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後有了快速的排序演算法,資料庫的技術如虎添翼般的進步。1970年是資料庫歷史上劃時代的一年。這一年,IBM的研究員柯德(Edgar F. Codd,1923~2003。圖一)發表了業界第一篇關於關係資料庫理論的論文《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首次提出關係查詢資料庫的模型理論。這篇論文是計算機科學史上最重要的論文之一,奠定了柯德的「關係資料庫之父」的地位。
IBM持續研究在多用戶與大量數據的環境下關係型資料庫的實際可行性,對資料庫技術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1974年IBM發表論文《SEQUEL:A Structured English Query Language》,提出SEQUEL語言,最後演化出SQL,成為今日廣泛為終端用戶使用的非程式化查詢語言。
之後IBM的研究員格雷(James Nicholas "Jim" Gray,1944~2007。圖二)發表論文《Granularity of Locks and Degrees of Consistency in a Shared DataBase》,正式定義了資料庫事務的概念和數據一致性的機制。格雷在資料庫交易處理(Transaction Processing)的發展有重大貢獻。他提出這種資料庫的處理方式係經由資訊網路與資料庫或檔案的結合,以交易資料進行即時處理,有別於傳統批次處理(Batch Processing)。格雷這位電腦奇才在2007年獨自帆船出海,卻未曾再返航。
1979年IBM的研究員西林格(Patricia Selinger。圖三)發表《Access Path Selection in a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完成全世界第一個關係查詢資料庫(Relational Database)的優化器。西林格因此一貢獻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經由前述IBM研究員的努力,IBM在1983年推出DATABASE 2 (DB2)使用於MVS,是一個長盛不衰的品牌。
回到台灣任教後,我很榮幸獲得IBM的Shared University Research Award以及IBM Faculty Award。IBM的獲獎信函是由IBM的全球服務副總裁Robort Morris親自交到得獎者手上。Morris是我在貝爾通訊研究公司工作時就認識的老長官。而我的學生如蘇淑茵、蔡孟勳、劉仁煌,以及李欣怡也獲得IBM PhD Student Award。在2009年全世界所有得獎的女性研究生中,李欣怡更雀屏中選成為2010年唯一的一位Pat Selinger Award得主,這個獎項以西林格命名。IBM的獎學金,還有一個給開發中國家的研究生獎項Alex Muller IBM Ph.D. Fellowship,以1987年諾貝爾獎得主穆勒(Karl Alexander Muller,b. 1927。圖四)命名。在本文截稿前台灣尚無學生獲獎Alex Muller IBM Ph.D. Fellowship。希望不久的將來,台灣的學生也能獲得此獎的肯定!
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暨華邦電子講座,曾任科技部次長,為ACM Fellow、IEEE Fellow、AAAS Fellow及IET Fellow。研究興趣為物聯網、行動計算及系統模擬,發展出一套物聯網系統IoTtalk,廣泛應用於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慧校園等領域/場域。興趣多元,喜好藝術、繪畫、寫作,遨遊於科技與人文間自得其樂,著有<閃文集>、<大橋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