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Expo 2023報導集錦
DIGITIMES主辦的AI Expo,今日即將進入最後一天,3天展期分別以算力賦能、數據賦能、萬物賦能為主軸,透過精彩演講與攤位,帶領觀展者與讀者探索AI狂潮。
AI丟給台灣的3個問題 ChatGPT讓工程師考慮「躺平」?
2023/4/24
DIGITIMES主辦的AI Expo於華山文創園區圓滿落幕,一連3天分別針對算力賦能、數據賦能、萬物賦能,邀集海內外廠商與學界專業人士展開討論。主辦單位表示,2023年AI Expo連續3天的參觀人數達到1萬1,500人,年成長率達到377%,「不知講堂」更是幾乎場場爆滿、一位難求,顯見台灣產官學對於人工智慧(AI)發展... AI晶片黃金期來臨?板塊激烈變動中
2023/4/24
ChatGPT熱潮帶動AI軟硬體需求,GPU主要供應商NVIDIA目前看來是最大贏家,但其他業者也開始相互結盟,競合板塊正悄悄變化中。耐能智慧認為,GPT需求愈趨蓬勃,AI晶片的黃金時期已來臨,相關應用將朝邊緣端普及。微軟(Microsoft)傳出自研AI晶片後,其對手也沒閒著,傳已找上AI晶片業者。 智慧邊緣席捲產業 AI MCU擁三大核心競爭力
2023/4/24
美國類比IC大廠亞德諾半導體(ADI)資深工程師Brian Rush,出席由DIGITIMES主辦的AI Expo論壇時表示,微控制器(MCU)較一般人工智慧(AI)晶片具低功耗的優勢,為拓展智慧邊緣(Intelligent Edge)更多新的應用市場,低功耗、速度與成本將是AI MCU的核心競爭力。 GPT一本正經胡說八道,Trusted AI生態系能扭轉信心?
2023/4/24
ChatGPT問世後驚艷各方,企業爭相尋思如何應用AI節省成本,「人機協作」似成趨勢,但AI發展也同時帶來信任問題。「GPT會亂講話,到底要怎麼相信AI?」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副教授蔡銘峰一句話點出,時代潮流下人人心中的大哉問。不同於他人,蔡銘峰稱AI為高度自動化工具。面對這類工具,他表示「最基本的mindset就 AI協助企業治理 用非結構性資料找到問題所在
2023/4/24
在這波AI浪潮當中,企業採用AI技術逐漸成為必備的選項。對此,德鴻科技資深協理沈宗霖在本屆AI Expo Taiwan活動當中,分享AI如何協助企業進行公司治理。 「AI骨架影像分析」不只控制人流 還能完善工安體系
2023/4/24
由DIGITIMES主辦的AI Expo,展示各式AI最新技術的應用與介紹,其中在2023台灣燈會協助導入「人流與容留人數分析系統」,以控制展場人流受到關注的華鉅網路,也參與本次盛會。 達明機器人AI COBOT 產線幫手兼差送飲料
2023/4/24
廣明旗下達明機器人AI COBOT參與了這次AI Expo展出,主打「原生AI引擎、機器手臂、視覺系統」的完美合一,透過影像蒐集、模型標記、訓練以及部署的簡單4步驟,讓機器人成為生產線上的好幫手。 AI虛擬人技術 金融領域導入快
2023/4/24
這次由DIGITIMES主辦的AI EXPO展,可說是最平易近人的一場科技盛宴,讓人親自感受到人工智慧(AI)逐漸貼近日常生活的「實感」,其中,由亞太智能機器(APMIC)、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及晶達光電,共同合作展出的「AI占卜師」相當吸睛。 三巨擘爭鋒 Google Cloud細數AI突破 微軟回應AWS:資安不「裸奔」
2023/4/21
DIGITIMES AI Expo進入第二日,主打「數據賦能」議題。台灣微軟(Microsoft)、Google Cloud代表同台較勁,強調自家開發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企業級應用的實力。微軟代表並呼應前一日亞馬遜(Amazon)講者的發言,強調雲端資安防護絕不能「裸奔」。 AI晶片需求引燃 台IC設計低功耗、低延遲傳統優勢大有可為
2023/4/21
由DIGITIMES主辦的AI Expo進入第二天,AI晶片編譯器服務供應商Skymizer執行長唐文力,以台灣在AI晶片發展機會為題提出看法。他指出,AI晶片不只有雲端的大型運算晶片,未來會有愈來愈多AI應用導入終端消費裝置,這對台灣IC設計來說是非常大的機會,尤其台系業者在低功耗、低延遲及輕薄短小產品的傳統優勢,發揮 台積電善用數據治理生產力增逾6成,鄧白氏談企業戰略資產
2023/4/21
人工智慧(AI)浪潮當道,美商鄧白氏(Dun & Bradstreet)強調,企業應將數據視為戰略資產,從供應商管理到ESG法遵適應,都不能脫離數據治理。主攻智慧製造市場的詠鈜智能則指出,許多AI應用停留在專案合作,建議業者應建構可持續營運的軟體平台。 台灣迎最大退休潮衝擊 智慧工廠是最佳解
2023/4/21
緯創集團旗下的緯謙副總葉卯陽指出,2023年台灣將迎來最大的一波退休潮,少子化的後遺症在台灣將愈來愈明顯,製造業如何在缺乏人工下,又能吸引年輕新血加入,智慧製造顯然會是大勢所趨。 AI智造改善缺工,長期卻可能衝擊社會結構?
2023/4/21
AI影響製造業,短期來看是利多,然長期而言,卻有可能影響台灣社會結構?開必拓數據執行長孫逢佑20日受邀在DIGITIMES主辦的AI EXPO論壇分享對製造業的長期觀察。他指出,現行製造業面臨缺工因而急需自動化,導入AI是必然的發展過程,但同時業界也必須思考,長期而言,AI對社會結構所產生的相互影響。 (AI Expo)培養未來人才 高中生「超前部署」AI
2023/4/21
為期3天的DIGITIMES AI Expo 2023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登場,除了講者和參展人士,也有許多青年學子「超前部署」。3天活動中共有約200位學生參與,來自內湖高中和師大附中,現場人員協助進行分批次導覽。 (AI Expo) AI跳躍式發展 競合生態改寫中
2023/4/20
DIGITIMES主辦的AI Expo首日開幕,主打「算力賦能」主題。業界關注,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狂潮影響之下,AI相關硬體、軟體和應用面需求有何變化,而GPU主要供應者NVIDIA與軟體、雲服務商的關係,又將如何演變。 AI驅動記憶體發展 推升客製化邊緣運算應用
2023/4/20
人工智慧(AI)熱度未減,相關應用市場潛力看俏,AI伺服器可望帶動記憶體需求成長。旺宏、華邦及智原等業者出席AI Expo 2023首日論壇,分享AI浪潮下的記憶體發展趨勢。 鴻海談量子電腦原型 政府投資宜拿捏溫度
2023/4/20
基於各項人工智慧(AI)應用持續發展,市場對於算力的需求也大幅成長。對此,鴻海研究院離子阱實驗室主任林俊達在AI Expo 2023首日論壇表示,預計5年內推出5~10位元開源、可編碼離子阱量子電腦,作為中、長期可擴展量子電腦的平台原型。此外,林俊達也提到,量子技術發展需要長期投入,政府與投資者雖然不宜過熱,但