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ADI
HEMT元件物語
HEMT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中文譯為「高電子移導率電晶體」,在人類的科技史上是一個很重要的發明。電子在半導體內跑得越快,就有機會讓元件操作在更高的速度及頻率響應。舉凡目前5G無線通訊系統功率及低雜訊放大器,或是電動車內作為高功率電源轉換,都需要用到此HEMT元件。如果5G通訊開始使用到毫米波,更是非HEMT莫屬。而HEMT從發明到應用,其中有幾件有趣且有意義的事,值得跟各位分享。
量子位元的種類-兼論量子政策
量子位元是量子計算及量子通信最基礎的單位,它的工作原理決定了量子位元以及操作的特性,也決定了週邊元件的技術以及未來發展的限制。目前候選的種類眾多,在有限的人力及經費資源下,選擇成功機率大的技術路徑、集中資源投入選定方向是小經濟體最重要的課題。
何處延攬AI新秀?掌握最新技術趨勢?
在這波智能技術變革中,大家急於掌握前瞻技術,以及延攬炙手可熱的AI人才。那裡才是最好的場域呢?莫過於「頂尖國際會議」(Top Conferences)。
我與IBM
我發表的第一篇學術論文是基於IBM的大型資料庫及硬體RISC架構的排列演算法。1968年IBM 發展出第一個層次型數據庫(Hierarchical Database)管理系統,稱為MS V1運作於IBM 360電腦。直到今日,仍有很多企業在使用該數據庫。這麼多年來,S/360系統一直都是IBM在金融市場的主力,也是藍色巨人的金雞母。有趣的是,指令精簡的RISC架構,也是IBM的首創。IBM的寇克(John Cocke,1925~2002年;圖一)主導基於RISC架構的建置,於1975年推出IBM 801電腦。
量子霸權年代?—嘈雜中級量子時代
9月18日IBM宣佈其IBM Q會將其「量子艦隊」增加為14個系統,其中有一個系統有53個量子位元。無獨有偶,金融時報於9月21日報導Google將一篇論文置於NASA論文網站,隨後即遭刪除,但是論文已在網路可見,標題是“Quantum Supremacy Using a Programmable Superconducting Processor”。Google於量子計算領域一向低調,此次用媒體式的標題「量子霸權」有點令人感覺意外,雖然量子霸權一語是由學者John Preskill所提出的。
太空科技的濫觴
今日我們談第六代無線通訊,主角之一是低軌道、低成本的通訊衛星。通訊衛星(Communications Satellite;COMSAT)是用於電信的人造衛星。圖一是收藏於中華電信的通訊衛星模型,當中圖右為Intelsat-3衛星,設計壽命5年,造價530萬美金。
從智財權的角度看國內電子業者轉戰醫療器材行業
國內電子業近年來掀起了一股轉戰醫療行業的熱潮,特別是電子醫療器材方面更是火熱。本人長期服務台灣、大陸及美國的醫療器材公司,這幾年台灣不少想去大陸發展的公司常來咨詢我的意見,看多了、也經歷多了,在此提出個人從智慧財產權角度對國內電子業者轉戰醫療器材行業的一些想法。
中國大陸的記憶體產業
2018年大陸進口3,000餘億美金的半導體產品中,記憶體約佔兩成,因此在進口替代的政策下,追求記憶體產品的自給似乎成為理所當然。
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
第一個奈米碳管場效電晶體(Carbon Nanotube FET;CNFET)原型在1998年成功做出,2000年初我在此寫了一篇介紹文章。然後倏然20年過去,第一個可以用量產化方法製造的樣品姍姍然問世,文章發表於8月底的《Nature》上。
資料庫逸事:科技創新的接力賽跑
1960年後有了快速的排序演算法,資料庫的技術如虎添翼般的進步。1970年是資料庫歷史上劃時代的一年。這一年,IBM的研究員柯德(Edgar F. Codd,1923~2003。圖一)發表了業界第一篇關於關係資料庫理論的論文《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首次提出關係查詢資料庫的模型理論。這篇論文是計算機科學史上最重要的論文之一,奠定了柯德的「關係資料庫之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