品優勢

Vicor工業應用工程總監Tom Curatolo以「使用模組化電源建構更好的無人機」為題,分析目前技術發展趨勢。他提到模組化電源系統具備快速整合上市、減少設計資源與測試時間、零件數少且供應鏈簡化、靈活升級擴充功能等優勢,完全符合無人機對高密度、高效率及小尺寸的嚴格要求。

他接著分享四種應用案例,包括擴繫留式無人機採用高壓DC(400V~800V)傳輸再降壓至48V供電,有效減輕電纜重量;電池供電獨立式無人機建議由24V升級至48V系統可提升效率減少損耗;氫燃料電池無人機如Doosan案例可飛行長達2小時,透過PRM模組將40~74V不穩定輸出穩壓至48V/12A驅動馬達;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則採用11kW DCM模組,重量僅215g但效率達96%,設計三層功率架構支援反向充電。

Vicor強調48V將成為未來標準電壓,系統設計須考量單模組可擴展性、邊緣AI高功率需求及混合能源整合能力,打造適應多元任務且性能優異的模組化電源網路。

模組化解決方案被視為無人機提升性能競爭力的關鍵差異化技術。Vicor台灣資深應用工程師張仁程在「Vicor無人機電源模組解決方案技術及應用/案例介紹」議題中分享七種無人機應用案例,包括監控無人機採用48V為中樞電壓架構搭配ZVS降壓模組;配送無人機如Amazon採用DCM模組確保機身輕量化;通訊無人機使用BCM比例轉換模組實現98.5%高效率;媒體與娛樂無人機透過堆疊式設計支援多樣化負載;巡檢無人機選用BCM+SAC組合達到高EMI防護;農業無人機需適應不同電壓來源與供應多元控制元件;繫留式與水下無人機則採用雙向應用模組實現線上供電與持續運作,如應用於10kW水下機器人。

Vicor模組比傳統解決方案體積小5~10倍,單模組重量僅20~30克,效率最高可達98~99%,且具備高度彈性與可擴展性,已被Amazon、Doosan及南加州防空系統等國際領導廠商採用。

聚焦供應鏈與國際化  無人機產業迎向戰略新時代

除了精彩演講外,研討會的座談環節,也邀請葉泳蘭、張仁程、Tom Curatolo、蘇聖傑等四位專家,以「無人機供應鏈商機大未來」為題交換意見。葉泳蘭指出航太技術具有永續性,許多民生科技源自航太領域,未來無人機可廣泛應用於人型機器人服務及危險場域作業,他同時呼籲台灣發揮晶片領域優勢,積極掌握關鍵技術並整合發展群體優勢。

張仁程與Tom Curatolo則強調輕薄短小、輕量化的電源系統對無人機發展至關重要,特別是面臨電池能量轉換、熱量管理、電磁干擾等技術挑戰。他們建議台灣應善用「非紅供應鏈」機會,但不應僅專注於台灣市場,而應放眼「南海市場」,特別是那些「買不起美國產品但又無意購買中國設備」的東南亞地區。也期許聯盟業者可多加運用Vicor近乎隨插即用電源模組且是百分百Made in USA的優勢,特別是針對這波美國UAV市場機會的業者們。

蘇聖傑將無人機定位為空中機器人,認為無論空中、地面或水下機器人的應用前景都十分廣闊,預計台灣政府希望在未來三年內將無人機產業規模擴大至300億或500億。AI浪潮將加速無人機產業發展,特別是無GPS環境下的導航功能,需結合機載電腦與大數據。

專家們指出台灣晶片廠雖有大量投資,但可進一步突破OEM思維模式,理解航太產品特性。Tom Curatolo鼓勵台灣廠商積極參與國際展會,與VICOR等國際企業合作,共同面對未來15年的多元商機,與會專家們一致認為,無人載具產業正處於起飛階段,儘管面臨技術挑戰,但發展潛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