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應用 影音
Microchip
member
國際級的教材就在身邊
我看到台清交這些頂大拿到多家企業的贊助,這些企業贊助的費用,彈性應該遠高於來自政府的預算。DIGITIMES贊助台大領導學程與逢甲的特約講座課程,都是針對如何鼓勵學生理解,喜歡這個產業而投入相關的資源。
掌握結構性優勢,就可以好整以暇了嗎?
台積電掌握了結構性的優勢,接下來就好整以暇的收割成果嗎?當然不是,好的公司會不斷挑戰自己的弱點,讓自己更無懈可擊。DIGITIMES近期與台大領導學程合作,針對科技與汽車兩大產業的ESG議題,進行全面性的分析與報導,其中關於台積電與其他世界級大廠的對比,台大學生做出的研究讓我印象深刻。
一旦掌握結構性優勢,我們該做什麼事?
台灣的半導體業已經是眾所矚目,或者說是「眾矢之的」。做為產業領袖,台灣的半導體業必須以自己為核心,思考各種影響產業未來的關鍵議題,並研擬各種策略。
如何理解結構性的優勢?
台積電2021年的成長率是24.9%,估計2022年可能接近30%,劉德音董事長說這是結構性的優勢,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理解晶圓代產業特性,以及「結構性的優勢」這幾個字對我們的啟示!
避開要命的「中間地帶」
「Fast Follower」,快速跟隨者一直都是台灣產業界奉行不悖的真理。這牽涉到台灣市場太小、遊戲規則不在台灣手上的特性。跟好領先者,追著訂單跑,台灣人不落人後,也成就斐然。只是如今到底誰在領跑?跑步的方式、步伐是否如前?還有,會不會殺出一些程咬金,打亂了市場的格局?
台灣熱到發燙,但須保持策略性的耐心
中國現階段顯然希望「太平洋大到可以容納中美兩強」,爭取更充裕的時間、空間,以便讓國力走向高峰。無論是闖進他國航空識別區,進出宮古海峽,都是為了在對峙的環境中,找到有利的論述與立足點。但美國顯然不讓他人在睡榻之側酣睡,採取的策略是極限壓力的策略(Strategy of maximum pressure)。
臨淵羨魚,還是退而結網?
看到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到南韓進行國是訪問,第一站就去參訪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3奈米工廠,台灣人,或台積電羨慕嗎?相較於南韓在國際社會上動見觀瞻,甚至左右大局,對台灣產業界而言是福,還是禍?
弔詭的數據:研究中國半導體產業該從哪裡著手?
DIGITIMES Research近期針對中國IC設計產業做出報告,根據收集到的數據,2021年中國半導體進口總金額為4,325億美元,比2020年成長23.6%,出口金額1,538億美元,成長31.9%,貿易逆差是2,787億美元。海關的數據通常不會有太大的落差,只是台灣是半導體生產大國,2021年的出口金額也只有1,555億美元,中國的進出口結構顯然需要有更多的解釋。
亞洲供應鏈100大(下):東協、南亞的供應鏈合作機制
郭台銘說未來的世界只有G2,沒有G20,意識形態之爭,很可能讓所有的廠商被迫選邊站或者布局更多元的生產體系,東協、南亞的勞動力與潛在市場,都成為業者的最佳選擇。為了避免成為兩隻大象爭鬥時的草皮,最好的策略就是創造第三個戰場,並且讓G2都需要自己,而現在的產業結構確實有機會可以讓日本、南韓與台灣廠商在新興市場找到更大的空間。
戰爭教程式設計的一堂課
最近檢視學生碩士論文寫的系統程式,有些太過零散,戰線拉太長,覺得自己像普丁(Vladimir Putin)總統,不知如何收拾烏俄戰局。第一階段俄羅斯在烏克蘭東北部推進失敗中耗損和分散的單位,只能希望藉著地理上集中作戰力量、縮短補給線和簡化指揮管制等方式,糾正第一階的問題。學生寫的系統程式也一樣,說模組化不像模組化,說集中也不太集中,指導教授如普丁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