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ST Microsite
智慧城鄉應用永續經營三關鍵
新竹縣政府主辦一場「智慧城鄉論壇」,我受邀擔任下半場綜合討論的與談人。題目為「以公私合作推動智慧城鄉發展」,由行政處長周秋堯及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榮譽會長林建元共同擔任主持人,分享智慧城市發展前景與趨勢,及新竹縣面臨的機會與挑戰。會場聽眾詢問,新竹縣發展智慧城鄉的策略為何? 對於智慧城鄉應用的永續經營,我認為應該考慮3個問題:首先,要清楚區分必要與非必要(Must-have or Nice-to-have)。將智慧城市應用區分為「必備」或「可有可無」反映它們對日常生活產生影響的不同程度。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應用的存在或缺乏可能不會顯著改變城市居民的日常體驗。然而,必須承認這些應用的成功或失敗取決於它們的功能性以及它們是否能夠融入城市結構。以智慧家庭應用而言,電動窗簾大家都感新奇。但要花大錢建置,可能就無人問津。因此這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應用,而非「必備」的應用。第二,需分析維運成本(CAPEX vs OPEX)。很多應用勉強建置,無力維護。智慧城市應用的失敗案例包括未能滿足期望或缺乏必要基礎設施的情況。此類缺陷可能包括使用者界面不足、數據處理效率低下或連接性不足。這些挫折強調在部署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之前,進行健全規劃和充分測試的重要性。台灣的失敗案例不勝枚舉,一個成功案例是YouBike,很務實地在許多台灣的城鎮提供服務。在中國大陸,很多類似YouBike的服務太過花俏,OPEX太高而失敗。第三,要能夠選擇有用數據(To data or not to data)。不知如何使用數據,就不會有智慧城鄉。我提出智慧農業的成功案例,是我們幫蘭花工廠進行非影像蘭花黑頭偵測的應用。城市最應該運用的數據是交通數據。而智慧路燈是最好的載具,應在現有的路燈掛上智慧平台,而非取代現有路燈系統。在台灣,許多智慧城市應用的存在與否並未對居民的日常生活產生顯著影響,他們的生活維持著往常的方式。而很多「必備」的智慧城市應用都是因為政府法規要求。在衛福部一個顯著而成功的案例是在醫療應用中推廣快速醫療互通資源(FHIR)。FHIR已成為醫療保健領域的一股變革力量,促進電子健康記錄的安全交流,並在各種醫療系統之間促進互操作性。其成功是對設計良好且有效實施的智慧城市應用在關鍵領域(尤其是醫療保健)中可能產生積極影響的明證。智慧城市應用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同時缺乏解決問題的實際行動力。很務實的解決上述3個問題,智慧城市有永續經營的機會。我給的答案,應該都適用於所有城市。
寧可信其有的迷信
台積電熊本廠(亦可稱為日積電,Japan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JASM)日前不久舉行開幕儀式,一時冠蓋雲集,台日雙方重要的政經人士均出席開幕盛會,見證此歷史性的一刻。媒體對此重要的事件有諸多的報導,在此不再贅述,但是不知讀者是否注意到日積電的英文標示,是用英文小寫的,尤其是j上面畫龍點睛的一紅點,也正象徵日本國徽。如果讀者注意到日本對外重要的活動,其中的J都一律用英文的大寫,我尤其喜歡大谷翔平代表日本國家棒球隊時,隊衣上那非常流線英文大寫的J,形貌近似於日本的國土。也許讀者會說台積電的英文也是用小寫的,這就是關鍵所在。台積電tsmc為何捨棄英文的大寫,而改用小寫?台積電蔣爸(指蔣尚義)曾跟我說,這是經過高人的指點,因為大寫的T出不了頭,小寫的t可以出頭。雖說是迷信,但是台積電決策者能從善如流,寧可信其有,也是美事一樁。所以日積電大寫的J出不了頭,小寫的j可以做到。在此不禁想到AT&T也將商標由原先大寫的T,增加了小寫的版本,難道是受到台積電成功的影響?在科技產業中如果說起迷信事件,綠色的乖乖算是其中最為人所談論的,你很難想像在先進半導體的機房中,擺了為數不少的綠色乖乖。綠色代表機台在正常的運轉,為了保持機台的穩地度及妥善率,綠色乖乖是絕對少不了的。這一開始也許只是個別的行為,但是在心理作用的慫恿下,逐漸擴展為全民運動。就連超微(AMD)的蘇媽(指蘇姿丰)來台會見在台員工,也要跟綠色乖乖合照張相。這個習慣也曾被英國BBC所報導,當時還有人戲稱,我們真正的護國神山祕密,被別人給揭穿了。前不久我們公司在中國工廠的機台一直有狀況,我就請要去中國維修的工程師隨身帶幾包綠色乖乖,大概效果不錯,中國的工廠隨後通知我們,要寄一大箱的綠色乖乖給他們。這類避邪趨吉的做法,如果善用的話,倒也可以振奮人心激勵士氣。美國在獨立戰爭中,有段時間陷入與英軍的苦戰。但當戰事延伸到紐澤西州時,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將軍率軍在惡劣的天候下勇渡德拉瓦河,突襲英軍逆轉戰事,被視為是美國獨立扭轉乾坤的一役。但是在行前卻人心惶惶,華盛頓將軍於是召集相關的軍官及士兵,從口袋掏出一枚硬幣,說擲幣的結果如果是人頭面朝上,代表得到上天的祝福,會打勝仗。果然擲幣結果是人頭面朝上,且一連幾次都如此,軍心因而大振,最後取得關鍵勝利。事後華盛頓將軍拿出那枚硬幣,結果硬幣的兩面都是人頭。在軍中不僅有很多迷信甚至是禁忌,個人服役時是海軍的雷達部隊。海軍最忌諱的是餐桌上吃魚不能翻身,因為這意謂著會翻船。有回我不小心將魚給翻了身,身旁的軍官看我一臉驚嚇樣,連忙說我們是陸上部隊,不信這一套。至今我還感謝這位幫我解圍的軍官。 
羅夏克測試與大型語言模型
我一直嘗試將不同的工具和大型語言模型(LLM)結合,這是將傳統軟體工具進行數位轉型最快的方式。例如曾將魚骨圖管理加上ChatGPT,效果甚佳。接下來我想嘗試將LLM和羅夏克墨漬圖結合,進行心理投射測試時。然而,我嘗試將ChatGPT和羅夏克墨漬圖」(Rorschach Inkblot Test)結合,進行心理投射測試時,ChatGPT的表現就有點荒腔走板,言不由衷。羅夏克測試使用10個墨漬圖案,每個墨漬圖案幾乎具有完美的對稱性。其中5個墨漬是黑墨,2個是黑墨和紅墨,另外3個是彩色的。這些墨漬圖並非隨機或偶然的設計,羅夏克(Hermann Rorschach, 1884~1922)精心設計每一個墨漬圖,使其儘可能具有模棱兩可和「矛盾」的特點。羅夏克將墨漬圖開發為診斷精神分裂症的工具。後繼者則擴大使用於一般的個性測試。無論是在心理學還是文化上,這個測試本身有著驚人的生命力。羅夏克測試不僅僅關於你看到什麼,更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它。大多數的墨水渲染看起來像無意義的形狀,但羅夏克墨漬圖確實可以看出不同的東西,給個人的創造力留下空間,但這些墨水渲染也有一種真實的結構,可以客觀地檢查你所看到的東西是否符合標準或超出範疇。羅夏克是一位瑞士精神科醫生,曾師從榮格(Carl Gustav Jung)。相較於羅夏克,弗洛伊德是一位文字型的人,他的心理學完全關乎言語療法,因此早期如ChatGPT的LLM較容易插入(plug in)弗洛伊德的測試。羅夏克認為,看見比說話更深刻,我們如何看待事物更能展示出我們是誰。最近,多模式學習模型(Multimodal LLM)就更能適應羅夏克的測試。羅夏克在發明測試後不久就去世了,此測試在他無法控制的情況下朝著各種不同的方向發展。在美國,神祕的內在風格、個人魅力,是什麼讓你在人群中脫穎而出等特性,皆以不同羅夏克測試的變形版進行測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羅夏克測試被大量運用於臨床心理學領域。它被用於紐倫堡的納粹審判,也被用於越戰期間叢林中的農民。專家對於不同被測者的反應會有奇妙的解讀。例如,您如果在10張卡片中有4個以上的性(Sexual)回應,可能暗示存在精神分裂症;如果被測試者的性回應過少,可能暗示性挫折。羅夏克在墨點卡片濕潤的狀態下將它們沿中心軸對摺,使它們都具有對稱性,被測者很容易將它們旋轉90度,解讀它們像是水中的倒影。若被測者是罪犯,則鏡像回應被用來區分精神病患者和非精神病患者。對圖形細節的關注可以解釋為衝動或警覺性,亦即能夠看到他人忽視的事物。然而,如果過於關注細節,則可能表示對平凡事物的著迷,僵化的強迫性思維,有時還可能涉及偏執狂。之後有大量論文發表對各種對象的測試,有些光怪陸離,有些還頗為搞笑。羅夏克測試引發許多爭議,一些嚴謹的學者開始展開研究。一項於2013年進行的重要研究,回顧所有與該測試所聲稱測量的方面相關的研究,剔除不夠嚴謹的部分後,證實當前的羅夏克測試的可行性。這些墨水測試具有客觀的視覺特性,測試本身有著具體的歷史和用途,只要按照特定的方式運作,其結果就有意義。羅夏克測試顯然不是容易駕馭的工具,若能巧妙地以微調模型或檢索增強生成(RAG)融入LLM,其威力必然大增。
被打敗時,要有坐上談判桌的氣度與勇氣
看到新增的獨角獸公司從2021年的539家,暴跌到2023年的71家,背後必然有很多新創事業因為後繼無力而跌下神壇。成為獨角獸是許多新創事業家的希望,但「大勢」很重要,我剛創業的那幾年,大家談起創業,成功好像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但跟我同時期創業的新創企業,還留在舞台上的並不多。這兩天看到同年創業的網家(PChome)似乎遭遇極大的挫折,我不是電商專家不敢妄言,媒體說虧損半個資本額的網家該找可以創造綜效的企業接手。但有個創投業的前輩告訴我:「沒有成功事業模式的公司不值錢」。很殘酷,但可能是事實。2020與2021年資金寬鬆,可能是出手最好的時候,但當年出手或者上市的公司現在正在受到檢驗,繳不出成績單的經營者被掃地出門也不意外。所以,勿悲勿喜,把財富當成帳面數字,回歸基本面才是正途。那麼當時沒出手的,現在如何是好?找個好人家「嫁了」,可能是好選擇。但好人家如何定義呢?當然是有綜效的公司,日本首富柳井正說:「常識是經營者最大的風險」,我心有戚戚焉。因為有常識的經營者懂得觸類旁通,而不是食古不化。創意、創新、創業,一字之差,意義大不相同。創意是光有點子,創新得有執行力,但創業是建構一個可長可久的事業平台,怎可相提並論。很多年輕的新創業者自認天縱英明,在對手面前擺出一夫當關的架勢。但我很明白,當個人英雄並不難,能善用網路、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帶來新價值,那也只是個不錯的經理人而已,要能建立事業平台,甚至像是施振榮、張忠謀一樣,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那才真正是英雄,我們還差得遠。之前,有位創業家在幾乎燒光資金時,問我有沒興趣入股,說我們聯手可以共創天下!喔,我們已經有將近250人了,公司IT、財務、法務、人事等後勤部門配備完整,光把部隊找齊就是個大工程,您拿什麼跟我「共創天下」呢?知己知彼很重要,很多人找我們合作只說你們很專業,但追問「哪裡專業」,得到的答案經常是讓人啞然失笑。前幾年,富士通半導體的12吋廠以約新台幣160億元賣給聯電,華邦旗下的新唐也以現金2.5億美元購併Panasonic旗下半導體子公司,兩家台灣公司都以好價錢買下日系半導體公司。日本人傻嗎?驕傲的日本人願彎腰跟台灣人談判,關鍵在於台灣廠商能以技術或管理能力創造出綜效。一個好的創業家,該低頭時別逞強。我是創業家,前13年不曾分紅,創業家的苦,我知道!
天不下雨,娘要嫁人
由於老天不賞臉,從2023年初開始,巴拿馬運河就出現乾旱現象,估計到2024年9月前仍難以舒緩,因此減少大約3分之1的運量,不少輪船改走蘇伊士運河或好望角。屋漏偏逢連夜雨,2023年底開始,蘇伊士運河因為紅海危機,海運運能暴跌50%以上,繞行好望角的船隻要增加1~3週的時間,讓空櫃飄蕩在海上。我們很難預期,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同時中斷的危機,此時運價自然有相應的調整。海運運輸的準點率下降,可以理解缺櫃現象至少要半年後才會紓解,轉空運的機率跟著提高,擁有較高貨運機隊的公司也可能因此獲利。從製造業的PMI指數觀察,全球的PMI在2024年初達到50,但從電子業的角度觀察,雖然大家吹捧人工智慧、伺服器的商機,但手機、NB仍是產業主力。我們不認為2024年上半是緩和復甦,也許下半年才是觀察復甦與否的關鍵。其次,需求結構也在改變,到底誰在買手機、NB?如果中國經濟與市場沒有復甦,能期待手機、NB產業欣欣向榮嗎?2023年,台灣對東協的貿易總額首度超過對中國的金額,這個背景也可以從台灣對外投資金額,找到相應的變化。2014年時,台灣對中國投資總額是103億美元,到2023年剩下30億美元。而對東協的投資則從11億美元,暴增到52億美元,這還不包括台商在中國的基地直接轉往東協、南亞投資的金額。運籌業者開始必須針對全球的供應鏈變化,做出適當的調整。對台商而言,未來全球將有包括歐洲、北美、東協、南亞四大供應中心。歐洲將以車用電子為主,印度車用電子與NB、手機品牌大廠的需求都是商機,而東協國家中,除了越南近水樓臺接收中國製造外移第一波商機之外,馬來西亞近年來深受歐洲半導體廠投資之惠,被關注的熱度大幅提高。DIGITIMES Asia是以報導亞洲ICT供應鏈為主的英文網站,從到訪的國際訪客結構,也可以知道興衰起伏。美國加州一直都是第一大族群,日韓排名第二、三,但2024年初,來自馬來西亞的訪客驟增到第二名,這個新融入亞洲供應鏈的族群,也非常值得大家關切。 
總體經濟的關鍵變數
針對決策的資訊需求,市場上總是可以蒐集到很多關鍵的訊息,但關鍵是資訊雜沓,尤其是總體經濟的資訊更是人言人殊,問對問題,遠比答案本身重要。一般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的基本格局與2023年相近,IMF認為,中國會有更多刺激經濟的措施,而美國選舉年的經濟持續榮景,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回軟的速度。對航空公司而言,油料成本當然是事業成功的關鍵,但油價經常受到國際經濟與地緣政治的影響,設定正確的議題,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對專業的公司而言,要搜尋的答案,哪些該付費,哪些可以免費擷取,總是與一般社會大眾的需求不同,B2C與B2B的資訊需求,當然大不相同。例如,依據業務比例結構,調整適當的外幣持有比例。對台灣的航運業者而言,美元最為關鍵,其次是人民幣、日幣,在支付機款的需求,以及外幣避險的需求都是專業知識。對於航空公司而言,油價可能影響經營成本3成以上,除了油價變動之外,如何操作油料避險,也要付出適當的保險代價。至於願意付出多少代價,當然與航空公司的選擇,資訊供應商的品質、價格有關。掌握OPEC、EIA與美國頁岩油的增減產訊息、庫存天數與價格,都是航運業者關鍵的訊息。油價跟著國際情勢起伏回顧過去半年多來,2023年第3季開始,美元走弱、中國採取經濟振興措施,沙國、俄羅斯自願減產,導致油料價格上揚,但10月初美國公布企業數據,顯示需求疲軟,加上俄羅斯解除柴油出口禁令,油價隨之下滑。10月初,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導致油價暴漲;11月初美國公布CPI僅僅上揚0.1%,加上中國經濟疲軟,油價下滑到低點。12月中旬,紅海生波,油價反彈。2024年初,全球憂心中國經濟,油價再跌,但以色列空襲巴勒斯坦,油價應聲上揚。以上這些就是影響油價的關鍵因素。整體而言,地緣政治影響甚為深遠,短期波動難免,海空聯運的需求增加,對航空貨運業者有利。但展望2024年,兩岸關係影響客貨運需求,在政治關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不能有太高的期待。從全球觀點來看,客貨運的需求都會回到疫情前的水準。以桃園機場為例,客運總量已經恢復到疫情前7成以上,估計2024年會有8成以上的成績。但航運業供給面的變數卻很多,營運成本偏高,因此長約客戶將會增加。航空業本身的飛機、發動機供給不足,商業客戶與乘客不要期待運費與價格會有太大的調降空間。電子業佔台灣出口4成以上,特別是半導體出口不會走海運,以空運為主的半導體業出口狀況與航空貨運業者息息相關。我們認為傳統主力的NB、手機生產線不在國內,但卻仰賴台灣生產、出口的半導體,短期內不會有大幅上揚。倒是出口地點將會逐步調整,如果真如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所說的,將來的NB、手機生產,會有3分之2以上離開中國,中長期航線的布局,可能比因應短期的需求變化更重要。
航空業也有供應鏈的缺口
基本上,無論是客運、貨運,航運業都已經慢慢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值得注意的是,電商對全球供應鏈與運籌體系的影響。疫情期間,歐美消費者基於成本的考量,大量在中國的電商平台購物。包括Shein、Ali、Tiktok、Temu在內,被稱為「出海四小龍」的中國電商平台,現在幾乎已經有了全球電商巨擘亞馬遜(Amazon)約80%的實力了。為滿足市場的需要,中國電商巨擘支付高額的空運費用,根據日經(Nikkei)報導,2023年下半陸港出發的航線運價,有40~50%是電商貨,一般認為2024年的電商貨運仍將是推動航空貨運的關鍵要素。由於各種配件短缺的因素,最上游的飛機製造公司,主要是波音(Boeing)與空中巴士(Air Bus)兩大公司的生產線,在疫情過後尚未恢復正常,新機交機可能延誤半年以上。再加上為了迎合消費客群與影音設備的進化,機艙改造也是航空公司吸引客戶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機艙改造動輒一、兩年,航空公司也得殫精竭慮避開運能的缺口,在適當的時機才進行「歲修」,基本狀況與晶圓代工廠的運作理念頗有相近之處。晶圓代工廠可能有8吋、12吋廠,也有90奈米到10奈米、7奈米、5奈米、3奈米等不同的製程,如何將客戶的訂單安置在正確的時段,做出最佳化的選擇,就是晶圓廠獲利的關鍵。對航空公司而言,研判不同區域的客貨需求,引進不同的機隊,做出最佳化的配置,也是航空公司賺錢的關鍵。現在我們談G2大格局下的區域化生產,看似越南、印度,甚至墨西哥最被看好,但航空公司也會懷疑,實際上出貨到越南、印度、墨西哥的貨源不如預期的豐沛。其實這與2023年的低迷、2024年何時復甦有關。2023年台灣上市櫃電子公司的營收衰退12.6%,連台積電都難以倖免。其次,疫情之前,沒有人料到美中之間會出現這麼大的齟齬,美國經濟遠比中國更有動能,加上美元的強勢地位,疫情之前布局北美與強化亞太的航空公司經營績效就大不同,這也是「戰略價值超越戰術」的結果。對於專業經理人而言,沒有人能做到萬無一失,但以產業知識做出適當的判斷,則是職責所在,現階段預判墨西哥與印度的比重,安排適當的航線、客貨運配置,則是專業經理人的職責。
日本首富柳井正:常識是經營者最大的風險
在媒體上瞄到日本首富柳井正這句話:「常識是經營者最大的風險」,印象深刻。常識好的人,可以連結各種常識,彙整成足以形成決策的知識,我是個知識服務業者,深知其中的奧妙與價值。有人告訴我,現在一張美西、台北來回商務艙機票要9,000美元。您聽到會有什麼反應呢?2019年以來,這個世界深受疫情與地緣政治的影響,挹注過多資金帶來的通膨至今未解。而背後的區域化生產、老齡化、少子化、貧富落差、世代落差,加上大數據、人工智慧、車聯網等黑科技,導致供應鏈震盪,這些問題正在深刻影響我們。成本激增是必然,但消費者或者從市場端回看,又可以看到哪些發展的契機,或者深不見底的陷阱呢?忝為華航獨立董事,每次董事會我都認真聽簡報,試著熟悉國際事務,並在適當時候提一些建議。華航剛剛結算2023年的營運績效,將近新台幣70億元的稅後淨利是有史以來第三高。做為一個國際航空業者,對於國際事務有很高的敏感性,而華航也是台灣少數兼具資本密集的大型服務業,1,616億元的營收中,用在員工、服務社會的價值,對於GDP的貢獻值,也遠高於一般的量產製造業。我試著從企劃主管的報告中,找出無涉公司經營的資訊,當成「常識」來跟社會分享的知識,做為華航貢獻的一部分。您知道,過去從紐約飛台北要15小時10分鐘,現在要多1小時嗎?而從台北到倫敦的飛機,更要從14小時10分鐘,增加到16小時20分鐘。我們可以想像,這是烏俄戰爭帶來的影響。烏俄戰爭之外,如果以巴戰爭戰事擴大,現在飛越伊朗、伊拉克的航線將被迫調整,經過塔吉克、沙烏地阿拉伯的代價呢?我們空拍航線,知道從印度、中東、北非前往歐洲的航線充滿了變數,也知道印度將成為另一個重要的製造中心。但印度只開放兩個航點給台灣的華航與長榮,兩家航空公司分別在德里、孟買落腳,除了這兩個城市之外,清奈、邦家羅爾不行嗎?不見得是不行,只是台印雙方對這件事的認知,並未從供應鏈的角度出發。一旦我們知道供應鏈重組,從台北先到檳城,再延伸到清奈的航線,很可能就是台印雙方合作最佳的典範。行業裡的人都知道,西方品牌大廠希望台商到印度建立生產基地,而清奈的工業基礎也是首選的地點之一。由於印度位於歐亞航線的中段,抵達印度的時間都是半夜,讓旅客非常困擾。如果搭上華航八點鐘前往檳城的飛機,大約下午一點以前可以抵達檳城,下午四、五點就可以抵達清奈,這將是美國、台日韓旅客前往印度最佳的路線。如果這個點子落實,將會是台印雙方,甚至包括檳城在內,以及諸多航空公司雙贏的結果。這件事要印度、馬來西亞、台灣政府同意,一般人,總是雙手一攤,覺得要打通那麼多的環節,太難了。如果關鍵在印度,那麼想想總統為何交代黃崇仁幫忙印度建晶圓廠,如果簡單的話,就不會有人開口請總統幫忙了!人間事,都是難事,也可以都不難!
核融合電能何時能商業運轉? (二) —產業的進程
核融合反應爐的研發起始於50年代。相較於英國在1956年已經開始商業運轉的核分裂反應爐是晚了不少。  早期核融合反應爐的最大問題在於電漿的約束:哪種機制可以約束住溫度高到幾乎可以融毀一切物質的電漿? 延伸報導名人講堂:核融合電能何時能商業運轉? (一)—核融合反應爐的工程挑戰當時的核融合是當成基礎科學議題來研究的。核融合反應爐何時可以商業運轉發電?這個問題在上世紀的標準回答都是30年後—意思是還早著呢,一次一次接著跳票。  最近的氛圍已有顯著變化,近年來市場資金總計投入近50億美金用於核融合反應爐的研發,目前以此為主題的新創已接近40餘家。  近年來最令人振奮的消息之一,是2022年12月5日美國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LLNA)與國家點火設施(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NIF)合作的核融合反應有淨能量收益(net energy gain)。  此次實驗採用的約束機制為ICF,共192管紅寶石雷射以圓對稱射向置於圓心的原料顆粒(pellet)均勻加溫。投入的雷射能量為2.05百萬焦耳(MegaJoules;MJ),產出的核融合能量為3.15MJ,能量增益係數Q=3.15/2.05>1.5,核融合反應本身的確能釋放出能量!這是個里程碑式的實驗。  負責任的媒體還會加注其實那2.05MJ是由300MJ的電能產生的,遑論若依傳統能量轉換途徑,核融合能得先轉換成熱能、熱能再轉換成電能,轉換成電能的效率還得打一個大折扣。若真能成為發電設施,不只是反應爐,整個系統要有淨能量增益。這樣算來,粗估的核融合反應爐的淨能量增益至少要Q>10才能涵蓋系統中其他的能量消耗。商用系統還有一段路要走。 無論如何,原來是基礎科研的問題轉變成工程問題。工程問題可以分而治之(divide and conquer),研發速度因而加快。譬如LLNL與NIF的計畫中的紅寶石雷射若換成二極體雷射,能源輸出效率可以提升30倍,這樣就是穩穩向前邁一步。  另一個促使進展加快的因素是新創的投入。這些新創與公共機構形成夥伴關係(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專注於一些特殊核融合反應爐發電的機構、機制或原料等技術,可以基於公共機構較周延的基礎科研結果,快速進入商業運轉階段。  當商業資金開始投入一個新技術時,由獲利動機驅動的研發顯示加速進展的可能。最近一個例子是量子電腦的發展。  IBM在發展出第一代、第二代量子電腦時,預計的量子算力是以每年倍增的指數成長,這已是比摩爾定律—每18個月倍增—更積極的技術路標。發展迄今其實現狀比這技術路標快多了!  另外一個看起來比較不顯著,實質上很重要者,是機器學習已經投入核融核反應爐的研發,最主要的兩個領域是在材料開發和反應爐結構,以及核融合反應參數的優化。  所以,核融合反應爐何時可以開始商業化?最樂觀的是2030年初期,這個日期出現在一些新創公司網頁和新聞。保守些的呢,有生之年。但是這不是以前談的30年後,因為持這樣主張的人也同時談2050年的碳淨零排放,核融合反應爐發電不再是遙遙無期的。 (作者為DIGITIMES顧問) 
2024年產業展望系列之12:創業家的天堂路
在COVID-19疫情最嚴重的幾年,各國政府挹注的資金高達17兆美元,在家工作的熱潮,讓全球NB市場在2021年暴增至2.47億台,生產NB的台商賺得盆滿缽滿,在寬鬆資金與數據流量大增的激勵下,2021年全球新增的獨角獸公司多達539家。2022年全球新增獨角獸企業雖然減少到263家,但仍比疫情初起的2019與2020年多出許多。許多上了檯面的新創企業家志得意滿,但2021年上市的新創企業,現在都受到嚴苛的檢視,富豪(Fortune)雜誌以「敞開肚皮」(Belly-up)形容一度笑開懷的新創企業。激情過後,現在靠資產投資或穩定收入的公司更被肯定,那麼是否也意味著虛擬與實體之間的角色互換,也將給硬體製造業與相關行業將帶來新的契機?由於2021年募得鉅額資金的新創公司,很少證明他們確實值得那個價錢,從2022年的第1季開始,資本市場挹注於新創企業的資金趨近於乾涸,多數人從公司宣布停止營運或裁員時才會知道情勢出現逆轉。事實上,從2022年第1季開始情勢就十分明顯,只是多數新創公司保有18~24個月的營運資金,在資金乾涸之前還看不出端倪,但從2024年開始,這些現象將更為明顯,新創公司是否在正確的軌道上,氣夠不夠長都將是我們觀察新創企業的焦點。根據CB Insights資料,2021與2022年新創公司募集的資金仍超過4,000億美元,但2023年僅剩下2,484億美元,跌幅高達4成以上,而被認證為獨角獸的企業家數,也從2021年的539家,暴跌到2023年的71家。基於避免被控獨佔的考量,企業購併的案例也在這一段時間大幅減少。我們幾乎可以認定,未來幾年將是新創公司真正面對考驗的時刻。黃仁勳說:「如果人生能夠重來,我就不會選擇創業這條路」。如同特種部隊的結訓典禮,每個學員都要遍體鱗傷地爬過鋪滿碎石的天堂路一般,沒有經過幾次刻骨銘心的淬煉,如何像是浴火鳳凰一樣成就涅槃的境界呢?一個富可敵國的創業家,他經歷過哪些事,會讓他後悔走上創業之路呢?在閱讀富雜誌這篇關於創新創業的文章時,有段話引起我的注意。作者說,一般而言人口中僅有2%有「雙相情緒障礙症」(Bipolar Disorder),但創業家中有這樣傾向的人多達11%,他們很容易有情緒焦慮。我很明白,他們都不是聖人,如果我也算是創業家的話,我更明白今天的成績有很多是個人的幸運,也有很多是時代給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