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Event

百大EMS/ODM新競局 AI洗牌後誰領風騷?

EMS/ODM業者營收與名次的變動主要跟AI伺服器及蘋果(Apple)/手機訂單有關。

這幾年,不論是中美貿易戰、COVID-19(新冠肺炎),乃至於川普第二任任期,科技供應鏈移轉都是關鍵課題,半導體產業備受關注,然而若要真正掌握供應鏈移轉的態勢,除了看晶圓廠外,也應關注主要的EMS/ODM業者發展情況與布局態勢,因為下游EMS/ODM業者的投資地點與量產規模,會帶動當地上游的發展,同時,在AI新一波浪朝下,不論是AI伺服器、混合實境(MR)裝置或是其他AI賦能產品,唯有EMS/ODM廠支持才能化創意為實物,真正在市場上落地。

若在網路上用「Top EMS suppliers」或「 Top ODM suppliers」搜尋排名或研究報告,可以找到不少資訊,但在熟悉供應鏈的業內人士眼裡,業者名單總是殘缺不全,例如說台灣電子六哥漏了幾哥,或是許多兩岸業者並未列入統計,需要一個相對完整的排名。

中、台業者各佔百大三分之一

DIGITIMES針對全球事業範疇包括從事電路板/次系統/系統組裝,且銷售對象為非消費者之2B客戶的業者,逐一清點公司主要業務,收集各國EMS/ODM業者名單共235家,排除未上市、無公開數據者,篩選出具有財報資訊之公開發行業者153家,據此名單來進行排名與比較分析。

若取前100大業者,台灣與中國業者約各佔三分之一,其餘的三分之一企業,約是北美、東南亞及印度、歐洲各10家左右,剩餘4家則是日本業者。

這百大業者中,以前20大業者最為關鍵,其營收合計便佔百大的85%左右,淨利也佔了約80%,掌握這二十大業者有助於掌握供應鏈最新態勢。 
 
 


前二十大中系企業數目首次超越台商

我們以公司上市地點進行統計,自2020年起就呈現台灣與中國業者各8家,北美業者4家的穩定結構,但2024年出現了變化,北美業者仍維持4家,但中國增為9家,台灣減為7家,主要原因在於台灣業者佳世達近年發展策略橋強調整合價值、不拼量產規模而退出前20大。

另中國手機ODM三強之一的龍旗於2024年3月掛牌,首次揭露營運資訊並依其營業額正好位居第二十大之故,其餘入榜業者均是過去幾年始終在榜單上的熟面孔。(註:若將在中國掛牌的環旭電子視為台商,則2024年台灣與中國業者均各為8家)

除了鴻海長年位居龍頭外,其餘業者營收與名次的變動主要跟AI伺服器及蘋果(Apple)/手機訂單有關。取得AI伺服器大單的廣達、緯創、英業達、緯穎,其2024年營收成長率分別達到26%、17%、22%及45%,鴻海雖僅成長8%,但其子公司工業富聯也有超過20%的成長。

此外,華勤營收成長25%,AI伺服器業績成長是其中一個驅動力,而AI伺服器後進者的和碩與仁寶,營收則分別負成長13%與7%。

而在蘋果及手機訂單方面,持續購併與擴大蘋果訂單戰果的立訊與比亞迪電子,營收分別成長了10%與29%,而2023年底以人民幣158億元出售中國手機產線退出市場的Jabil,營收則衰退了21%。

而中國手機ODM三雄中,聞泰不堪ODM事業虧損,已於2025年1月宣布將其出售予立訊,專注半導體事業發展,而華勤與龍旗業績持續成長,尤其龍旗在約佔一半營收的最大客戶小米2024年銷量大幅提升的情況下,也帶來高達73%的營收成長。

2024年前20大業者合計營收為5,858億美元,較2023年成長6.5%,擺脫了2023年景氣低迷負成長9.4%,然若細看業者營收變化落差巨大,掌握市場趨勢與掌握大客戶成為追求高成長的關鍵所在!

 

DIGITIMES副總經理。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RPI)電機碩士暨台灣大學國際企業所博士候選人,曾帶領DIGITIMES研究中心,並擔任多個政府及企業委託之研究顧問專案主持人,關懷多變局勢下的台灣產業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