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椽真:低軌衛星照亮台系PCB業績 | 台灣醫材深怕被川普2.0掃到颱風尾?
早安。
根據中華民國海關的統計資料,2024年台灣半導體總出口值是1,650億美元,其中出口到中國+香港的總金額為852.6億美元,貢獻51.7%。出口到美國市場的金額為74億美元,佔台灣總出口的4.5%。從比重上來看,就算美國政府課徵新的關稅,看似對台灣整體的衝擊有限,但實情如何?請見這系列完整分析。
隨著中國政府取消固定電價補貼,供應鏈優勝劣汰的速度加快,短期內產業恐陷入囚徒困境,面臨激烈競爭與成本壓力,促使中國供應鏈加速出海。
以下是5則今日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東南亞手機市場歷經兩年的出貨衰退後,經由Oppo、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小米、Vivo等業者引領,2024年當地手機需求再度翻揚,總出貨量並已接近1億支左右的規模,較2023年成長近10%,優於市場預期。
另在品牌商的競爭方面,近年中系品牌在當地有相當的斬獲,除Oppo表現亮眼外,傳音藉由中低階手機的性價比優勢助攻,近年在當地崛起快速,甚至已在菲律賓等地成為市場龍頭,而此也讓三星因此承受更大的經營壓力。
IBM日本、美國量子專家訪台,出席在台大物理系凝態中心舉辦的講座。與會的台大物理系特聘教授張慶瑞表示,量子運算已到來,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還要20年的說法是錯的。IBM專家則指出,半導體摩爾定律面臨瓶頸,但AI算力及能源需求持續增長,推進半導體製程與封裝、AI晶片、光通訊、量子電腦等領域的創新為關鍵。
黃仁勳先前在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場邊表示,量子運算要邁入實用階段,估計還要15~30年,20年是比較中肯的估計。這樣的說法引來部分專家反駁。
根據政府智庫機構的預估,台灣積極發展低軌通訊衛星的技術和產業,2029年台灣包括地面及太空的衛星產值可望突破新台幣1兆元。根據經濟部調查,台灣印刷電路板(PCB)業產值提高的原因,除了AI伺服器、AI應用需求擴增外,業者成功切入低軌衛星供應鏈也是業績擴增的重要因素。
根據低軌衛星產業協會的資料,低軌道衛星相關產業鏈包括碟型天線、地面接收站等衛星訊號地面設備、移動式接收器,以及訊號收發器、PCB、銅箔基板、功率放大器(PA)、射頻(RF)、Wi-Fi路由器、電源供應器等零組件設備。
中國業界指出,不少業者都正在接入DeepSeek,未來幾個月將是應用驗證期。
另一方面,中國AI訓練市場上的AI算力大單恐將減少,大型AI算力中心拍板案件將觀望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這是否代表,中國各地正如火如荼興建的AI算力中心,將「急踩煞車」?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磨刀霍霍,除了已宣布要對所有國家進口的鋼鋁產品課25%的關稅外,也要課徵對等關稅,甚至有可能波及台灣外銷美國的晶片。經濟部已派高層官員前往美國溝通並蒐集資料。事實上,美國客戶對台灣代工業有長期合作關係,就連醫療器材業,美國也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
醫療器材業根據經濟部的分類主要包括醫療設備及用品、眼鏡類、醫用化學製品等產業,台灣醫療器材業2020年在Covid-19疫情肆虐的帶動下,產值首度突破新台幣1,000億元大關。
責任編輯:陳奭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