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必拓數據看準製造業二、三代崛起 透過AI工具助其完成產業轉型 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ADI

開必拓數據看準製造業二、三代崛起 透過AI工具助其完成產業轉型

  • 林佩瑩台北

KAPITO智慧驗布機獲紡織龍頭青睞。開必拓數據
KAPITO智慧驗布機獲紡織龍頭青睞。開必拓數據

在工業4.0的發展趨勢下,各大製造廠商爭相尋求智慧製造解決方案,透過導入自動化流程,取代部分人力,使得製造作業得以更具效率與生產力,讓團隊免除許多繁複且重複的任務,特別在瑕疵檢測方面,在傳統AOI(自動光學檢查)仍有限制的情況下沒有辦法全然地免除人力,遇到相對複雜、不規則的樣本更容易出現難以判斷或過殺等情況,此時導入AI成為工廠的最佳解方。

對準中小企業需求,提供「創造實際效益」的產品

開必拓數據創辦人暨執行長孫逢佑。開必拓數據

開必拓數據創辦人暨執行長孫逢佑。開必拓數據

成立於2017年的開必拓數據(KAPITO)旗下軟硬整合的AI解決方案「fastable.ai」可協助製造產業,例如食品、卷式工藝品(箔、布)、金屬製品等,運用AI影像辨識技術,有效提升產品的品質與檢測效率,面對工廠缺工等問題,也能藉由自動化工具的導入減少人力需求。開必拓數據創辦人暨執行長孫逢佑認為,「補充生產力對製造業而言是當務之急的重要課題」,創立6年間,開必拓看準「大廠不願意服務的中小企業」投入資源、協助產業升級,對於小公司來說,尋找大廠服務不及的領域加以深掘,就會是機會所在。

孫逢佑進一步表示,藉由在這些特殊領域的經驗,才能迎面而來更多的機會。另一方面,同樣作為新創公司,如何看待「新創與新創間」的合作?孫逢佑指出,新創與新創間的合作不外乎有三:技術合作、商務合作、股權合作。其中,技術合作指得就是共同開發,而商務合作則是採購,而投資就是代表著股權的投入。「然而台灣經濟活動要進入『投資』層級的還是比較少,小公司之前還是僅存在於產品、服務販售,或者是技術的交流。」

如何讓客戶相信購買你的產品後會得到實質的效益,中小企業一般較為保守,也更小心謹慎,因此,他們會非常想要確認新創是否有合作過的對象,或者能否進行產品有效性的驗證。但伴隨著成功案例及市場口碑出現,後期的推廣也更加順利。

中小企業的成功絕不是靠制度,而是取決於信任

自2017年開始,開必拓便發現有許多中小企業及工廠出現許多品質檢驗的需求,首先,製造業被其客戶要求經過瑕疵檢驗;其次,產品的良率攸關公司的商譽,每一間對於自己的交付物具備榮譽感的企業皆需進行品質檢查,因此瑕疵檢驗成為製造業的剛需。

基於在智慧製造領域打滾多年的經驗,孫逢佑不吝表示,雖然開必拓直至目前為止都還沒有與同業新創進行任何技術與產品的合作,不過他認為,智慧製造新創群有抱團的機會,「當新創在發展自己的業務時,會有許多投資項目,例如:開發、廣告行銷、銷售通路,非常多攸關時間、金錢和人員方面的投資,這些彼此有重疊的地方,可以透過合作免除重複投資,對於新創而言會是相當好的合作,一來減少資源浪費,二來也可達到產業的綜效」

反觀客戶端,孫逢佑分享其觀察,表示台灣中小企業的管理者逐漸從一代轉移至二代、三代,這些繼承人多半接受良好教育、具備國際視野,然而在長輩的影響力下,不易推動轉型,而開必拓看重這樣的趨勢,決定孤注一擲。

孫逢佑認為中小企業的成功絕不是靠制度,而是取決於「信任」。制度存在的目的在於去除沒有驗證過的人類直覺,然而這在備重彈性與人際互信的中小企業很難運作,互信需要長時間的經營。能夠存活至今的中小企業多半在經營上有其獨到的見解,新創要打入這樣的市場,也需要具備得以與其溝通與取得信任的能力,「我觀察,由於二、三代都具備良好的教育背景,相較於一代,他們更懂得活用資金,理解如何借助技術團隊的力量進行轉型。作為與中小企業接觸的新創,要懂得與一、二代透過不同語言溝通,找到方法。」

專注卷式生產線自動化檢測,開必拓數據掌握關鍵數據

中小企業之所以採用新創的設備,以開必拓數據為例,他們明確定義AI導入階段應該導入哪些產品,以及清楚描繪如何透過技術改善公司,在低風險的情況下進行轉型;接著,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快速透過轉型產生實際報酬是重要的,孫逢佑指出,「小企業不一定要追求『大報酬』,但一定要『快報酬』,且要給予足夠的信心強調不容易失敗。」

以此為基礎,目前與開必拓數據合作的企業不下十家,問及開必拓數據的強項,孫逢佑不假思索地表示,並不是擁有AI技術就可以打造一個好的AI產品,開必拓數據取勝的關鍵除了對產業有所瞭解外,還包括邏輯性強,團隊當中的核心成員過去畢業於史丹佛及卡內基美隆,並曾於矽谷就業,基於強大的AI模型學理基礎發展出的模型,能夠在專業領域起到相當好的作用。

其次,「我們在幾個產業裡頭,尤其是卷式生產的部分,包括鋁、銅箔、膜的類型瑕疵已經擁有上億筆的數據量,可以快速協助相關產業的客戶進行準確的自動化品質檢驗。」由此可見,雖在AI自動化瑕疵檢驗部分有許多新創同時投入,但孫逢佑認為,基於不同新創團隊在不同領域上的耕耘,每一個新創公司都可以在各自領域擁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