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
美國總統川普重新主掌白宮,展開新一輪的關稅大戰,影響全球科技產業與供應鏈。由於川普向來不按牌理出牌,DIGITIMES新聞中心也將時時刻刻更新不斷變化的產業情報。
川習APEC會前夕 美擬對中祭出全面性軟體出口限制
2025/10/23
美國政府正考慮對中國實施全面性的軟體出口限制,範圍涵蓋企業資源規劃(ERP)、客戶關係管理(CRM)與電腦輔助設計(CAD)等被列為「關鍵技術」的應用,外界關注,此舉可能對AI、生產設計與半導體生態系造成廣泛衝擊。 經濟部再提產業獎勵誘因 2027年累積投資上看3.6兆
2025/10/23
受到美國對等關稅衝擊,政府提出新台幣460億元的紓困計畫,不過佔台灣出口逾7成的資通訊和電子產業,因為營收獲利持續成長,相較其他產業,較不需要申請政府的衝擊紓困措施。而若計算申請或將申請適用經濟部投資獎勵的投資計畫,2027年累計吸引投資可達新台幣3.6兆元以上。 半導體重心轉向美國 三星、SK海力士急築產能與風險並行
2025/10/23
隨著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等政策發酵,全球半導體投資重心正從亞洲轉向美國。韓媒分析認為,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能否儘快建立穩定的美國在地生產體系,以及政府層面的關稅與政策協調,將是韓廠在美中角力下的生存關鍵。 空中巴士天津第二條總裝線啟用 波音不再是中美談判籌碼
2025/10/23
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多次揚言將飛機零件作為制裁中國的「籌碼」、中美科技與貿易戰持續升級的敏感時刻,歐洲航空製造龍頭之一空中巴士(Airbus)選擇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市場布局。 美澳簽署關鍵礦產協議 敘事完美但脫離中國「綁架」不易
2025/10/23
美國與澳洲簽署價值85億美元的關鍵礦產與稀土協議,消息一出,澳洲礦業者股價應聲大漲。在貿易戰當中,中國打「稀土牌」,藉由限制稀土出口換取談判籌碼。澳洲以盟友自居,要助歐美一臂之力,降低依賴中國的關鍵礦產與稀土供應鏈。 AI聯盟前哨戰? 傳黃仁勳、孫正義齊聚APEC CEO峰會
2025/10/23
10月28日起連續4天的南韓慶州APEC峰會,預料將匯聚全球產業界目光。而此次APEC領袖峰會前,將舉行APEC CEO峰會,因此除APEC的16個會員國元首級人物聚集南韓,也有來自全球各地約1,700多名企業領袖齊聚一堂,探討競爭技術、供應鏈重組等關鍵議題。 川習會晤在即 稀土、俄烏戰爭、大豆採購全入議程
2025/10/23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下週將在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有信心在俄烏戰爭停火、中國購買俄油、恢復中國採購大豆、稀土出口管制及核武控管等議題達成協議。 微軟下單英特爾18A製程 英特爾已為川普政府創造投資效益
2025/10/22
日前報導指出,美國科技巨擘微軟(Microsoft)已承諾採用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18A製程技術,為其下一代人工智慧(AI)晶片代工,這項合作被視為英特爾重返晶圓製造前線的重要里程碑,也象徵美國晶片自主化政策的成果逐步顯現。 ASIC市佔版圖恐有上限 NVIDIA「五大戰略」阻絕反抗
2025/10/22
Google、AWS、Meta與微軟(Microsoft)等全球雲端服務(CSP)大廠持續採購NVIDIA AI GPU的同時,也積極加速自研特用晶片(ASIC)研發與量能,力圖降低NVIDIA影響力。不過供應鏈業者也坦言,觀察NVIDIA策略,仍有五大面向,足以鞏固現行AI霸主地位。 NVIDIA首片美製Blackwell晶圓問世 先進封裝仍依賴台灣技術
2025/10/21
美國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NVIDIA日前宣布,首片在美國製造的Blackwell晶圓已由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正式生產,執行長黃仁勳也親臨Fab 21見證歷史,象徵美國AI晶片供應鏈本土化,以及川普政府(Trump Administration)半導體業復興政策的重要里程碑。 川普與澳洲簽關鍵礦產協議 加速擺脫中國稀土依賴
2025/10/21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到訪美國華府的澳洲總理Anthony Albanese簽署協議,旨在加強對關鍵礦產和稀土的獲取,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川普擬親赴法院旁聽關稅案辯論 政策軟化豁免、強化產業關稅
2025/10/21
對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而言,除了親自出席以巴停火協議「加薩宣言」簽署,10月底赴南韓慶州與習近平面對面交流的「川習會」,11月間擬於匈牙利布達佩斯會見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敲定烏俄停戰,近期最重要的一個場合,要算是11月5日將在美國最高法院舉行的對等關稅案口頭辯論庭。 川普祭汽車「攻守兼備」新政策 強化本土製造、重塑供應鏈版圖
2025/10/21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根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針對進口卡車及巴士產業實施關稅壁壘,並同步延長原汽車關稅豁免期,此「攻守兼備」的新政策,一方面意在強化美國本土產業競爭力,同時預期將重塑美國汽車供應鏈版圖。 AI香餑餑僅餵飽部分產業 政府均衡台灣理念遇挑戰
2025/10/21
中華經濟研究院日前公布2025年經濟預測,認為台灣全年GDP成長率可上修至5.45%,經濟表現優於預期。不過有立委認為,現在只有電子業、人工智慧(AI)、記憶體業績爆衝,其他產業則苦哈哈,與賴清德總統提出的「均衡台灣」施政理念相違背。 敘豐:AI伺服器載板由台日獨供 2026看好台廠擴產大單入袋
2025/10/21
高階IC載板FCBGA設備廠敘豐召開法人說明會,董事長周政均展望後市營運表示,觀察AI伺服器晶片大廠需求展望明確,推動台系IC載板大廠投入上百億元資本支出力拚擴產,加上近來積極拓展產品線走向多元化,預期2026年營運將優於2025年。 評析:川普啟動25%重卡與巴士關稅 引爆「三層級」成本連鎖效應
2025/10/21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依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自11月1日起將對進口中型與重型卡車及其零組件加徵25%關稅;巴士則加徵10%關稅。這項以國家安全為名義的關稅措施,不僅對外國製造商構成懲罰性壁壘,也可能對美國本土經濟引爆一場「成本傳導戰」,形成三層級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