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DigiKey一同瞭解以及推動新一代全球糧食生產的創新科技 智慧應用 影音
DTR0626
member

與DigiKey一同瞭解以及推動新一代全球糧食生產的創新科技

  • 吳冠儀台北

感測器是農場中使用最頻繁的硬體解決方案之一,是收集資料以利決策的重要關鍵。DigiKey
感測器是農場中使用最頻繁的硬體解決方案之一,是收集資料以利決策的重要關鍵。DigiKey

務農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職業之一,但農業產業的面貌正迅速改變。全球各地的農場不再停滯於刻板的陳舊印象中,不再只是一位家庭農民以人工方式處理每天的例行農務,過著遠離電話、有線電視或網際網路的生活。

如今,現代農民逐漸轉用農業科技解決方案,協助跟上全球的糧食需求趨勢。但氣候變遷到勞動力短缺、成本上漲、有興趣務農的人愈來愈少等各式因素,都導致農業工作更加複雜且具有挑戰性。

Josh Mickolio是DigiKey無線與物聯網供應商業務開發經理。DigiKey在全球電子元件與自動化產品的高階服務經銷領域屬於領導者與持續創新者,提供超過2,900家知名品牌製造商的1,530萬款以上零件。DigiKey

Josh Mickolio是DigiKey無線與物聯網供應商業務開發經理。DigiKey在全球電子元件與自動化產品的高階服務經銷領域屬於領導者與持續創新者,提供超過2,900家知名品牌製造商的1,530萬款以上零件。DigiKey

農業科技的進步有助於達到更智慧的採收、設備電氣化以及更有效地收集資料,進而作出更明智的決策。此外,全球連線的進步也提升了數據通訊的速度,即便農場通常位於偏鄉或高海拔地區,也可享有數據通訊。
精準農業在農業科技解決方案中正加速推動,其大力仰賴科技,能更準確高效地完成農場工作,包括除草、害蟲控制、牲畜追蹤、設備維護以及土壤健康的維持。

農業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資源,而精準農業的目標就是以更有效且高效率的方式運用這些能源和資源來造福人類。現代農場仰賴農業科技,透過自動化和永續解決方案,提升農業技藝。

科技促進變革

農場可用的科技不斷增加,甚至可追溯至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在此期間,公眾逐漸關注殺蟲劑和化學品在農務中的使用情況,而且 GPS 技術的進步,也帶動曳引機和聯合收割機紛紛安裝 GPS。

在接下來數十年間,連線解決方案也不斷改進,促成了全球雲端和邊緣運算更快速的資料傳輸。此外,自主解決方案的能力也在近年來加速提升,例如光學處理的改進、人工智慧的成長,以及固態光達的引進等,都促進精準農業的進展。

如今,感測器是農場中使用最頻繁的硬體解決方案之一,是收集資料以利決策的重要關鍵。這些感測器極其耐用,能夠承受許多環境因素,例如高低溫、極端氣候、接觸化學品、灰塵、振動、動物和其他因素。
因此,大多數農場設備所用的感測器不僅耐磨損,而且在設備設計方面,感測器都受到良好的保護,並隱藏在不易受到干擾的地方。

農業科技所用的感測器通常與其他許多元件類別常見的「小型化」趨勢背道而馳,因為農業感測器安裝在大型農用設備上,通常有更多空間可容納感測器和其他電子元件,或可在設備內部安裝額外的保護裝置。

精準農業科技在農場中最常見的一些應用包括:土壤健康、牲畜管理、農作物監測、設備維護等,
技術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並朝著精確性和適應性的方向發展,農民將可享受眾多好處,包括提高土地或牲畜的生產率、減少對人工和人力的依賴,以及減少資源投入,對環境產生正面影響。

農業科技的未來

現代農業肩負著創造更多糧食的重任,同時也要減少對環境的衝擊,還要因應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先進的科技解決方案有助於農民將關鍵流程自動化,這對於達到規模經濟,以滿足不斷成長的糧食需求來說非常重要。

當然,採用新技術不免要面臨箇中挑戰。一直以來,科技與農業之間處於脫節的狀態。為了擴大精準農業的採用,技術供應方必須準備好在全球範圍內,以輕鬆且高成本效益的方式擴充解決方案,也要持續改進連線解決方案,以便達到即時處理和分析。 

對這個經常薄利經營的產業來說,有個好消息:農民不僅可以購買具有精準農業能力的新設備,還能改造現有設備,達到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農業科技還有助於消除或降低許多層面的成本,例如購買較少的化學品和避免浪費、僱用較少的人力,並減少設備停機時間。

隨著愈來愈多的農務工作採用科技和自動化,DigiKey都在針對建構新一代農業科技的工程師,打造更容易取用的解決方案。

相關技術將一代一代迅速發展,以因應當前和未來的需求,並且提提升精準農業的採用。透過對農業洞察和作物層面的自動化,世界不僅能達到更好的栽種,還可促成農場大轉變。歡迎至DigiKey官網觀看 DigiKey 的《農場大轉變》第3季系列影片,一同瞭解農業的未來,以及推動新一代全球糧食生產的創新科技。

(本文由DigiKey無線與物聯網供應商業務開發經理 Josh Mickolio提供,DIGITIMES吳冠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