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帆軟用戶大會 數智趨勢引領企業轉型 智慧應用 影音
DForum0719
ST Microsite

台灣帆軟用戶大會 數智趨勢引領企業轉型

  • 尤嘉禾台北

台灣帆軟總經理王人賢提到,台灣帆軟將全力整合AI與BI兩大技術,成為企業推動數位轉型的強大助力。台灣帆軟
台灣帆軟總經理王人賢提到,台灣帆軟將全力整合AI與BI兩大技術,成為企業推動數位轉型的強大助力。台灣帆軟

數位轉型帶動全球產業升級,面對快速襲來的數智化浪潮,企業必須因應變革、持續創新,方能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保持競爭力。台灣帆軟積極推動BI與AI的結合,協助企業以數據力量驅動決策,5月31日舉辦的「FineEvent 2024 台灣帆軟用戶大會」中,就邀請眾多產業專家,以「數智.新趨勢」為主軸,發表精采演說。

帆軟攜手客戶實踐數據運用 整合AI與BI賦能企業轉型

FineEvent 2024台灣帆軟用戶大會吸引眾多人潮,共同探討數智新趨勢。台灣帆軟

FineEvent 2024台灣帆軟用戶大會吸引眾多人潮,共同探討數智新趨勢。台灣帆軟

除了重磅嘉賓的精彩分享,台灣帆軟亦展示帆軟產品平台與最新功能亮點。台灣帆軟

除了重磅嘉賓的精彩分享,台灣帆軟亦展示帆軟產品平台與最新功能亮點。台灣帆軟

台灣帆軟總經理王人賢在致詞時提到,台灣帆軟自成立以來就不斷超越自我,並根據客戶的回饋優化產品功能,帆軟除了滿足市場需求,更致力與客戶共同實踐數據運用,透過從上到下的一體性服務與AI技術,提供客戶優質的服務。面對AI熱潮,台灣帆軟全力整合AI與BI兩大技術,成為企業推動數位轉型的強大助力。

台灣帆軟技術顧問范鑫緊接著以這次用戶大會的核心主軸「數智.新趨勢」為題,發表精采演說。他先介紹帆軟資料平台的三大產品與最新功能,首先是ETL/一站式資料整合平台FineDataLink,此平台可處理包括API通訊協定、非結構化資料、系統資料等多種資料源,提供即時同步、安全回復、異構資料處理等功能。第二款是IT高效報表工具FineReport,這套工具可支援各類複雜格式報表、填報報表、Dashboard戰情室,可在多終端適應性,並內建排程管理、數據預警等功能,提高企業綜合決策管理能力。第三是具備OLAP多維分析、自助探索分析、取數編輯、資料門戶等功能的自助大數據分析工具FineBI。FineDataLink平台可整合各種資料源,匯集至資料倉儲,經過處理的資料可直接提供FineReport和FineBI等上層應用使用,形成一套完整的資料決策分析系統。

范鑫同時介紹台灣帆軟的多項產品創新與優化。在Office體驗方面,帆軟的FineReport可支援自動化產生Word/PPT報告,並整合Line、Teams等通訊軟體,實現報表預警推播,提升團隊協作效率。FineVis則提供亮眼的3D視覺效果,可支援3D模型和動畫應用,為資料展示增添靈動。

FineBI 6.1版本,透過新架構打造儲存與運算分離,可支援K8s和讀寫分離,優化系統穩定性與效能;在使用體驗上,FineBI 6.1的主題分析設計出「先分析再更新」的流程,可加快分析速度;主題版本管理可儲存多版本,便於使用者嘗試不同分析思路;多人協同編輯可讓團隊配合更有默契。

數據驅動決策 助力企業智慧升級

智慧營運是提升企業效率的關鍵,對此鼎華智能總經理嚴子翔建議,可藉由數位化生產和管理流程推動企業升級,達到提升生產效率、減少庫存及提高交期準確性等目標。美律實業高級工程師劉哲瑋接著介紹該公司導入帆軟BI系統後,有效解決以往營運痛點。他提到美律實業導入帆軟BI系統的主要緣由包括:每月重複產生報表、資料整合困難、報告排版耗時、資料異動需要重新生成報告、歷史數據查找困難、以及等待報告時間過長等問題。為解決這些痛點,美律選擇導入FineBI和FineReport工具,結合帆軟的數據人才培訓項目和豐富的免費產品課程,讓公司內部每個人都能成為數據分析師。創新和後續影響包括建設數據平台、提升用戶黏著度、監控開發狀況、定期推送新看板,並透過帆軟BI的導入經驗奠定AI發展基礎。

數據是商業分析和AI科技發展的基石,其價值在於能夠提供結構化數據,並透過分析洞察協助智能決策。鄧白氏資深商業諮詢顧問陳毓琮、台灣晶技副總經理陳秋霖與全康精密董辦室特助劉哲瑋,均透過自身專業與經驗,提供企業制定數智決策相關建議。

陳毓琮表示,企業必須透過數據治理和數位轉型,確保數據的準確和即時性,方能提升企業營運效率、降低錯誤數據帶來的成本。陳秋霖則提到,企業選擇數據決策工具時,必須先釐清自身痛點,台灣晶技導入帆軟分析工具,是為了提升營運績效分析效率,解決原有系統的報表製作和數據處理耗時費力、數據不即時、不透明,圖表介面不友善,分析人員無法直接碰觸數據等痛點。導入帆軟平台後,不僅提升報表製作效率,還同時改善數據的即時性和透明度,分析人員可以直接操作數據,實現數據分析的平民化。

劉哲瑋也提供全康精密的導入經驗。他指出全康精密使用帆軟的FineReport後,其介面可降低了學習成本;強大的資料集功能則可輕鬆整合不同數據來源;多種圖表選項能根據數據性質進行可視化;簡單設定即可新增、修改、刪除資料。系統開發方面,OT與IT整合過程面臨諸多挑戰,但在團隊和外部廠商的支持下順利完成。

在「創新趨勢焦點對談」部分,台灣帆軟客戶成功經理朱郁文與優智能執行長陳建志,就「AI+BI驅動半導體產業迎向智慧製造」為題交換意見。陳建志提到,AI可輔助半導體企業分析大量生產數據與瞬息萬變的市場趨勢,大幅提升決策的速度與準確性。

AI可進行產品瑕疵檢測,加速分析速度,即時發現並改善製程缺陷,避免產生大量不良品,進而降低成本。此外,AI還可以預測生產設備異常狀況,提供生產排程管理數據,協助管理者快速做出決策,若再整合BI工具的視覺化介面,管理階層就可依據數據做出正確決斷,有效提升管理效率。AI和BI結合所產生的巨大潛力,已讓多數半導體企業著手培養相關人才,強化公司的數位轉型能力。不過他也指出,企業導入AI時,需要解決數據品質不佳和模型準確度不足的問題,優智能公司可透過AI協助製造業提升效率,進而實現智慧製造,提高產線良率。

除了一系列專業演講與對談,活動現場也展出帆軟一系列軟體平台,與奇酷科技、優智能、鼎華智能、安永、台塑網、鄧白氏、一二三視、台灣愛淨潔能等合作夥伴的解決方案,讓與會來賓透過現場展示,掌握智慧科技脈動,加快數位轉型腳步,提升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