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世界華人歡度農曆春節的前夕,一隻黑天鵝橫空出世,讓全球科技產業進入極凍模式。
由中國高考狀元梁文鋒領軍的DeepSeek以較低階的晶片組合,在回答數理問題與邏輯推理的能力上超越Open AI,讓在人工智慧領域遙遙領先的美國似乎失去了領先優勢,NVIDIA股價暴跌,美國白宮也示警,認為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只有領先中國3~6個月。
有人在檢討晶片流向中國的路徑,探索中國如何以不到200人的頂尖人才打敗了矽谷一幫傲視全球的科技公司呢?來自中國的傳媒說,這個團隊是從最頂尖的人才中再篩選出1%的絕對高手,打敗了矽谷99.99%的科技公司。在愛國主義的驅動下,中國有用不完的頂尖人才,號稱不是尖子不用、創辦於2023年的團隊,用不到兩年的時間創造了科技史上難得一見的奇蹟。
如果DeepSeek的AI平台禁得起市場的考驗,可以用較少的算力創造出一樣的效率,那麼我們就不需要那麼多來自NVIDIA的晶片,而原來緊繃的台積電產能也將快速抒解,這也是台積電也在黑天鵝出世時,在美國ADR的股價暴跌13.3%的原因。
上游的晶片產業受創最大,但很少人去探索AI伺服器與各種邊緣運算的商機會不會出現典範轉移的新局。當重心從伺服器轉移到邊緣運算的終端設備時,紅色供應鏈可能更具優勢。
全球有上兆美元的資金投入AI相關領域,過去絕大多數流入以算力為目標的IT基礎建設,網路巨擘主導資源的流向,投入邊緣運算的比重相對較低。
如今DeepSeek的出現,舒緩了算力不足的壓力,資金就可能分頭流入手機、筆電,甚至流入以無人機、電動車、人形機器人、智慧眼鏡等新興領域的邊緣運算,而這些領域都是中國廠商近幾年即早佈局的潛力事業。
我們可以從剛剛結束不久的CES展中看到端倪,智慧眼鏡的百鏡大戰,中國廠商才是主角,遑論已經在西方世界掀起滔天巨浪的電動車、無人機產業,而我們也無法忽視中國廠商在人形機器人的顯著地位。
相較於台商緊緊的依偎在NVIDIA發展伺服器上下游產業,搶攻高毛利、量產訂單的經營脈絡,中國新銳企業反倒積極佈局前端的邊緣運算商機。這些多元的需求,在DeepSeek出現之後可能迎來新的商機,也改變整個行業的生態。
如果中國從基礎算力到邊緣運算都能與美國平起平坐,那麼我們可以預期更激烈的美中貿易大戰不會舒緩,未來10年、20年的國際關係將會進一步激化,科技業成為新冷戰競逐的主戰場,而我們也會離和平,與優質分配的繁榮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