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川普2.0顛覆秩序、無關美國利益 | 新創總會提五大應對方向
早安。
美國總統Donald Trump於4月2日宣布新的關稅措施,引發各界質疑其計算方式過於粗略,經濟學人指出,該措施的關稅稅率是根據雙邊貿易逆差來判定是否「不公平」,並以該逆差佔該國進口總額比例的一半作為課徵稅率的依據。
部分地區因此遭到異常高額的關稅,其中一個受矚的案例是瑞士(Switzerland),由於2024年底對美出口大量黃金而大幅提升其貿易順差,遭課徵32%的關稅。若改用2022年數據,其稅率將為19%。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波札那(Botswana),該國主力出口鑽石,對美貿易呈現順差,導致遭課徵38%的高關稅;然而美國本土幾乎沒有鑽石開採能力,該稅恐將轉嫁給消費者。
更令人費解的是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Heard Island and the McDonald Islands),雖為無人居住地區,可能因行政誤差或單純因擁有網域名稱(.hm)而遭到10%關稅。
此外,白俄羅斯(Belarus)、古巴(Cuba)、俄羅斯(Russia)與北韓(North Korea)並未出現在川普的關稅清單上。白宮解釋稱,上述國家已經有制裁,因此不列入計算,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數據顯示,俄羅斯在2024年對美出口達30億美元,貿易順差為25億美元。若按相同算法,俄羅斯的關稅理應接近40%。
有趣的是,經濟學人稱此為Ruination Day,滅亡之日,大力諷刺川普所稱的Liberation Day解放日。以下是今日5則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川普2.0的關稅政策,常常先是宣佈,然後推遲,接著實施,繼又部分取消,而當受影響的國家放話將報復反制時,則又開始加碼。
美國總統川普2.0時期的關稅政策,就是如此反復混亂、無休無止,而混雜的資訊,總是在某一刻從天而降,引發全球的震盪與驚愕。
美國3日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34%的「對等關稅」,中國隨即隔天於4日「回敬」34%報復性關稅,這是中、美兩國自2018年貿易摩擦以來最大規模關稅戰升級,也引發全球高度關注。
此舉代中美之間的經貿博弈,已從傳統貿易領域擴展至科技與產業鏈的全方位對抗。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國家進入經濟緊急狀態,並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對所有國家徵收10%的基準關稅,對貿易逆差較大的國家徵收更高的關稅。
台灣創新創業總會(NiEA;新創總會)表示,台灣因對美逆差比例較高,被課徵32%關稅,對中小企業有相當衝擊。
2025年初,中國證監局官網顯示,沐曦積體電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上市備案,擬在A股IPO,這代表,沐曦成為繼燧原科技、壁仞科技和摩爾線程之後,半年內第4家啟動上市的中國晶片「獨角獸」。
值得注意的是,成立不足5年的沐曦已完成8輪融資,投資者從早期財務資本轉向後期由國資、地方產投主導,這也反映出中國本土GPU業者「技術突圍+政策護航」的發展方向。
小米SU7嚴重車禍事故相隔3天後,4月1日,小米官方終於發表聲明,並對外公布駕駛數據、時間表及系統運作等初步資料。
小米表示,事發前車輛處於NOA(Navigate on Autopilot)智慧輔助駕駛狀態,以116km/h時速行駛在高速路段上。然由於該路段因施工被臨時改道,車輛檢測到障礙物後發出提醒並減速,隨後由人為駕駛接管車輛,並嘗試操控轉向。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